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會澤天木動物藥品有限公司

會澤天木動物藥品有限公司

會澤是雲南最早的縣之壹。它建立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距今已有兩千年的歷史。在會澤歷史上,由於銅礦資源豐富,采礦、冶煉、鼓鑄、京運都具有相當規模,社會經濟也曾數次繁榮輝煌。會澤境內有各省商人修建的祠、會館、寺廟100余處,現保存完好的有江西寺、大佛寺、西來寺、文廟、文昌宮等。明清時期會澤的民居街區也很有特色,有兩院三院壹封三坊壹墻四進五天井壹串閣樓,是會澤多元文化交融的文化成果。1995被雲南省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在漫長的歷史中,會澤因礦冶業的繁榮而興盛。東漢時期,會澤的“唐郎銅洗”遠近聞名。銅版畫的銘文和圖案是滇中地區最早使用漢字的實物,是研究中原漢文化對雲南影響的詳實材料。到了明朝,會澤的銅、鉛進入了有壹定規模的開采期。現存的直徑57.8厘米、重41.4公斤、鑄有“嘉靖鮑彤”字樣的平爐紀念幣,就直徑和質量而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屬硬幣。清朝和嘉慶年間,由於清政府對銅的大量需求,在開采、冶煉、鑄造和運往北京方面都是空前的。每年運往北京的銅額定量為6331.44萬斤,因此會澤縣被譽為“萬裏京運第壹城”。由於礦冶業的繁榮,聚集了江西、浙江、廣西、四川、貴州等地的商人。至今,會澤在各省留下了65438余座殿堂和寺廟,形成了獨特的銅器文化和殿堂文化。

會澤的文化因其多樣性而獨樹壹幟。據彜族歷史文化學家劉耀漢先生考證,會澤是彜族起源和發展的中心地區,彜族始祖阿普都木的“田翔墓”和“六祖支”都在會澤。清初,大量中原漢人進入會澤,帶來了不同地域多元的漢文化、贛文化、秦文化、楚文化、閩文化、川文化,形成了“十裏不同俗,壹巷不同音”的文化特色。十省不同風格的廳堂建築,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偶像崇拜,結合當地情況建造的民居,不同的民俗和民族風情,響徹大壩的彜族海腔,街頭巷尾的小歌燈,苗族同胞的蘆笙舞,道教的洞天音樂,無不透露出會澤多元文化和民族風情的品格和魅力。

清朝末年,會澤經濟在國家內亂和外患中衰弱。但成立於同治十三年(1874)的東川礦業有限公司,卻是雲南最早以資本形式招募和組織商人的地區之壹,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會澤的社會進步和開放的胸襟。正因為如此,會澤大量學生突破世俗觀念,赴日留學。回國後為當地和雲南的經濟、教育、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唐、黃、鄧太忠,他們站在了時代的前列,在重陽起義和重要危急時刻的國防運動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會澤的經濟、教育、文化孕育了壹代名人,這些名人也會為會澤這座名城增光添彩。

金鐘山位於會澤縣西南角,因鐘而得名。山上青石白柏,山頂建有文昌宮。每年農歷二月初二,人們都會爬山去參加廟會,非常熱鬧。

海上曹珊山的草原面積為654.38+80萬畝。春夏兩季,草長鶯飛,羊群如雲,各種山花在綠草的映襯下。最著名的是牯牛峰下的萬畝杜鵑花,以種類繁多、面積廣闊而聞名。到了花期,杜鵑花遍地,讓人流連忘返。秋冬有雲有霧,牛頭峰若隱若現,宛若雲海。日出時,雲蒸霞蔚。運氣好的話可以看到當地人所說的佛光。草山上淳樸的牧民,美麗動人的傳說,迷人的民俗,同樣令人神往。

伊犁河,彜語“柳蔭之河”,是省級風景名勝區。伊犁河全長1.20多公裏,流域面積2558平方公裏。上遊有世界第二大、中國第壹大土壩毛家村水庫大壩。水庫中碧波蕩漾,清澈見底;沿著湖岸,群峰羅列,景色秀麗,宛如壹幅山水畫。中遊水流平緩,兩岸楊柳婀娜,波光粼粼,影影綽綽。壹年四季,晨光朦朧,各有千秋,風景如畫。在小江口和金沙江的交匯處,下遊河段形成了三峰兩江的壯麗景色。這裏海拔僅695米,山峰陡峭,奔湧湍急,流泉遍地,綠樹成蔭,呈現出迷人的亞熱帶風光。

黑頸鶴是中國三大國寶(大熊貓、金絲猴、黑頸鶴)之壹。它是人類的最新發現,也是世界上唯壹生活在高原的珍稀鶴類鳥類。根據國際鳥類專家提供的資料,目前世界上只有4000多只黑頸鶴,其中2000多只在會澤大橋和長海子水庫越冬,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頸鶴物種棲息地。這兩座水庫已於1994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黑頸鶴自然保護區。成群的黑頸鶴或騰空滑翔,或翩翩起舞,或悠閑漫步,與人和諧相處,成為人們觀賞珍稀動物、研究人與自然的最佳場所。

唐故居位於會澤縣北內街巷14號,占地面積851.1平方米。全屋朝北,分前後屋,大門朝東。是壹個小型的封閉式四合院建築群落,屬於典型的清代中後期會澤民居建築風格。前院有三間檁條,對面是廳堂、書房和馬廄,後院有壹間谷倉存放谷物,還有壹間廚房。院子裏有壹口井,井裏的泉水清澈見底。前後屋共十四間,整個故居的院落基本保存完好。

  • 上一篇:醫療器械供應鏈概念股
  • 下一篇:淮安市淮陰區去哪裏註冊商標,要多少錢,求推薦靠譜的商標代理機構!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