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
霍亂弧菌分為兩種生物型,壹種是經典生物型即霍亂的病原體,另壹種是El.Tor生物型是副病毒的病原體。這兩種生物型除某些生物學特征不同外,在形態和血清學特征方面幾乎相同,霍亂弧菌革蘭氏染色陰性,對幹燥、陽光、熱、酸和壹般消毒劑敏感。霍亂弧菌能產生內毒素和外毒素,正常胃酸能殺死弧菌,當胃酸暫時偏低或入侵病毒數量增加時,未被胃酸殺死的弧菌進入小腸,在堿性腸液中迅速繁殖,並產生大量強外毒素。這種外毒素作用於小腸黏膜,引起腸液大量分泌,其分泌量之大,超過了腸管的重吸收能力,臨床上出現劇烈腹瀉和嘔吐,嚴重脫水,導致血漿容量、血液濃度明顯下降,外周循環衰竭。由於嚴重腹瀉和嘔吐,電解質丟失,缺鉀、缺鈉,肌肉痙攣,酸中毒,甚至休克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2、臨床表現
潛伏期數小時至6天,突然發病,100%患者有腹瀉,腹瀉無痛無裏急後重感,大便每日數次甚至難以計數,量每日2000~4000毫升,嚴重者超過8000毫升,初為黃色水樣便,不久轉為米泔水樣水樣便,少數患者有血性水樣便或柏油樣便。大便呈柏拉圖樣,腹瀉後出現噴射性和邊緣性嘔吐,初為胃內容物,後呈水樣、米泔水樣,由於嚴重腹瀉和嘔吐,體內大量液體和電解質丟失而出現脫水表現,輕者口渴,眼窩稍凹陷,唇舌幹燥,重者煩躁不安,眼窩凹陷,面頰深凹,精神呆滯,皮膚幹燥起皺,失去彈性、聲音嘶啞、四肢厥冷、體溫下降、敵態津液濃縮、脈搏細弱、心章低鈍、血壓下降,如不及時搶救有生命危險,病人脫險後及時得到糾正,大部分癥狀消失,並逐漸恢復正常,部分病人出現發熱反應,壹般為38~39℃,持續1~3天自行消退,目前多數霍亂的癥狀較少類似腸道類。
按脫水程度、血壓、脈搏和尿量分為四型。
(1)輕型,僅有短期腹瀉,無典型米泔水樣便,無明顯脫水,血壓、脈搏正常,尿量稍少。
(2)中型,有典型癥狀和典型大便,脫水明顯,脈搏加快,血壓下降,尿量極少,每天少於 500 毫升。
(3)重型:病人極度虛弱或神誌不清,嚴重脫水和休克,脈搏加快或不可測,血壓下降或不可測,尿量極少或無尿,典型癥狀後數小時可死亡。
(4)暴發性:稱幹霍亂,起病急驟,不等出現腹瀉、嘔吐等典型癥狀,即因循環衰竭而死亡。
3、診斷
在夏秋季節對凝血病人應詳細詢問發病前壹周的活動情況,是否來自疫區,有無與本病病人及其汙染物接觸史,以及是否接種過疫苗等、流行病學資料結合臨床和實驗室檢查可做出診斷,對出現臨床癥狀的腹瀉嘔吐或不明原因腹瀉患者,應盡快采取糞便或嘔吐物標本,?首先應盡快采取糞便或嘔吐物標本進行病原體診斷,包括鏡檢、培養、分離、凝集試驗等鑒定試驗。
(1)診斷標準:
①有腹瀉、嘔吐癥狀,糞便培養霍亂弧菌陽性者。
②疫區霍亂流行,有典型霍亂癥狀,糞便培養陰性,無其他原因者。
(2)疑似標準:
①非疫區病例有典型腹瀉、嘔吐癥狀,經病原學檢查未確診者。
②霍亂流行時,曾接觸過霍亂病人,出現腹瀉癥狀而查不出其他原因者。
4、治療與護理
(1)壹般治療與護理:
①按消化道傳染病嚴格隔離。隔離至癥狀消失後6天,糞弧菌連續3次檢查至陰性,可解除隔離,病人的生活用品及排泄物需嚴格消毒,可用雙倍量20%漂白粉乳劑或2-3%來蘇爾、0.5%氯胺酮,也可用新藥 "84 "消毒液消毒,病區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病區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②休息。重癥患者絕對臥床休息,直至癥狀好轉。
③飲食。劇烈腹瀉、嘔吐者暫停飲食,止吐止瀉緩解後可給予流質飲食,在患者能耐受的情況下緩慢增加飲食。
④補液是霍亂的基本治療方法,輕型患者可口服補液,重型患者需靜脈補液,待癥狀好轉後改為口服補液。
⑤標本采集。患者入院後,立即采集嘔吐物糞便標本送常規檢查和細菌培養,註意標本采集後應立即送檢。
