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藥品招標,只針對價格,而沒有數量,中標企業還需要進醫院做工作來促進藥品使用;而帶量采購則是在招標同時就承諾藥品銷量,保證在多少個月之內要用完。當下,國家推動的11城市帶量采購,也是拿出60~70%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其他企業只能分享剩余的30~40%份額。
擴展資料:
帶量采購政策的基本面情況介紹
1. 到底何為帶量采購?
以往藥品招標,只針對價格,而沒有數量,中標企業還需要進醫院做工作來促進藥品使用;而帶量采購則是在招標同時就承諾藥品銷量,保證在多少個月之內要用完。
參考上海今年6月公布的第三次帶量采購,壹***采購了20個品種,拿出上海市50%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未中標帶量采購的企業只能分享剩余50%的市場份額。當下,國家推動的11城市帶量采購,也是拿出60~70%的市場份額給中標企業,其他企業只能分享剩余的30~40%份額。
為何國家要堅決大力推廣?
首先,過去藥品招標部門隸屬於各省衛生廳,對醫院沒有控制力。今年醫保局正式掛牌後,藥品招標改為由醫保部門接管。其次,低價中標體系下,藥招部門最擔心的是出現質量問題。上海三批帶量采購執行“批批檢”,即中標藥品每批都要進行紅外光譜檢測,確保質量合格。
藥物壹致性評價,是《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中的壹項藥品質量要求,即國家要求仿制藥品要與原研藥品質量和療效壹致。具體來講,要求雜質譜壹致、穩定性壹致、體內外溶出規律壹致。今年壹致性評價藥品陸續公布,藥招部門對通過壹致性評價的企業品種更放心。整體而言,此政策對藥物降價和質量監督都將起到正面影響,對老百姓來說,實在是好事。
本次11個城市實行帶量采購造成的行業影響有多大?
本次帶量采購的藥品,主要是30多個通過壹致性評價的藥品,都是非常成熟的常用藥。中標企業獲得該品種在11個城市60~70%的市場份額。
如何招標?
招標辦對每種藥品承諾壹個采購量(8~15個月消化完),通過壹致性評價的企業才能參與競標。如果只有壹家或兩家生產企業,則進行議價;有三家及以上生產企業,則進行拍賣,最低價者中標。壹旦中標,醫保基金預付采購金額的50%,等於中標企業是提前拿到部分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