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大隕石上引爆大量熱核彈,加熱等離子體氣化隕石物質,擴散的等離子體帶走壹部分動量。因為動量守恒,小行星會偏離軌道,甚至反方向運動。科學家們決定使用壹個截面垂直於重心的表面進行集中爆破,以防止反推力能量成為小行星的旋轉能量。核爆點的溫度需要高達10±7℃,大約是263顆伊萬氫彈的能量。
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經過多次模擬實驗發現,使用壹枚重量級核彈頭,可以使壹顆小行星偏離原來的軌道,甚至將其摧毀。
根據實驗室的分析數據,如果壹顆半徑50米左右的小行星被11噸重的核彈攔截,小行星可以被溶解,即使不能完全溶解,也可以改變小行星的軌跡,從而解除其對地球的威脅。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核彈頭越大越重,越能攔截或摧毀小行星,但這種方法對於目前的技術來說還很難實現,因為運輸、瞄準、命中等問題還有待開發。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為隕石的速度非常快,預警可以為人類進行防禦研究提供充足的時間。我們以s500為例。據說它的預警距離可以達到2000公裏。如果當年襲擊車裏雅賓斯克的隕石是以117馬赫的速度從s500正上方來的,我們還有50秒的反應時間。如果我們以馬赫的極限速度飛行,我們仍然有能力在數百公裏的高空相撞。如果攔截器是核裝藥,攔截效果可能會更好。因此,隕石的預警分析非常重要。
如果比月球大的星球相撞,人類很難做出改變,只能等死。甚至我們是否能為人類文明留下種子都是個問題。因為這個星球的質量足夠大,核武器沒有辦法對這麽大的天體做出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