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每 4 小時測量壹次生命體征,準確記錄出入量,註明大小便次數、量及性狀。
(2)輸液治療與護理:
①輸液量:根據脫水程度進行補液,壹般入院後頭2小時應快速輸液,以糾正低血容量性休克和酸中毒,輕度補液要3000-4000ml,小兒每公斤體重100-500ml,中度補液4000-8000ml,小兒每公斤體重150-200ml,重度補液8000-200ml,重度補液每公斤體重8000-500ml,中度補液4000-8000ml,小兒每公斤體重150-200ml。200ml,重度補液每公斤體重8000~12000ml,小兒200~250ml。
②輸液內容:在糾正休克和酸中毒初期,生理鹽水中加入1/6 mol/L的乳酸鈉或碳酸氫鈉,待休克糾正後可加入葡萄糖註射液,有尿立即補鉀。
③輸液速度:所有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入院30分鐘內應輸入含鈉液體1000~2000ml,或30~60ml/min,輸液初始速度很重要,如輸液不及時可發生休克而死亡。或發生腎功能衰竭,休克糾正後按每日需要量輸註即可。
④輸液註意事項:為保證所需輸液量需使用粗針頭,選擇易固定的較大血管,必要時建立兩條靜脈輸液通道,輸入液體應加溫,避免大量輸入冷液體引起不良反應,在整個輸液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心力衰竭及肺水腫等臨床表現,壹旦發生立即通知醫生,減慢輸液速度,給予吸氧、強心等治療。
(3)對癥治療及護理:
①頻繁嘔吐者可給予阿托品。
②腹瀉嚴重者可酌情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③肌肉痙攣可靜脈緩慢註射10%葡萄糖酸鈣、熱敷、按摩。
④周圍循環衰竭大量補液糾正酸中毒後,血壓仍不恢復者,可用甲氧那明或多巴胺類藥物。
⑤尿毒癥患者應嚴格控制機體攝入量,禁止蛋白飲食,加強口腔及皮膚護理,必要時協助醫生做透析治療。
(4)頭部治療及護理:四環素具有縮短療程,減少腹瀉和縮短糞便排出時間,減少帶菌現象,可靜脈註射,直至病情好轉,也可用強的松龍、復方新諾明、匹伐西等藥物治療。
5、預防
(1)傳染源的管理:設立腸道門診,及時發現隔離病人,做到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早報告,接觸者需保留5天,待連續3次大便不通時解除隔離。
(2)切斷傳播途徑:加強衛生宣傳,積極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管理好水源、飲食,處理好糞便,消滅蚊蠅,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保護易感人群:積極鍛煉身體,提高抗病能力,可進行霍亂疫苗接種,但效果不理想,理想的口服疫苗正在研究中。
6、研究
霍亂是由經典生物型和埃爾托生物型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典型的臨床表現為腹瀉、嘔吐及由此引起的體液丟失、脫水、外周循環衰竭、電解質紊亂和低鉀血癥。如果搶救不及時,死亡率非常高。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低血容量性休克、腎功能衰竭和代謝性酸中毒。如果能及時、足量、正確地補充液體,糾正電解質紊亂,即使是重癥患者,預後也會非常好。由於該病發病急、傳播快,影響人們的生活、生產、旅遊、外貿等正常交往,因此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為必須進行國際衛生檢疫的三種傳染病之壹(其余兩種為鼠疫和黃熱病),是我國法定的 "甲類 "傳染病。霍亂在1817~1923年的100多年間,在亞、非、歐、美各洲先後出現過6次世界性大流行。1820年(清嘉慶25年)霍亂傳入中國,到1948年為止的近130年間,流行規模擴大了近百倍,這六次世界大流行都沒有禍及中國。
