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過從煤炭中提取氨來生產尿素,但最近由於煤炭價格上漲和電力短缺,中國加強了對尿素出口的控制。受中國供應減少的影響,韓國正面臨尿素短缺的問題,而尿素是生產車用尿素溶液(柴油機尾氣處理液)的原材料。11月7日,韓國執政黨召開會議,該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在會上提出,要動員特使團向中方求助,以及控制囤貨等對策。此外,韓國總統文在寅也高度重視 "尿素荒",並於8日在幕僚會議上強調,無論國內國外,動用壹切手段 "盡壹切可能確保尿素迅速恢復供應"。
另據報道,車用尿素是使柴油車排放達到環保標準的必要原料。由於生產工業尿素需要使用煤炭,而由於煤炭價格上漲,中國加強了對尿素出口的控制,因此嚴重依賴中國進口的韓國車用尿素出現供應短缺。對此,壹些司機擔心,如果壹個物流中心有三分之二的柴油卡車沒有足夠的尿素使用,將難以運轉,甚至可能導致物流混亂。
雪上加霜的是,壹個港口的集裝箱堆放率通常在80%以下,這意味著集裝箱轉運面臨困難,現在釜山新港的集裝箱堆放率已經達到了82%,如果燒柴油的集裝箱卡車缺少尿素,那麽整個物流循環將更加困難。
針對上述情況,有報道指出,"尿素荒 "在意料之中,但由於韓國政府 "麻木不仁,缺乏危機管理能力",才導致了如此嚴重的局面。即便文在寅政府開始采取應對措施,壹方面利用監管手段處理囤貨,另壹方面打算將部分庫存工業尿素用於汽車用途。
不過,韓國物流業人士認為,在中國恢復尿素出口之前,很難解決這壹問題。據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生產國和出口國,每年向全球供應約500萬噸尿素。今年 1 月至 9 月,韓國從中國進口了 97.6% 的尿素溶液。在此背景下,韓國大林大學汽車學教授金必洙表示,韓國有必要促進車用尿素的國產化和進口多樣化,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事實上,韓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超過了其盟友美國。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占韓國出口的26%,而美國只占14.5%。中國駐韓國大使邢海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2020年中韓貿易額將達到近3000億美元,大約相當於美韓、日韓和歐韓貿易額的總和。
11月7日,韓國執政黨****同民主黨召開會議討論尿素短缺問題,並根據該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的提議,決定成立壹個特別工作組。在會上,李在明說:"大家都知道,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尿素問題都是由於對中國的高度依賴造成的,中國壹出事,我們國家就會受到影響。"他認為,供應鏈中斷,特別是對中國的高度依賴是造成目前車用尿素供應短缺的根本原因。究其根源,並提出向中方派遣特使、控制囤積行為等對策,這也是媒體報道的韓國向中國求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