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來說,方便嗎的添加劑通產包含碳酸鈉、六偏磷酸鈉、三聚磷酸鈉、瓜爾膠、5'-曾味核苷酸二鈉、谷氨酸鈉、焦糖色、檸檬酸、磷脂、三聚磷酸鈉、焦磷酸鈉、碳酸鈉、β-胡蘿蔔素、谷氨酸鈉和檸檬酸、抗氧化劑有BHA(丁基羥基茴香醚)、TBHT(二丁基羥基甲苯)、PG(沒食子酸丙酯)等。
方便面也壹直因為添加劑過多遭到詬病,大多人認為它對身體健康有害無益,其實這種認識有些片面,沒有必要過於恐慌,但長時間吃泡面的確對身體有害。
吃泡面還是應當有所節制,也要科學地吃。方便面中除了食品添加劑,更大的問題是含鹽量過高。所以吃泡面時,湯料包可酌情放入。包料最好不要全都倒入,每種倒半包就可以了。在吃完泡面後,可以補充壹點副食,比如蔬菜、水果等。如果在家裏面,可以直接把蔬菜放到面裏煮著壹起吃。
擴展資料:
方便面的“致癌說”:
1、疑兇之壹:丙烯酰胺
大多數方便面是經過油炸制成的,這壹過程中產生的丙烯酰胺就是潛在致癌物。無論是油炸方便面還是非油炸方便面,只要經過高溫加熱,或多或少都會產生丙烯酰胺。
據報道,體重25千克以上的動物,壹次性食用7克丙烯酰胺才會發生反應,而油炸方便面平均含量為15至80微克/千克。由此看來,方便面中的丙烯酰胺含量遠遠達不到對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
丙烯酰胺不可能從膳食中徹底消失,世界各國也尚未制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值。因此,只要不是壹天三頓都是泡面,正常情況下我們攝入的丙烯酰胺是不會損害人體健康的。
2、疑兇之二:BHT
為了防止泡面中的油脂氧化,廠家往往會在油中添加BHT,是壹種抗氧化劑。當油脂面臨氧化威脅時,BHT會先被氧化,從而保護油脂。作為合格的食品添加劑,我們不用懷疑它的安全性。
BHT在不同食品中(包括油炸面)的用量壹般為每公斤油脂0.2克。按照每包方便面100克、含油量20克計算,壹個成年人每天吃5包方便面,BHT的攝入量頂多20毫克,既不會危及健康,自然也不至於達到致癌的地步。
3、疑兇之三:聚苯乙烯
通常出現在泡面碗上,在市面上出售的泡面中,大部分泡面碗的制作材料是聚苯乙烯,其在加熱過程中會釋放出具有致癌性的單體苯乙烯,威脅人體健康。
據北京晨報報道,在老鼠試驗中,苯乙烯的致癌性只在“大劑量”的情況下才會顯現出來。這個“大劑量”指的是每公斤體重幾十毫克的量級。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為,從聚苯乙烯包裝材料中釋放出的苯乙烯不可能達到對人體有害的劑量,所以允許用它來盛裝食品。事實上,只要苯乙烯的攝入量不超過安全限量,就不會出現危害身體健康的問題。
人民網-央視曝方便面有"毒"?壹包有25種添加劑
人民網-方便面裏的“致癌物”,妳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