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洛陽市有多少個縣,都是哪些縣?

洛陽市有多少個縣,都是哪些縣?

截至2019年8月,洛陽市轄8縣6區。

洛陽市現轄1市8縣6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2個省級開發區、18個省級產業集聚區。總面積1.52萬平方公裏,其中市區面積803平方公裏。

洛陽是壹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全市***有45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約占全市總人口的98.8%,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市總人口的1.2%。洛陽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多散少聚,全市有1個城市民族區、2個民族鄉(鎮)、24個民族村。

1.澗西區是洛陽市的市轄區,1955年7月因地處澗河以西而設。因位於澗河以西,故稱澗西區。東以澗河為界,與西工區隔河相望,西與洛龍區交界,北臨澗河,南依秦嶺。

澗西區具有明顯的新興城區特征,轄區無明顯界限,城鄉交錯,轄區邊界不斷擴大。澗西區是以機械工業為主的都市工業區。

2、"西工區 "簡稱 "西工",位於河南省洛陽市中心,是洛陽市六大主城區之壹,也是洛陽市的經濟、文化、金融、商業中心。西工區轄洛陽工業園區、洛陽車站地區管理處、10個街道,總面積55.95平方公裏。

3、老城區位於洛陽市區中東部和北部,是洛陽市最早的建成區,洛陽市六大主城區之壹,也是全市經濟、文化、商貿中心。

該區域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復雜,氣候多樣。人文資源、旅遊資源豐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工業經濟相對不足,是典型的生活消費區和現代商貿區。

4、瀍河回族區是河南省洛陽市的轄區,位於洛陽市東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2°28′-112°30′、緯度34°40′-34°42′,東與洛龍區交界,西與老城區毗鄰,北依邙山,南臨洛陽河,東西長6.55公裏,南北寬7.75公裏,總面積41.7平方公裏。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城區之壹。

5、洛龍區位於洛陽市區東部和南部,背靠邙山,面向伊闕,東鄰嵩嶽,西接舟山,東連偃師市,西與宜陽縣毗鄰,南接伊川縣,北與孟津縣和瀍河、老城、西工、建始三區接壤。2012年,總面積211平方公裏,其中農用地面積90.19平方公裏。

6、吉利區位於洛陽市東北部黃河北岸,距洛陽主城區19公裏。西、西北與濟源市交界,北、東與孟州市接壤,南臨黃河,與孟津隔河相望,東西長13.9公裏,南北寬11.16公裏,總面積79.9平方公裏,其中耕地面積1502公頃。

吉利古稱河陽,1982年為建設洛陽煉油廠(現洛陽石化總廠)而設,是我國重要的石化基地,也是中西部最大的石化基地。吉利區現轄4個辦事處,29個行政村,195個村民小組。

7、孟津縣位於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區,洛陽市下轄縣,東距鄭州110公裏,西距三門峽90公裏,南與洛陽市毗鄰,北臨黃河。

8、新安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部,地處北緯34°36′至35°05′,東經111°53′至112°19′之間。北臨黃河,與山西省濟源市、垣曲縣接壤;南與宜陽縣毗鄰;西與澠池縣、義馬市毗鄰;東與孟津縣、洛陽市毗鄰。

新安歷來是洛陽古都和西域門戶,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要塞和軍事中心,扼新關古道,東接鄭汴,西連長安。當代隴海鐵路、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橫貫東西,成為連接我國西北、華東、華北的重要通道。

9、宜陽縣始建於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宜陽東依千年帝都洛陽市區,南臨嵩縣,西望洛寧,北接新安,東南與伊川相鄰,西北與義馬、澠池兩縣接壤。是洛陽 "壹中心、五組團 "的重要鏈條城市,距洛陽市中心17公裏。

10.伊川縣位於洛陽市中心北部,十五朝古都洛陽北部,城南與嵩縣接壤,城西與宜陽縣交界。伊川縣地處豫西淺丘地帶,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23個首批對外開放重點縣之壹,35個擴權縣之壹。

11、洛寧縣地處豫西山區,洛河上遊,隸屬十三朝古都洛陽市,全縣總面積2306平方公裏,轄12鎮6鄉。總體地貌為 "七山二塬壹川",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林業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洛寧古稱班地,是中國古代溝通東(洛陽)西(西安)兩京的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北魏太和十壹年(公元487年)置榕縣,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稱永寧,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稱洛寧至今。

12、嵩縣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西南部,地處伏牛山北麓及其支脈方山外側與熊耳山之間,因在嵩山起脈而得名。

嵩縣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氣候,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境內伏牛、熊耳、外方三山環抱,沂河、汝河、白河三河分別註入黃河、淮河、長江,壹縣跨三域。

13、欒川因傳說遠古時期欒鳥群集於此而得名。位於河南省西部,東與嵩縣毗鄰,西與盧氏接壤,南與西峽腳下,北與洛寧比肩,素有 "洛陽後花園 "和 "洛陽南大門 "之美譽。欒川縣總面積2477平方公裏,素有 "四河三山兩川,九山半水半分田 "之稱。

