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中國藥科大學導師報考

中國藥科大學導師報考

許激揚, 碩士研究生導師,副研究員。生物藥學學科。主要從事手性藥物生物合成和生物藥物研制與結構改造研究工作。主持參與國家和省部級課題十多項。獲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科研成果6項,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收錄。編寫專著2部。

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江蘇省十五科技攻關項目新藥丙氨酰谷氨酰胺的研制;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L-麻黃素的生物合成研究;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L-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酰苯丙氨酸衍生物的制備研究;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丙氨酸及天冬氨酰丙氨酸衍生物的制備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新內皮素受體拮抗劑的合成;省應用基礎項目SAM合成酶基因工程菌構建;省應用基礎項目甲烷磺酰胺抗心率失常研究;省應用基礎項目抗心率失常藥V03的研究;國家星火計劃項目杜仲有效成分分離純化及生物活性和藥理藥效研究,番茄紅素、蝦青素等類胡蘿蔔素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半合成抗生素及其側鏈D-苯甘氨酸和D-對羥基苯甘氨酸生物合成研究;抗腫瘤新藥氨肽酶抑制劑類似物的設計合成與活性研究;抗病毒新藥Tamiflu類似物設計合成與活性研究;手性藥物萘普生、心得安、布洛芬的生物合成研究;天然代謝產物和生化藥物的生物活性與結構改造及藥理藥效研究。

周長林,1964年1月生,1986、1989和1997年於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專業分別獲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1999~2000年日本近畿大學藥學部訪問學者,2004~2005年美國Providence College生物系博士後。現任中國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微生物學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國微生物學會江蘇省微生物學分會理事,中華醫學會江蘇省免疫學分會委員。2002年被授予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稱號。

講授課程(學生層次)

微生物學(本科生)、發酵調控學(碩士生)

研究方向

微生物來源藥物的發現和生物活性

發酵與代謝調控(基因工程菌高密度培養和高效表達重組蛋白)

抗生素藥效學(抗菌和抗病毒)。

發表論文及專著

1. Zhou C, Qiu L, Sun Y, et al. Inhibition of EGFR/PI3K/AKT cell survival pathway promotes TSA's effect on cell death and migration in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s. Int J Oncol. 2006 Jul; 29(1): 269-78

2. Qiu L, Zhou C, Sun Y, et al. Paclitaxel and ceramide synergistically induce cell death with transient activation of EGFR and ERK pathway i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Oncol Rep. 2006 Oct; 16(4): 907-13

3. Qiu L, Zhou C, Sun Y, et al. Crosstalk between EGFR and TrkB enhances ovarian cancer cell migration and proliferation. Int J Oncol. 2006 Oct; 29(4): 1003-11

4. Jiang Q, Zhou C, Healey S, et al. UV radiation down-regulates Dsg-2 via Rac/NADPH oxidase-mediated generation of ROS in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Int J Mol Med. 2006 Aug; 18(2): 381-7

5. Jiang Q, Zhou C, Bi Z, Wan Y. EGF-induced cell migration is mediated by ERK and PI3K/AKT pathways in cultured 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 J. Ocul. Pharmacol. Ther., 2006, 22(2): 93-102

6. 陸誌琳,殷誌琦,葉文才,周長林*。白僵菌對大黃酸的葡萄糖基化作用研究。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6, 37(6): 562-564

7. 周長林*,楊毅剛,竇潔。脫氫奎尼酸合成酶和奎尼酸脫氫酶基因在大腸桿菌中的***表達。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6, 37(4): 367-370

8. 宋留君,周長林*,竇潔。甘油對Pichia pastoris 高密度發酵表達重組水蛭素II的影響。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6, 37(4): 371-374

9. 周長林*,陳光明,邵雷等。重組Pichia pastori高密度培養和表達過程的溶氧調控。藥物生物技術,2006, 13(1):20-23

10. 楊毅剛,周長林*,竇潔等。脫氫奎尼酸合成酶基因aroB在大腸桿菌中的克隆與表達。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5, 36(4): 378-380.

