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候,南陽有個張仲景,是個名醫。他醫術很高,不管什麽疑難病癥,都能手到病除,人們稱贊他是妙手回春的醫聖。
張仲景在長沙做官,那年告老還鄉,正是冬天,寒風刺骨,雪花飄飄。他走到白河岸邊,看到那些為生活東奔西走的窮鄉親們,面黃肌瘦,衣不遮體,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心裏很難受。
張仲景壹到家,登門求醫的人很多,他雖然很忙,可是心裏總掛記著那些凍爛耳朵的窮鄉親。他叫他的弟子在南陽東關的壹塊空地上搭個棚子,盤上大鍋,在冬至的那天開了張,給窮人舍藥治凍傷。舍的藥叫“祛寒嬌耳湯“。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壹些祛寒藥材放在鍋裏煮熬,等煮好後,把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的“嬌耳“下鍋。然後分給來討藥的人們,每人給壹大碗湯,兩只嬌耳。人們吃下嬌耳,喝了祛寒湯,只覺渾身發暖,兩耳生熱。
再說,張仲景在長沙做官的時候,經常為當地百姓治病,受到那裏百姓的愛戴。他告老還鄉後,長沙的百姓想念他,每年推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帶著鄉親們的心意來看望他。那年,張仲景身患重病,長沙老人說:長沙有壹穴好地,想叫他壽終時葬在長沙。南陽的人哪裏肯依?兩下裏就為這事爭吵起來了。張仲景說:“我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我生於南陽地,不忘家鄉養育恩。我死了,妳們擡著我的棺材,向長沙方向走,靈繩在哪裏斷了,就把我葬在哪裏算了。“眾人壹聽,也不再爭論了。
那年冬至那天,
張仲景離開了人世。長沙來了許多人吊喪,並要把他的屍體運到長沙去。遵照他的遺囑,南陽和長沙的人擡著棺材上路了,走到當年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靈繩忽然斷了。眾百姓忙打墓,下棺,填墳。妳壹挑,我壹擔,川流不息,晝夜不停,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很大。又在張仲景的墳前修了壹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聖祠。
張仲景是冬至這天壽終的,又是冬至這天開張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這壹天,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包餃子吃,並說冬至吃了餃子,耳朵就不會凍掉了。
餃子的傳說和文化
相傳餃子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長久以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其實,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壹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歷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誌》載:“初壹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壹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壹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壹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壹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紮壹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壹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裏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著吃。
餃子,是壹種美食,當妳跟朋友提到中華美食的代表時,無壹不會提到它。它的每壹個部分,無壹不蘊涵著中華民族文化,是每家年三十晚上必備的美食,表達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各種餃子都有不同的含意,如芹菜餡叫勤財餃,是是對勤勞、務實的祝福;韭菜餡叫久財餃,寓意祝願人長久健康、和睦、快樂、幸福;白菜餡叫百財餃,是對百樣之財的祈福,也對新婚燕爾白頭偕老的美好祝願;香菇餡叫鼓財餃,是對財勢飽鼓或希望晚輩出人頭地的美好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