14、汝陽縣位於豫西伏牛山區、北汝河上遊,距洛陽市區74公裏,是中國歷史名酒--杜康酒的發源地,被譽為 "酒祖之鄉"。汝陽縣境內有西泰山、恐龍谷漂流等4A級旅遊景區和龍吟、恐龍國家遺址公園等3A級旅遊景區。

擴展資料:

洛陽建城史:

早在五六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到了新石器時代,黃河中遊兩岸和伊河、洛河、瀍河、澗河等河流的階地上,出現了許多氏族和部落。新中國成立後在洛陽地區發現的孫旗屯遺址、王灣遺址、李村遺址等近200處聚落遺址,就是當時人們生活居住的地方。

禹劃九州,豫、洛屬古豫州。洛陽是夏朝建立和活動的中心,太康、仲康、帝桀都在彭城。

16世紀,商朝建立。商湯建都於西亳(今二裏頭遺址東北約6公裏處)。

公元前1046年,西周取代殷,開始在洛陽建都,控制東部地區。周公在洛河北岸修建了王城和成周城。相傳成王 "先遷其居於成周","置鼎於郟鄏",將殷之叛民遷於成周,並監成周之八師。當時,洛陽稱洛邑、信邑、大邑、成周、天汝、中國等。又稱周南。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

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在洛陽置三川郡,屬成周。

漢王元年(公元前206年),項羽封神陽為河南王,居洛陽。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劉邦建漢,初都洛陽,後遷長安,改三川郡為河南郡,治洛陽。轄洛陽、河南(漢置,王城治)、偃師、緱氏、平(偃師西北)、平陰(孟津東北)、新城(伊川西南)、故城(新安東),以及鞏、滎陽、新鄭、中牟、開封等22郡。

漢武帝置刺史部十三縣,河南縣屬司隸。西漢末年,王莽篡權,改洛陽為宜陽,設 "新都東都"、"中都"。

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劉秀以洛陽為都,改洛陽為洛陽。

建武十五年(39年),改河南郡為河南尹。

漢永和五年(140年),河南尹有 "戶二十八萬八千四百八十六,口壹百零八萬零二十七"。

黃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以洛陽為都城,改洛陽為洛陽,設司空。

太始元年(265年),西晉取代魏國,仍以洛陽為都城。

太延二年(436年),北魏在洛陽置洛州。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

隋開皇元年(581年),在洛陽置東京尚書省;次年,置河南行省;三年,廢邢臺刺史,以洛州刺史分管;十四年,在金墉城分管。

大業元年(605年),隋煬帝遷都洛陽,在東周王城以東、漢魏故城以西十八裏,新建洛陽城。

同年,改洛州(東魏改司州置)為豫州,三年又改河南郡,十四年復置洛州、轄河南、洛陽、偃師、緱氏、溫鄉、桃林、陜州、熊耳、澠池、新安、鞏、宜陽、壽安、盧洪、義渠、邢臺、松陽、陽城等18縣。

唐朝時,洛陽仍是高宗以來的都城,稱東都。

武德四年(621年),置洛州總管府,轄洛州、鄭州、雄州、偃州、宋州、管州、益州、汝州、汝州等9個州,洛州轄洛陽、河南、偃師、緱氏、鞏縣、陽城、嵩陽、盧洪、伊闕等9個縣。

貞觀元年(627年),分全國為十道,洛陽屬河南道。

顯慶二年(657年),置東都。

開元元年(713年),改洛陽為河南省。

開元二十壹年(733年),建都洛陽。天寶年間,改東都為東京。潞州和河南府都設在洛陽。

武則天光宅元年(684年)開始,改東都為神都,並擴建都城,修建了明堂和萬國天樞。

唐天祐四年(907年),後梁、後唐、後晉先後定都洛陽,後漢、後周以洛陽為陪都。

宋,以洛陽為西都,設河南府。

晉,定洛陽為中都,改河南府曰金昌府,河南郡改為洛陽郡。

元代起,洛陽不再為都,降為河南行省。

明代,河南省轄洛陽、偃師、鞏縣、孟津、登封、新安、澠池、宜陽、永寧、嵩縣10縣,為懿王、福王的封地。

清代,洛陽仍為河南省會。

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廢河南省,設河洛道、道尹公署於洛陽,轄洛陽、偃師等19縣。

民國九年(1920年),直系軍閥吳佩孚盤踞洛陽,在洛陽設立兩湖督辦公署和陸軍第三師師部。

民國十二年(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設在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省會。

民國二十壹年(1932年),日軍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省首府,並壹度適洛陽設公署。七七事變 "後,華北大部分地區淪陷,洛陽成為北方抗日前哨,國民黨第壹戰區長官司令部設在洛陽。

民國27年(1939年)淪陷,河南省政府再次遷至洛陽,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

1948年,洛陽解放,成立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析洛陽縣城區為市,與洛陽縣並列。次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更名為洛陽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次年,撤銷洛陽縣,部分並入洛陽市,其余劃歸偃師、孟津、宜陽三縣。

1956年,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相繼建成,次年成立瀍河區。

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新設吉利區。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屬洛陽市。

1986年,撤銷洛陽地區,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也改為洛陽市。

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

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洛陽市郊區更名為洛龍區。

洛陽市人民政府-區劃人口

  • 上一篇:諧音起名
  • 下一篇:桂林萊茵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內容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