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油條、炸油餅、炸蝦片、蛋糕、饅頭、包子、發糕、玉米餅
專家指出,面粉及面制品是我國膳食鋁的主要來源,北方地區居民由於面食消費量高,因此有六成居民的鋁攝入量超量。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範誌紅指出,天然食物的鋁壹般含量很低。人體食物中所攝入的鋁,主要來自含鋁食品添加劑,也就是鉀明礬(硫酸鋁鉀)和銨明礬(硫酸鋁銨)。
明礬來改善食物的口感。“按傳統工藝,炸油條、炸油餅、炸蝦片之類的油炸食品都要加入明礬,這樣可以產生二氧化碳,讓面食在受熱後膨大。有研究發現,油條要想達到最佳的膨大效果,添加明礬的量會遠遠超過安全量。”
除了油條油餅之外,很多商家在制作蛋糕、饅頭、包子、發糕、玉米餅和許多松軟多孔的糕點小吃類食品,也都會用上壹種叫做泡打粉的東西。範誌紅指出,這種泡打粉裏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和明礬。
擴展資料:
含鋁食品的危害:
老年癡呆癥和鋁攝入量之間有相關性,但是否有因果關系還不明確。但是鋁會對少兒的骨骼發育造成某些影響,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88年就把鋁作為壹種食品汙染物進行管理了。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於2011年6月將鋁的“暫定每周耐受攝入量”確定為每周每公斤體重2毫克,這相當於壹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每周吃120毫克鋁是安全的。
然而,我國有不少人的鋁攝入量已經超過這項指標。有監測結果顯示,我國4成食品的鋁含量超過國家標準,還有大概1/3的個體每周鋁的安全攝入量超過2毫克每千克體重,其中4~6歲兒童是超標最多的,而且超的量是成人的2~6倍。
人民網-含鋁食品危害大?饅頭面條是“重災區”
人民網-養生:鋁吃多會變傻?盤點那些常見的含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