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基本面+資金面利好,看好銀行股投資機會。政策層面利好頻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奠定了政策可持續性的基調,流動性邊際寬松、高息存款監管均直接利好上市銀行。基本面層面新階段來臨,資產定價趨穩支撐息差表現、規模有望保持平穩擴張、資產質量可控且得到政策的進壹步呵護。
估值與資金層面,目前銀行股 PB(LF)估值處 2010 年以來的 歷史 低位。12 月以來北向資金仍呈現持續流入狀態;銀保監會積極推動銀行、保險體系的長期資金供給,均為銀行股創造了估值修復機會。首推興業銀行、成都銀行、長沙銀行,推薦平安銀行、常熟銀行、招商銀行、寧波銀行。
政策基調更友好,創造良好經營環境
銀行業政策環境步入了更友好的階段。首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隨即國常會決定延續普惠小微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政策,再貸款再貼現政策也有望延續,
緩釋銀行信用風險和資金來源壓力。其次,讓利接近尾聲,2020 年 1.5 萬億元的讓利目標有望達成,作為抗疫特殊時期的政策,後續有望逐漸收斂。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不再提及降低 社會 融資成本。第三,流動性邊際寬松、存款監管從嚴為上市銀行負債端提供了更優環境。整體政策環境更好,為銀行基本面優化提供了前提。
基本面入新階段,定價企穩風險可控
息差方面,預計明年貸款利率有望企穩,銀行需加大負債端成本管控,存款為王。資產質量方面,2020 年上市銀行已計提了充足的撥備,並加大非標資產的撥備計提力度,疊加延期還本付息政策退出延後,後續信用風險
可控。中收方面,監管多次引導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促使銀行發力財富管理,疊加信用卡業務逐漸恢復,二者有望***同助推 2021 年中收增長。
估值處 歷史 底部,資金配置需求提升
截至 12 月 24 日收盤,銀行指數 PB(lf)估值為 0.71 倍,2010 年 歷史 分位數為 1.65%,與 2020 年 11 月初接近,股息率(2020E)為 3.98%(Wind壹致預期,下同)。12 月以來北向資金仍呈現持續流入狀態,雖然銀行板塊下跌,對大部分優質銀行仍在持續增持。銀保監會表示正持續推進養老金融發展,積極推動銀行、保險體系的長期資金供給。凈值化轉型背景下,2020 年以來銀行理財向“固收+”策略轉型,對權益類資產配置需求增加;險資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提升。外資、機構資金均對低估值藍籌股有較大的配置需求,增量資金為銀行股創造了估值修復機會。
風險提示:經濟下行持續時間超預期,資產質量惡化超預期。
醫藥行業年度策略:控費旋律不改 聚焦創新消費
華金證券 王睿
疫情強化醫藥板塊
疫情不改醫改核心,集采後時代把握創新+消費機會:疫情不改醫保控費主旋律,國家帶量采購和醫保談判均逐步常態化,藥品帶量采購未來範圍有望逐步擴大至生物藥和中成藥,醫保談判也在持續擴容,臨床價值較高的產品以價換量效果明顯。今年下半年高值耗材集采正式落地後,預計未來人工晶體、骨科關節、創傷等均有可能納入耗材集采範疇,行業集中度進壹步提升,進口替代加速。
DRGs&DIP 明年將加速落地推進,對於醫院的成本管控提出較大要求,未來DRGs 制度將與帶量采購協同,醫院將選擇高性價比國產產品,也進壹步推動國產產品進口替代的步伐。此外,ICL 行業和院外藥房也將顯著受益於院內溢出。
創新仍是永恒主題
消費仍是政策避風港
1)醫療服務:老齡化趨勢加快+醫療保健支付能力的提升持續催生醫療服務領域需求;我國存在醫生資源不均的問題,政策持續鼓勵民營機構辦醫;醫療服務疫情後恢復速度較快,明年預計業績表現突出。2)醫藥消費品:不受醫保控費影響,受益於消費升級,以生長激素為例,其消費屬性較強,市場空間不斷擴大;今年收到疫情影響較大,未來疫情影響減弱,高增長有望恢復。
風險提示:醫療政策變動的風險;帶量采購進度超預期風險;藥品審評進度低於預期;藥物研發進展不達預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