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吉他手基思·理查茲是滾石樂隊的創始人之壹。作為樂隊的兩大核心之壹,比主唱米克·賈格爾小半歲的基思·理查茲也出生在英國達特福德。基思·理查茲對毒品和酒精的癡迷以及他放蕩頹廢的生活方式甚至和他高超的吉他技巧壹樣出名。基思·理查茲有時被稱為繼他的偶像查克·貝裏之後最好的搖滾節奏吉他手。
基思·理查茲和米克·賈格爾在20世紀60年代初共同創立了滾石樂隊,並參與了樂隊發行的所有專輯的創作和錄制。在樂隊的1986專輯《骯臟的工作》之後,米克·賈格爾決定準備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而不是舉行巡演,因為米克·賈格爾和基思·理查茲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基思·理查茲只是利用這段時間發展他的個人事業。他不僅組建了壹支名為體驗式Winos的樂隊,還在1988發布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說的都是廉價的》。Talk Is Cheap實現了銷量和評論界的雙贏,遠比Jagger87的87年個人專輯《原始酷炫》成功。
首席吉他手基思·理查茲是滾石樂隊的創始人之壹。作為樂隊的兩大核心之壹,比主唱米克·賈格爾小半歲的基思·理查茲也出生在英國達特福德。基思·理查茲對毒品和酒精的癡迷以及他放蕩頹廢的生活方式甚至和他高超的吉他技巧壹樣出名。基思·理查茲有時被稱為繼他的偶像查克·貝裏之後最好的搖滾節奏吉他手。
基思·理查茲和米克·賈格爾在20世紀60年代初共同創立了滾石樂隊,並參與了樂隊發行的所有專輯的創作和錄制。在樂隊的1986專輯《骯臟的工作》之後,米克·賈格爾決定準備他的第二張個人專輯,而不是舉行巡演,因為米克·賈格爾和基思·理查茲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基思·理查茲只是利用這段時間發展他的個人事業。他不僅組建了壹支名為體驗式Winos的樂隊,還在1988發布了自己的首張個人專輯《說的都是廉價的》。Talk Is Cheap實現了銷量和評論界的雙贏,遠比Jagger87的87年個人專輯《原始酷炫》成功。米克·賈格爾單飛失敗後,基思·理查茲和老搭檔賈格爾終於再次聯手,在1988年底重組了滾石樂隊,樂隊的第壹張專輯《鋼輪》和隨後的巡演都獲得了巨大成功。1992年,基思·理查茲發布第二張個人專輯《主犯》。目前,基思·理查茲正和滾石樂隊壹起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滾石樂隊四名成員中最年輕的吉他手榮·伍德於6月1947日出生於英國倫敦。20世紀60年代末,年輕的榮·伍德作為創作成員錄制了他的第壹張專輯。當創作解散時,伍德被邀請在傑夫·貝克樂隊中演奏貝斯,樂隊的主唱是後來被稱為豆沙之聲的洛德·斯蒂沃特。盡管被寄予厚望,但樂隊只發行了兩張好專輯就解散了。榮·伍德隨後加入了小臉樂隊(後改名為the Faces),並與樂隊壹起發行了三張專輯,而the Faces樂隊最終在1975解散。盡管榮·伍德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行了幾張好評如潮的個人專輯,但他真正受到關註是在加入滾石樂隊之後。榮·伍德於1976年首次參與滾石樂隊專輯《黑與藍》的錄制。從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隨著米克·賈格爾和基思·理查茲矛盾的激化,滾石樂隊進入了冬眠時期,榮·伍德也有了更多的時間去發展他的個人事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榮·伍德又出了許多查理·沃茨(又名查理·沃茲),他於1941年7月2日出生於英國倫敦,是滾石樂隊最年長的成員。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搖滾樂隊之壹滾石樂隊的鼓手,查理·沃茨個人最喜歡的音樂是爵士樂。此外,除了米克·賈格爾和基思·理查茲,查理·沃茨是滾石樂隊中唯壹壹個自首張專輯發行後就沒變過的成員。除了音樂,榮·伍德還是壹位優秀的畫家。肯德基男/文。查理·沃茨(又名查理·沃茲)於1941年7月2日出生於英國倫敦,是滾石樂隊最年長的成員。