霍亂可分為兩種類型。長期以來,由典型霍亂弧菌引起的稱為霍亂,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稱為副霍亂。這兩類霍亂的臨床表現、流行病學特點和防治措施基本相同,1962 年 5 月第 15 屆世界衛生大會後,國際社會不再?1962 年 5 月第 15 屆世界衛生大會後,國際社會不再沿用過去的習慣叫法,而是分別稱為霍亂(古典型)和霍亂(埃爾托羅型)。世界上前 6 次霍亂大流行都是霍亂(典型型),而 1961 年開始流行(即所謂的世界第 7 次霍亂大流行)的是霍亂(埃爾托羅型),該型霍亂已蔓延到世界五大洲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都有幾十個國家或地區、幾萬甚至十幾萬人發病。這類霍亂在我國歷史上沒有記載,1961年首次出現在廣東沿海,至今已先後蔓延到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發病機制 霍亂弧菌屬弧菌科弧菌屬。它是壹種革蘭氏染色陰性弧菌。菌體短小,呈弧形或逗號形,運動活躍。它很活躍。蔗糖和甘露糖、未發酵的阿拉伯樹膠糖,均與霍亂多價血清凝集。營養要求簡單,在普通蛋白腖水中生長良好。最適 pH 值為 pH7.2-7.4,最適生長溫度為 37℃。它對酸非常敏感,對堿耐受性強,因此可以與其他不易在堿性培養基上生長的腸桿菌區分開來。這兩種生物型具有相同的抗原結構,都屬於 OI 型弧菌,可分為小川(Ogawa)、稻葉(Inaba)和彥島(Hikojima)等三種不同的血清型。在過去流行的兩種菌株中,小川血清型壹直占主導地位,但稻葉血清型在 20 世紀末顯著增加。該細菌會產生外毒素性質的霍亂腸毒素,可導致患者嚴重腹瀉。自然變異也是該細菌的特征之壹,Eltoson? 型尤為明顯。經典生物型的致病性通常高於埃爾托生物型。該菌對多種常用消毒藥物敏感,壹般容易被殺滅。
臨床表現 霍亂弧菌進入人體的唯壹途徑是通過飲食從口腔經胃進入小腸。這種細菌對胃酸非常敏感,因此大部分會被胃酸殺死。只有那些通過胃酸屏障進入小腸堿性環境的少數弧菌,在穿過小腸黏膜表面的黏液層後,附著在小腸上皮細胞表面,並在此繁殖,同時產生外毒素霍亂腸毒素,引起腸道大量分泌腸液,結果出現劇烈腹瀉和反射性嘔吐。
人被感染後,隱性感染者所占比例較大。在公開感染者中,輕癥患者居多,這種情況在埃爾托型霍亂中尤為明顯。這種疾病的潛伏期從幾小時到 5 天不等,最常見的是 1 到 2 天。大多數患者發病迅速,沒有明顯的前驅癥狀。病程壹般可分為三個階段:
①腹瀉期開始時突然腹瀉,隨後出現嘔吐。壹般無明顯腹痛,無裏急後重感。大便呈米泔水樣或水樣,每天數次至數十次,甚至無法計數。嘔吐通常不伴有惡心,呈噴射狀,其內容物與大便性質相似。約有 15%的患者腹瀉而不嘔吐。由於嚴重腹瀉和嘔吐造成體液和電解質大量丟失,出現循環衰竭,表現為血壓下降、脈搏微弱、血紅蛋白和血漿比重明顯升高、尿量減少甚至無尿。體內有機酸和氮產物的排泄受到影響,患者常表現為酸中毒和尿毒癥的初期癥狀。血液中的鈉鉀和其他電解質大量丟失,患者會出現全身性電解質紊亂。缺鈉會導致肉類抽筋,尤其以腓腸肌和腹直肌最為常見。缺鉀可引起低鉀血癥綜合征,如全身肌肉張力低下、腱反射消失、腸膨出、心動過速、心律失常等。由於碳酸氫根離子大量丟失,可出現代謝性酸中毒,嚴重者可出現譫妄、血壓下降等。脫水排便階段,病人的外觀表現非常明顯,嚴重者眼窩深陷,聲音嘶啞,皮膚幹皺,彈性消失,腹部下陷呈船形,唇舌幹燥,口渴欲飲,四肢冰冷,體溫常降至正常以下,肌肉痙攣或抽搐。病人有生命危險,但如能及時妥善搶救,病人仍可轉危為安,逐漸恢復正常。③ 恢復期,少數病人(多為兒童)此時可出現發熱反應,體溫升至 38~39 ℃,壹般持續 1~3 天後消退,故此期又稱為反應期。平均病程為 3~7 天。根據臨床表現的嚴重程度,可將患者分為輕、中、重三類。中、重度患者由於脫水和循環衰竭嚴重,壹般比較容易診斷,而輕度患者往往被誤診或漏診,導致感染擴散。
