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聲明:百度百科是免費編輯平臺,無收費代編服務
詳情
1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利用化學工藝生產經濟社會所需的各種化學產品的社會生產部門的總稱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工業,習慣上稱為“化學工業”(Chemical Industry),是指利用化學工藝生產經濟社會所需的各種化學產品的社會生產部門的總稱。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工業的國標代碼是26,在國民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中文名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外文名
Chemical Industry
簡稱
化學工藝
國標代碼
26
依據標準
國家統計局行業分類標準(GB/T 4754-2017)
快速
導航
子行業
行業趨勢
細分行業
根據國家統計局行業分類標準(GB/T 4754-2017),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工業***包括基礎化學原料制造、肥料制造、農藥制造、塗料、油墨、顏料及類似產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專用化學產品制造及日用化學產品制造7個子行業。[1]
子行業
基礎化學原料制造
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制造業行業分類標準,基礎化學原料制造行業包括:無機酸、無機堿、無機鹽、有機化學原料制造和其他基礎化學原料制造五個細分子行業。主要產品包括“三酸兩堿”(硫酸、硝酸、鹽酸、燒堿、純堿),電石、三烯、三苯、乙炔、萘等產品。基礎化學原料上遊主要是原油、天然氣、煤炭、原鹽等大宗商品,本身主要作為生產下遊衍生化工產品的中間投入。
我國是全球基礎化學原料制造大國。截至2011年年底,我國純堿、燒堿、硫酸、電石、甲醇、對苯二甲酸、聚氯乙烯等多個產品均位居世界第壹。但是,我國基礎化學原料制造業面臨的結構性和不可持續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壹,大宗產品產能過剩問題突出。“十壹五”期間,電石、乙醇、二甲醚、醋酸四種產品的開工率分別只有60.9%,40%,25%和61%。第二,資源環境代價過高。基礎化學原料制造業是傳統的高耗能、高汙染行業。在國家公布的廢水、廢氣重點監控企業中,基礎化學原料制造業企業占比超過五分之壹。2013年,國家先後多次提高基礎化學原料行業準入條件,並下大力氣淘汰落後產能,但由於穩定經濟增長、民間資本欠缺投資渠道等因素影響,企業數量過多、產能過剩等基本格局並未改變。
從需求層面來看,我國對基礎化學原料的消耗沒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性之分,但是存在壹定的周期性。表現在企業運行績效上,通常是績效變動,如毛利率、工業銷售產值增速以及利潤增速領先宏觀經濟變動。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引導基礎化學原料制造行業優化升級。根據《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對部分產能過剩產業實施嚴格的總量控制措施,力爭使得燒堿、純堿、甲醇、電石的產能分別控制在3100萬噸/年、3000 萬噸/年、4000萬噸/年、2800萬噸/年。鼓勵基礎化工原料企業大力調整產品結構,在雙酚A、多乙烯多胺、己二酸、脂肪族和脂環族二異氰酸酯(ADI)、環氧丙烷(過氧化氫法)等高端石化產品生產中取得突破。同時,鼓勵企業實施余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能量系統優化項目,減少排放,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肥料制造
肥料制造行業包括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料、有機肥料、生物肥料和其他肥料制造六個細分行業。由於有機肥料、生物肥料及其他肥料占比低於2%,通常肥料制造業是指以氮肥、磷肥、鉀肥及復合肥料為主的化肥工業。化肥工業上遊主要是煤炭、天然氣、鉀礦、磷礦等大宗商品,產品90%用於農業,10%用於工業。其中,農用化肥氮、磷、鉀施用比例為 1∶0.36∶0.18。
查看更多
詞條目錄
百科名片
細分行業
子行業
行業趨勢
發展形勢
經濟效益
TA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