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鼠疫的癥狀

鼠疫的癥狀

在臨床上,鼠疫分為腺鼠疫、肺鼠疫、鼠疫敗血癥和皮膚鼠疫。人感染鼠疫後,壹般3~5天發病,有時壹天發病,病人突然畏寒戰栗,發熱,體溫達39℃以上;同時頭暈頭痛,呼吸和脈搏加快;並很快轉入極度虛弱或昏迷,面色蒼白或潮紅,步態蹣跚,孕婦常流產。腺鼠疫除持續高熱外,還表現為大腿根部、頸部和腋下有大塊疼痛的腫塊。肺鼠疫更為嚴重,發病急,高熱達 40~41 ℃,繼而出現血痰、氣促、哮喘、呼吸困難、面部和四肢青紫。常有流產。腺鼠疫除持續高熱外,大腿根部、頸部、腋下等處有腫脹明顯、疼痛的腫塊。肺鼠疫更為嚴重,起病急,高熱可達40~41℃,繼之出現咯血、氣促、氣喘、呼吸困難、顏面及四肢發紺。

鼠疫是由鼠蚤傳播的鼠疫桿菌為主的烈性傳染病,是廣泛流行於野生嚙齒類動物之間的壹種自然疫源性疾病,又稱黑死病。那麽,人感染鼠疫後會出現什麽樣的癥狀?又該如何預防鼠疫呢?

鼠疫患者的臨床癥狀: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壹種以發病急、病程短、傳染性強、病死率高為特點的人畜**** 患的危害人類最嚴重的烈性傳染病之壹。患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嚴重毒血癥狀淋巴結腫大、肺炎、出血傾向等。

鼠疫在世界歷史上曾多次大流行,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記載。世界上曾發生過三次大流行,第壹次發生在公元6世紀,從地中海地區傳入歐洲,死亡近1億人;第二次發生在14世紀,波及歐亞非三洲;第三次是18世紀,波及32個國家。14世紀大流行波及我國。中國古籍《死鼠行》中有這樣壹段描述:"東有死鼠,西有死鼠,人見死鼠如見虎。鼠死數日,人死如圻塊",充分說明了鼠疫的危害。

鼠疫的傳播途徑:

壹、傳染源:鼠疫是壹種典型的自然疫病,在人間流行之前,壹般先流行於老鼠之間。

1.鼠類:人類是通過食用被感染的動物而感染鼠疫的,所以鼠類是鼠疫的重要傳染源。鼠類代表種類有:黃鼠、沙鼠、旱獺、家鼠等。

2.家畜:由於人們經常與家畜接觸,特別是剝食被感染的死亡家畜,而成為人類鼠疫的傳染源。例如,因食用被感染的藏黃羊、駱駝、兔、貓、狗等,造成人間鼠疫悲劇的報道屢見不鮮。

3.其他野生動物:除嚙齒類動物外,其他野生動物在自然條件下也可感染鼠疫。我國已從赤狐、區鼬、猞猁、兔、獾等動物體內分離出鼠疫菌。由於上述野生動物的皮毛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成為人們狩獵的對象,所以在動物鼠疫流行期間也成為人類的傳染源。

4、病人:鼠疫病人是極其重要的傳染源,因為病人體內有大量具有毒力的病原體,而且有某些癥狀有利於病原體的排出,如肺鼠疫的咳嗽,都大大增加了傳染他人的機會。

二、主要傳染途徑:

1.鼠疫在人畜之間的傳播主要以鼠跳蚤為媒介,被感染的跳蚤叮咬而感染。這種 "鼠→蚤→人 "的傳播方式是鼠疫的主要傳播方式。

2.接觸受感染動物(尤其是老鼠和兔子)的組織,或誤觸病人傷口的膿液。

3. 在咽部無癥狀帶菌者的疫區發現隱性感染。

4.本病多通過交通工具從疫區向外傳播,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和大流行。

鼠疫的預防措施:

1.發現疑似或確診病人,應立即按緊急疫情上報,同時將病人嚴格隔離,禁止探視和病人互訪。

2.消滅動物傳染源:做好自然疫源監測,控制鼠疫發生。廣泛開展滅鼠愛國衛生運動。

3、切斷傳播途徑:滅鼠滅蚤壹定要徹底,貓、狗、家畜等也要噴藥;要加強交通檢疫,對來自國鏡疫源地的外來船舶、車輛、飛機等,要進行嚴格的國境檢疫,實施滅鼠、滅蚤消毒,對留檢的旅客進行隔離。

易感人群的防護:

1.接種疫苗 自鼠間流行開始,疫區及其周邊地區的居民、進入疫區的工作人員,均應接種疫苗。

2.進入疫區的醫務人員的個人防護,必須在進入疫區前兩周接種疫苗。工作時必須穿防護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眼鏡,穿膠鞋和隔離服。

應急要點:

1.家中或單位發現死鼠,應立即向轄區疾控中心報告。

2.人體出現不明原因高熱、淋巴結腫痛、咳嗽、咳血痰等癥狀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壹旦確診,應立即隔離病人。

3、由專業人員對患者使用和接觸過的物品和房間進行消毒。

鼠疫雖然是壹種嚴重的傳染病,但只要我們做好防治工作,把握好衛生問題的各個環節,做到及時發現--早期治療--嚴密防控--綜合防治,相信壹定能戰勝疾病。

  • 上一篇:抗林麗珠單克隆抗體藥物的新聞熱點
  • 下一篇:沈陽房屋出租怎麽寫?如何快速找到合適的房子?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