11. 居姝,周長林*,竇潔等。壹株高硝化活性亞硝酸鹽氧化細菌的培養和應用研究。微生物學通報,2004

12. 李沅庭,周長林*,樓基偉等。蜂膠抗腫瘤活性成分的研究。藥物生物技術,11(2): -, 2004

13. 周長林*,阮期平,居姝等。產氣腸桿菌突變株EAM-Z1的培養和核苷磷酸化酶活力的研究。中國藥科大學學報,34(1): 181-183, 2003

14. 周長林*,小田太雄,掛通壹晃。藏紅花凝集素分子化學修飾與其活性的關系。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19(1): 87-91, 2003

15. 陳光明,周長林*,魏元剛等,發酵液中重組人血清白蛋白的純化。藥物生物技術,10(1): 25-28, 2003

16. 邵雷,周長林*,範維等。發酵液中重組水蛭素的分離純化。中國藥科大學學報,34(3): 268-271, 2003

17. 阮期平,周長林,徐旭東等。產氣腸桿菌突變株EAM-Z1尿苷磷酸化酶分離純化及性質研究。微生物學報,43(3): 354-360, 2003

18. 阮期平,周長林*,竇潔等。5-氟尿苷的微生物轉化。微生物學報,42(1): 117-120, 2002

19. 周長林主編,《微生物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

20. 周長林主編,《微生物學實驗與指導》,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4

倪孟祥,1965年4月生,1986年畢業於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化工專業獲工學士學位, 2001年於中國藥科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007年於中國藥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中國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微生物制藥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Tel.: 025-8327-1327,Fax: 025-8327-1327

E-mail: nimx_2000@yahoo.com.cn

講授課程(學生層次)

發酵工藝學、抗生素(本科生)、微生物制藥專論(碩士生)

研究方向

微生物藥物的發現和生物活性

微生物轉化與發酵工程

抗生素藥效學(抗菌和抗病毒)。

姓名:陳向東 出生年月:1969.3 職稱:副教授

聯系地址: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微生物學教研室

聯系電話:025-83271241

E-mail地址: chenxd_xj@163.com

中國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微生物學教研室副教授。主講微生物學、微生物遺傳學、遺傳學等課程。中國藥科大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博士學位,導師吳梧桐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微生物來源的活性物質。

主要論文和專著:

1.低分子量灰樹花多糖的分離、純化和抗腫瘤活性 2006.1 中國天然藥物

2.灰樹花多酚的提取和活性研究 2005.7 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

3.卡介菌多糖的分離純化與藥效研究 2003.5 中國天然藥物

4.桔青黴對頭孢呋辛酯的代謝轉化 2003.10 藥物生物技術

5.重組卡介苗的研究與應用 2003.10 藥學進展

6.藥學微生物學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嘗試 2003.9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

7.微生物學與基礎免疫學 2002.4 東南大學出版社 參編

8.微生物學實驗與指導(雙語教材) 2004.1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參編

徐旭東,男,1967年2月,江西省鷹潭市人,副教授。

研究方向: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學習簡歷:

1989年7月:南京大學生物系生態學及環境生物學專業,獲學士學位;

1995年7月:南京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系應用微生物方向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2004年7月:中國藥科大學微生物與生化藥學方向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工作簡歷:

1989年8月~1992年8月:無錫輕工學院氨基酸發酵基地工作;

1995年8月~迄今:中國藥科大學生物制藥學院微生物教研室。

工作現狀:

1、教學:

主講《微生物學》(專業班)及《微生物學實驗》。

2、科研方向與興趣:

① 微生物代謝調控及遺傳育種;

② 厭氧微生物;

③ 酶工程及其在藥學領域的應用;

④ 微生物學在藥品、食品安全性檢查中的應用。

好了,妳給我加點分吧!貼起來好麻煩啦!

  • 上一篇:夢見領導讓我寫檢查的牌子。
  • 下一篇:養狗是動物產業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