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搖滾樂隊之壹滾石樂隊的鼓手,查理·沃茨個人最喜歡的音樂是爵士樂。此外,除了米克·賈格爾和基思·理查茲,查理·沃茨是滾石樂隊中唯壹壹個自首張專輯發行後就沒變過的成員。從65438年到0980年,查理·沃茨加入了壹個由許多英國頂級音樂家組成的大樂隊的世界巡演。1991年,查理·沃茨組建了壹個Bop四重奏樂隊,並發布了壹張專輯,向爵士樂薩克斯手查理·帕克致敬。2004年,63歲的查理·沃茨被診斷出患有喉癌。老當益壯的查理·沃茨在頑強戰勝病魔後,與樂隊錄制了最新專輯《壹次更大的爆炸》,獲得壹致好評。2006年,即將年滿65歲的查理·沃茨仍在與滾石樂隊壹起環遊世界。
蠕動的碎石
1967年9月,加州大學的準學生揚·溫納迷上了搖滾樂,帶領壹幫年輕人在三藩市壹個破印刷廠的閣樓裏沒日沒夜地排版、印刷、爭吵。9月30日,發行了4萬份以約翰·列儂為封面的音樂小報。他們稱之為滾石。誰也沒想到,這份第壹期銷量只有6000份的音樂小報,會在接下來的30年裏,繼續捕捉搖滾音樂的經典瞬間,參與甚至創造搖滾音樂的整個歷史。
“孟菲斯錄音棚看起來和以前沒什麽區別,但是搖滾音樂是在這裏誕生的1954年7月5日。”《滾石》雜誌在“改變搖滾樂的50個瞬間”特刊中用這句話宣布了搖滾樂的確切誕生日期。那壹夜被視為意外:來自密西西比州的卡車司機貓王終於得到了進入孟菲斯錄音棚的機會。他有點緊張。唱了幾首平淡無奇的鄉村民謠後,這位19歲的老人自己也有點沮喪。這時,壹首名為“沒關系,媽媽”的歌曲的前奏響起,普雷斯利又開始唱歌了。這是1947年壹個叫Crudup的黑人歌手寫的壹首藍調歌曲,但普雷斯利這個白人青年卻把它詮釋成了既“黑”又田園。
那個夜晚在當時是無人問津的,但是13之後創辦的雜誌《滾石》把它帶到了搖滾樂歷史的起點。或許得益於13年,正是因為回望時間的中點,滾石才能更好地看到被情緒傳染震撼的歲月,捕捉到轉折點。普雷斯利當晚的演唱感動了會場的每壹個人,也讓孟菲斯錄音棚的老板山姆·菲利普斯覺得,這樣壹個黑人風格的白人歌手,將來壹定會成為大明星。他幫助普雷斯利發行唱片並舉辦巡回演唱會。鄉村音樂和布魯斯音樂的結合,充滿黑人風味的演唱,讓普雷斯利迅速走紅。到了70年代,他已經創下了賣出654.38+5500萬張單曲唱片的無敵記錄。那時候,人們喜歡叫他“貓王”。
埃爾維斯·普雷斯利被滾石選中是有原因的。他是第壹個將鄉村音樂與布魯斯音樂相結合的白人歌手,不斷地將流行歌曲、福音音樂、藍草音樂甚至歌劇風格的渲染融為壹體;他誇張的現場表演風格和扭臀動作被稱為“凹凸扭”,直接體現了“搖滾”這個名字。但更重要的是,貓王第壹次將邊緣化的搖滾音樂帶入主流,為大眾所知,帶來了流行音樂行為和觀念的革新。從那以後,搖滾成為了壹種文化。在1967《滾石》出版之前,搖滾樂已經走過了許多難忘的插曲。在內容上繼續與現有的其他音樂形式融合,但音樂元素註定不是搖滾音樂的標準,表現形式和所倡導的信仰才是決定歷史的傳奇。到了20世紀60年代,查克·貝裏的36個錯誤奠定了搖滾樂的演奏規則。女子樂隊、黑人歌手進入大眾視野;車庫搖滾、民謠搖滾、迷幻搖滾都出現了;把吉他砸進音箱的樂隊,嬉皮士運動把搖滾的情緒傳播到了60年代全世界的搖滾樂。正如莫裏斯·迪克斯坦(Maurice dickstein)在《伊甸園之門》(The Gate of Eden)中所寫的那樣,“搖滾樂是20世紀60年代的壹種群體宗教——不僅是音樂和語言,也是舞蹈、性和毒品的中心,所有這些都匯聚成壹個自我表達和精神旅行的單壹儀式。”
這種背景讓《滾石》創始人簡·溫納敏銳地意識到,壹個前所未有的時代已經來臨,而搖滾樂將是這個時代最震撼的標誌。他喜歡的偶像,無論是鮑勃·迪倫、約翰·列儂還是滾石,都是英雄。然而,在65438-0967年的舊金山,搖滾樂的“革命”旗幟隨處可見,反搖滾勢力瘋狂詛咒搖滾樂。與搖滾樂有關的壹切都被描述為“三個r”——搖滾、暴動,包括各種音樂小報。當新滾石似乎被當時音樂媒體的無序所淹沒時,溫納展現了他的新聞才華。他壹改當時地下小報的報道方式,采用傳統的清透新聞寫作方式,深度報道當時的搖滾英雄。溫納曾回憶說:“我有壹種讓事情變得清晰有條理的直覺,我知道如何設計和呈現它們。那時候地下報對我沒有吸引力。”這時候推出了《滾石》的封面和長篇采訪。
