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從橘子的皮和氣味來寫。
1、《黃巖蜜桔》全文
我生在黃巖,長在黃巖,見得最多的果樹是桔樹,吃得最多的水果是蜜桔,和所有的黃巖人壹樣,對桔樹和桔子有著特別深厚的感情,並為家鄉的蜜桔馳名中外而感到無比自豪。
黃巖蜜桔成熟於初冬季節。此時,桔果由青而黃。成熟的桔果有壹層金黃的表皮,色澤艷麗,氣味芬芳;桔皮裏面是白色的,它不像表皮那樣光滑,像牛、羊的 "百塊肚"。剝開桔皮,裏面是魚網壹樣的桔網與桔瓣。每個桔子果實約有十片梳狀的桔瓣,分別由壹層很薄的桔膜包裹著。桔子果肉形似米粒,俗稱 "桔米"。晶瑩飽滿的桔米呈金黃色,裏面飽含著美味的桔汁。綠豆大小的豆芯稀疏地鑲嵌在桔米的中心。
所謂 "黃巖蜜橘",是對黃巖所產所有橘子的統稱,並不是說黃巖只有壹種橘子叫 "蜜橘",其實黃巖蜜橘的品種很多。有聲名遠播的 "本地早",顧名思義,它是黃巖本地的早熟品種,而 "汕頭蜜桔 "則是從廣東汕頭狹義引進的品種。有酸甜可口的廣柑,有香氣濃郁的奶桔,有色澤艷麗的朱紅桔,有個頭肥大的蜜桔,有甜而不核的無核桔等等。
這些不同的品種,吃起來各有特色,各有好滋味。據老橘農介紹,澄江兩岸的水土非常適合柑橘生長,所以黃巖的橘園早期只集中在澄江兩岸。解放後,為了在不影響糧食生產的情況下發展柑橘,勤勞智慧的黃巖人民在澄江兩岸優良柑橘品種的基礎上,成功地在黃巖全境種植。如今,地處山區的頭陀、寧溪,臨海的三甲、金清等地都種上了橘樹。黃巖的橘子含糖量比較高,國內外的人們都喜歡吃。除了每年大量出口鮮果外,加工的桔子露、桔子罐頭也暢銷國外,很受外國顧客歡迎。用它換回了許多外匯,支持了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它那橘皮般的香氣、橘子般的網眼、橘核般的珍珠,是壹味很好的藥材。尤其是桔子,據說能賣到二十多元壹斤,十分珍貴。橘子全身都是寶!
我愛桔子,以前只愛它的果實好吃香甜,愛它的果樹四季常青。現在,隨著知識的增長,我更愛它 "獨立難移 "的品格。兒時爸爸經常指著桔子給我講故事。他說:淮河以南是桔子的故鄉,桔子生長在這裏,年復壹年地長出又香又甜的果實,讓人們吃了 "有福"。如果它被迫離開故土,搬到淮河北岸去種,它就不高興了,果子也成了又苦又不受歡迎的 "積德"。每當父親講完這個故事,就搖頭晃腦地吟誦起 "嘉樹皇帝後,桔子雷服兮,奉命不遷,?蘇軾獨立 "的詩句,並告誡我,人也要有桔子這樣堅貞不屈的品格才好!小時候的我,怎麽會懂得這些詩句,明白這些道理呢?
今天,看了電影《屈原》後,我才知道父親早上讀的原來是屈原寫的《橘頌》,這使我進壹步認識到橘子的高貴品質,更加喜愛橘子了。
二、文章簡評
本文層次清晰,語言流暢,飽含感情的敘述使這篇說明文顯得與眾不同。
作者從介紹單壹的桔子開始動筆,介紹了桔子的結構、種類、種植範圍、銷售情況,依次介紹了黃巖桔子的藥用價值等內容,作者采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如桔子皮裏面的 "像牛、羊 "的 "百葉肚",將桔子的內核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