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證要點】由於患者長期伏案工作或感寒濕,起病急,頸酸重,肩臂酸痛,麻木酸痛,恐風寒,故舌淡,苔白,脈緊。
【治療】祛風通絡,散寒除濕。
[處方]防風加葛根湯:防風10g,麻黃3g,川芎10g,當歸10g,秦艽10g,肉桂3g,姜黃10g,羌活10g,威靈仙65438。
方中防風、麻黃用於祛風散寒;川芎、當歸、秦艽、肉桂、姜黃活血通絡;羌活、威靈仙、白芷、葛根能祛風止痛;茯苓和生薏苡仁用於健脾滲濕;芍藥和甘草。姜、棗、中調英。
(2)氣虛血瘀
【辨證要點】頭暈,頭脹或跳痛,轉頭眩暈,甚至暈厥跌倒,多見於中老年人,舌淡,苔白,脈細或弦。
【治療】益氣活血。
[處方]補中益氣湯合通竅活血湯:人參6g,白術12g,黃芪12g,當歸12g,川芎9g,白芍9g,紅花9g,桃仁9g,麝香100mg,蔥10g,柴胡6g,升麻3g。
人參、白術、黃芪用於補氣。當歸、川芎、赤芍、紅花、桃仁活血通絡;麝香和生洋蔥很熟悉;柴胡、升麻、牡荊有舉之功;甘草、生姜、大棗和中草藥。
(3)腎精不足
【辨證要點】頭暈、耳鳴、乏力、健忘、頭痛、視物模糊、聽力下降,轉身時加重。偏陰虛者心煩熱,舌質紅,脈細;偏陽虛者,四肢溫,形寒,舌淡,脈沈細,無力。
【治療】陰虛者用補腎養陰,陽虛者用溫腎助陽。
[處方]補腎滋陰左歸丸主要由熟地黃15g、山藥10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菟絲子15g、鹿角膠10g、龜板膠10g組成。
處方中熟地黃、山茱萸、菟絲子、龜板膠能補腎陰;鹿角膠能填精填髓。還可加入知母、黃柏、牡丹皮、菊花和地骨皮,用於滋陰清熱。
溫腎助陽丸為:熟地黃15g,山藥10g,枸杞子15g,山茱萸15g,蠶沙15g,鹿角膠10g,杜仲15g,肉桂15g。
處方中熟地黃、山茱萸、杜仲、枸杞子、山藥、菟絲子用於補腎,附子、肉桂、鹿角膠用於益火壯陽,當歸用於養血。附子、肉桂用於寒肢,辛燥,不宜久服。可以用淫羊藿、巴戟天等溫性的產品。兩方同用當歸、川芎、丹參、葛根等活血化瘀藥治療頸性眩暈。
(4)痰濁中阻
【辨證要點】眩暈、頭痛、嗜睡、胸悶、惡心、少食多睡、肥胖、苔白膩、脈滑。
【治療】祛濕化痰,健脾和胃。
[處方]半夏白術天麻湯:陳皮12g、法半夏12g、茯苓12g、炙甘草9g、白術9g、天麻9g、洋蔥9g、郁金9g、石菖蒲9g。
本方用二陳湯祛濕化痰,白術健脾,天麻熄風治眩暈,加蔥白、姜黃、菖蒲通陽開竅。
(5)肝腎虧損
【辨證要點】起病緩慢,四肢沈重,肌肉萎縮,運動無力,抱行不穩,甚至癱瘓,大小便失禁,舌紅少苔,脈數。
【治療】補益肝腎。
[處方]錢虎丸:狗骨10g、牛膝10g、鎖陽10g、陳皮10g、白芍12g、黃柏20g、知母10g、生地12g、龜板20g。
狗骨與牛膝合用,可強筋骨;鎖陽溫腎益精;芍藥養血柔肝;黃柏、知母、熟地黃、龜板滋陰清熱;陳皮調氣。可加入鹿角霜10g、炙黃芪20g、黨參12g、當歸12g、雞血藤30g用於補氣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