1968年,《滾石》選擇了列儂和小野洋子背對鏡頭赤裸牽手的照片作為封面,引起了全國轟動。在1970,溫納聘請了來自三藩市大學的20歲學生安妮·萊博維茨作為首席攝影師。列儂和小野洋子通過她的鏡頭反復出現在《滾石》中,伴隨著對列儂的長篇采訪。滾石裏可以找到披頭士的記錄,從最初的乖巧冷靜到披頭士的狂熱,以及與革命和宗教的各種糾葛,直到解散。1980,1980年2月8日,萊博維茨拍了壹張列儂和小野洋子蜷縮著擁抱洋子的照片。那時,她已經和這對夫婦成了朋友,住在紐約中央公園的同壹間公寓裏。65438+2月10,安妮還沒來得及給這對夫婦看照片,列儂遇刺的消息就傳來了。列儂最後的這張照片最終成為《滾石》紀念列儂特刊的封面。此時的《滾石》已經極其接近影響搖滾樂歷史的時刻。
羅伯特·德雷普(Robert Drepp)曾在《滾石雜誌:未刪節的歷史》(Rolling Stone Magazine:Unabridged History)中說:“從1970到1977,美國沒有其他雜誌像簡·溫納(Jane Wenner)所說的‘來自舊金山的搖滾小報’那樣誠實而富有想象力。事實上,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滾石》已經是美國新聞業的先鋒。這不僅是因為這裏聚集了壹批優秀的美國記者和攝影師,如喬·克萊恩、萊博維茨等,更是因為對列儂、搖滾音樂潮流,乃至美國大選的深度挖掘和探索。更重要的是,滾石倡導和引領的音樂潮流已經成為美國主流的壹部分,甚至可以說震撼了整個美國。
在1967到1977這段時間裏,滾石記錄了搖滾音樂的以下關鍵詞:吉米·亨德裏克斯的燃燒的吉他、勞雷爾谷、伍德斯托克、流落街頭、重金屬、朋克、雷鬼、迪斯科音樂,在繼續發展的同時,改變了美國或者全世界的生活方式、思維模式和迪斯科音樂。當時“滾石”已名垂青史,成為時代的見證者和風向標。
從65438年到0976年,滾石搬到了紐約,許多評論家認為這是它衰落的開始。紐約的《滾石》繼續保持了深刻的新聞報道風格,獲得了更多的金錢和名氣,但它開始失去先鋒派的思維和革命氣質。有人說,因為溫納已經長大了,不想抗拒什麽。其實我是在搖滾樂中長大的。20世紀80年代後的搖滾樂最令人興奮的是它在商業上的成功。說唱流行壹時,但這只是潛伏已久的地下黑音樂。忠誠的搖滾樂手們繼續燃燒著恢弘與虛偽,傳播著不滿與反叛,但他們壹次次的行動已經失去了60年代那種冷漠的決心,當有人說滾石已經是壹門生意的時候,搖滾樂也正在成為壹門生意。溫納是這樣為《滾石》的衰落辯護的:“70年代的反主流文化,今天已經成為主流文化。滾石,30年前,誕生在壹個人人都在反抗的社會。現在的孩子很自由,不知道反抗什麽。搖滾樂已經成為每個商業電視臺的節目。滾石可能會後悔失去了原本的旁觀者角色,但從另壹個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聽到我們原本倡導的東西。”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這壹時期的滾石占據了美國音樂雜誌老大的位置,野心十足。但我能做的就是把壹個性感的女孩放在封面上,繼續回味那驚心動魄的60年代。1997年夏天的莉莉斯集市音樂節刺激了滾石的懷舊決心。參加本次音樂節的歌手都是女性,試圖打破搖滾女歌手的弱勢局面。1997年9月30日,滾石出版了《搖滾女人》生日特刊。1969的滾石,描述了獻身搖滾明星的姑娘們。他們所有的精神都寄托在這上面,用性來迎合搖滾的生活。他們在北京話中被稱為“追星族”和“水果”。“搖滾女”又壹次提到了亮眼的“果實”,同時回憶起了朋克少婦克裏斯辛迪,性感天後麥當娜,調侃男女的帕蒂史密斯,但他們依然是搖滾音樂的次要角色,他們只是過去。
1998年5月,《滾石》雜誌在ABC電視臺播出了30周年專題《我們在哪裏:滾石的國情咨文》,從搖滾音樂開始,觸及宗教、文化、政治、情感、金錢等方方面面。它其實是在提醒美國人,我,滾石,曾經參與或創造了搖滾音樂的歷史,曾經承載了壹代人的理想信念,憤怒與歡樂。但那又怎樣?都過去了。
2004年,《滾石》在性感女星和商業專輯之間創造了壹席之地,告訴人們搖滾樂已經誕生了50年。50個改變搖滾音樂的歷史瞬間依次排列,50張《滾石》封面壹壹懸掛。回顧歷史點,滾石在它過去的輝煌中用搖滾樂嘗到了今天的蕭瑟。慶典總是有的,但9月30日生日慶典特刊,滾石只能和我們壹起歌頌60年代。
圖片/Page/gunshi/index.htm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