該病常見的並發癥包括酸中毒、尿毒癥、心力衰竭、肺水腫和低鉀血癥綜合征,其中大多數是由於醫療或護理不當造成的。
診斷基於臨床表現、流行病學史和病原體檢查。血清學檢測適用於病後回顧性診斷,無助於早期確診。根據臨床表現、流行病學史和病原體檢查做出診斷。必須區分以下腹瀉:①痢疾;②由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細菌性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瀉。痢疾;②由沙門氏菌、葡萄球菌、細菌性食物中毒等引起的腹瀉;③由副溶血性弧菌、霍亂弧菌等非 OI 群引起的腹瀉;④由產腸毒素腸道大腸菌群(ETEC)引起的腹瀉;⑤由病毒性(尤其是輪狀病毒)腸胃炎引起的腹瀉;⑥由寄生蟲引起的腹瀉;⑦由某些毒物(如有機磷農藥、三氧化二砷等)引起的腹瀉。)引起的腹瀉。腹瀉。輕度非典型霍亂病例的診斷比較困難。壹般僅有輕度腹瀉,不伴嘔吐,血壓、脈搏正常,神誌清楚,病程短,三兩天即可自愈。突發性霍亂或幹霍亂,比較少見,發病後未見嘔吐或脫水,但很快進入休克狀態和嚴重中毒性循環衰竭,病死率很高。
流行環節 ?流行過程的三個環節介紹如下。
①傳染源。是指病人和帶菌者。輕型病人中埃爾托型霍亂的比例大於典型霍亂。帶菌者有三種:健康帶菌者、潛伏帶菌者和病後帶菌者。健康帶菌者的排泄期較短,通常少於 7 天。潛伏期多為最後壹兩天,持續時間更短。病後帶菌有兩種情況:壹種是臨床癥狀消失後3個月內的恢復期帶菌,絕大多數患者恢復期帶菌時間不超過壹周;另壹種是慢性帶菌(連續排菌3個月以上),這種情況比較少見,可能與膽囊或膽道炎癥有關。
② 傳播。傳播途徑很復雜,水、食物、家庭接觸者和蒼蠅都會單獨或交錯傳播疾病。由於水最易受糞
7、中醫
病名。又稱觸邪。泛指突然劇烈吐瀉、心腹絞痛的疾病。靈樞-五亂》:"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間,亂於胸中,是謂大亂。......,腸胃失調,謂之霍亂。"諸病源候論--霍亂病:"霍亂者,由溫涼不調,陰陽清濁二氣有相幹亂,其亂在腸胃之間者,因飲食而變發也。"雜病源流》:霍亂的起源與流變》:"皆由中氣不足,或內傷七情,或外感六氣,或飲食所傷,或中邪穢毒之氣,多發於夏秋之交。"
①劇烈嘔吐、腹瀉並具有傳染性的病證。傷寒溯源集-霍亂證治》:"此皆六氣勝背之變,......,或為寒濕之氣間客氣勝者也,而尤在風雨寒暑,每每發生。壹家之中,壹裏之內,或全境皆然也,是時行寒濕也。"癥狀表現為突發心腹絞痛、嘔吐泄瀉、煩躁無聊,甚則抽筋、手足厥逆等。治療應以溫陽散寒為主,如厥陰理中湯、急救回陽湯、活血解毒湯、急救回生丹、衛生防疫保丹等。外治可用刺法、熨法、刮法。危重病人宜中西醫結合救治。
②劇烈嘔吐、腹瀉。多因暑天濕熱或飲食失節所致。醫學入門》卷二:"三焦,水谷之道也。邪在上焦,吐而不利;邪在下焦,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吐下利。病因飲食失調,清濁幹結,陰陽相隔,輕止曰吐,重廢而亂,則曰霍亂。"醫心悟》卷三:"又夏日受濕,嘔吐泄瀉,發為霍亂。此因停食停飲所致。治病宜分寒熱。熱者口渴,黃連艾葉飲主之;寒者口不渴,藿香正氣散主之。"根據病因病癥的不同,又有幹霍亂、濕霍亂、暑霍亂、熱霍亂等。
八、霍亂的其他療法
1.刮痧療法在患者的肩頸、脊柱、胸部、脅肋等處,用光滑的陶瓷勺蘸植物油(或萬花油)自上而下刮拭,以局部皮膚出現紅紫色為度。有通經活絡、祛邪散結、緩解霍亂癥狀的作用。
2.救轉筋法白酒200毫升,加樟腦15克,搖勻,塗在轉筋攣縮的硬處,再用力揉搓,有緩急止痛的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