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使用瓜蔞要註意十八反

使用瓜蔞要註意十八反

瓜蔞

為葫蘆科多年生草本藤本植物瓜蔞的成熟果仁。味甘,性寒,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潤肺、化痰、通便的功效。

1

常用於肺熱證

中醫認為,瓜蔞(包括瓜蔞皮和瓜蔞仁)具有清肺化痰、理氣寬胸、潤腸通便的功效。其中,番石榴仁主要用於潤肺化痰、潤腸通便。

臨床上,瓜蔞皮常用於肺熱之證,尤其是肺熱動腸之證。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裏,當肺發生病變時,就容易牽連大腸,最終表現為肺與大腸同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咳嗽痰稠或痰黃,伴有便秘或排便時間延長。最常見的臨床表現為咳嗽痰稠或痰黃,伴有便秘或排便時間延長。當遇到上述癥狀時,在辨證處方中加用刮痧,臨床療效較為理想。

2

不要盲目通便

痧俗性寒,主要用於熱證,謂之 "寒熱"。臨床上用瓜蔞治療便秘患者,應註意辯證,切記盲目使用。比如,因氣虛、血虛、陽虛等原因引起的便秘患者,最好不要使用瓜蔞,寒涼之品易傷脾胃,損傷正氣,勢必會加重病情。

同時,瓜蔞具有行氣寬胸的作用,盲目用於嚴重氣虛、血虛、陽虛等 "正氣虛 "的便秘患者,容易導致氣血失調,加重病情。

3

用前先想想十八反

中醫 "十八反 "的內容,全瓜蔞(包括瓜蔞仁和瓜蔞薤白)與附子(附子、川烏、草烏)相對。也就是說,瓜蔞與川烏、草烏、附子相克,不能同時服用。

通過對 "十八反 "的研究,壹些學者發現,有些反面與絕對不能合用,甚至采取 "相反相成 "的方式治療某些疑難病癥,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臨床效果,其根本原因還需要更深入的臨床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不過,對於普通醫生來說,最好不要盲目使用 "十八反 "藥品中的同壹種處方,這種行為壹旦出現醫療事故,醫生就會背上 "不按規定用藥 "的罵名,難逃罪責。

根據筆者20余年的臨床經驗,在使用痧疹仁或痧疹皮或全痧疹前,最好詳細詢問患者正在使用的藥物,是藥酒.或口服中藥飲片和中成藥,如果患者使用的藥物中含有附子、川烏、草烏等藥用成分,那麽就不要使用刮痧人(包括刮痧皮、整張刮痧板)。

4

含痧痧仁方舉例

痰熱內結名方清氣化痰丸,方中組成有痧痧仁、陳皮、黃芩、杏仁、枳殼、茯苓、膽南星、制半夏、姜汁,具有清熱化痰、調理止咳的功效。

臨床上,面對急性病證的痰熱內結,常采用本方加減為湯治療;面對慢性病證的痰熱內結,常采用本方成丸治療。

痰熱少陽證用名方柴胡沈胸湯,該方由小柴胡湯與小陷胸湯方加減而成,由柴胡、姜半夏、川連黃連、苦桔梗、黃芩、瓜蔞仁、枳殼、姜汁組成、具有清熱化痰、寬胸開膈、和解少陽之功效,臨床表現為寒熱錯雜、胸膈煩悶、嘔吐不止、痰稠咳嗽、味苦苔黃、脈滑數等痰熱內結的有力少陽證候。

氣郁成痰方瓜蔞仁湯,方中桔梗、枳殼、瓜蔞仁、半夏組成,具有理氣解郁、清熱化痰的功效,常用於七情失調、氣郁成痰,表現為氣機窒礙、痞滿悶熱、咳嗽胸悶之證。

由於全瓜蔞具有清肺化痰、理氣寬胸、潤腸通便的功效,故除上述方劑外,還有壹些方劑中含有瓜蔞(或瓜蔞皮,或瓜蔞仁,或瓜蔞、或蔞蒿膏、或蔞蒿根、或蔞蒿葉),如小柴胡湯(黃連、半夏、蔞蒿)、貝母瓜蔞散(貝母、瓜蔞、花粉、茯苓、橘紅、桔梗)、瓜蔞皮半夏湯(瓜蔞皮、半夏、瓜蔞皮)等。湯(瓜蔞、薤白、半夏)等。

  • 上一篇:早飯後吃藥指的什麽時間
  • 下一篇:如何服用 Curexin?正確的飲食方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