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老年保健品的騙局有哪些特點?

老年保健品的騙局有哪些特點?

近段時間以來

壹些不法分子

利用老年人渴望身體健康的心理

通過各種騙術

銷售所謂的“特效保健品”

牟取非法利益

有的甚至銷售偽劣“保健品”

不僅無法起到保健的效果

反而會對老年人身心造成傷害

此類老年保健品消費陷阱的主要手段及特點

1、“免費”騙局

有的老年保健品經營者常裝扮成“義診醫生”,在社區、街道像模像樣地免費進行壹些血壓、 血脂和鈣缺乏等常規檢查,煞有介事地指出老年人有這樣那樣的嚴重疾病,然後推銷其產品,甚至開通免費健康咨詢熱線,花言巧語推薦保健品。

2、健康講座

推銷者抓住老年人體弱多病,渴望健康的心理,辦班授課,聚集人氣。先講壹些疑難雜癥的病癥、成因、危害及防治難度,借機誇大所推銷產品的效果,忽悠聽課者上當購買。

3、饋贈誘惑

老年人大都勤儉節約,保健品商家往往會根據老人的興趣、愛好和生活需要,設置附贈小禮品或抽獎,以誘惑其購買保健品。

4、雇托誘騙

高薪招募推銷員,利用老年親戚、朋友、同事等關系進行遊說,推銷其產品;請所謂“專家”、“學者”、“權威”在公開場合介紹產品的“特殊療效”,發布“權威檢測報告”;指使他人假冒患者名義寫感謝信、送錦旗、現身說療效;在銷售現場制造搶購假象誘騙消費者購買等等。在壹連串手段的交互作用下,普通的保健品變成了既治療又滋補的良藥,甚至可以“包治百病”。

5、“高科技”誤導

有些經營者以高科技、綠色、健康、進口產品等概念誤導消費者,宣稱其產品是負離子、超聲波、微循環、高氧艙設計等專利技術應用,能包治百病,片面誇大保健功能,促使消費者誤以為其所銷售的保健品有巨大功效,甚至可以代替藥品,同時商家故意回避保健品存在的副作用及不適應癥,不告知能對消費者健康造成損害的信息。

針對此類老年保健品消費陷阱的防範措施

1、理性消費

只有提高老年消費者的理性消費水平,才能從源頭上杜絕此類上當受騙事件的發生。

(壹)要正確認識保健品。老年人要正確認識保健品的作用,註意保健品與藥品的區別,任何保健品都不能治療疾病;應理性對待商家的保健品促銷活動,不要輕信商業廣告誇大的宣傳,對自己不了解的所謂“高科技”產品,不要道聽途說、輕易購買。

(二)通過正當渠道購買。 老年人應參加老年人協會、政府部門等組織舉辦的“健康講座”,不要聽取以銷售商品為目的的宣講。購買保健品時要到證照齊全有固定經營場地的正規商店購買,並註意查看該公司有無營業執照和相關資質,同時應註意索要和妥善保管購物發票和相關憑證。

(三)受到侵害要及時舉報。如果由於保健品經銷商的原因而使老年消費者權益受到侵害時,不要簡單地自認倒黴,而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除了向商家討回公道,還可以向市場監測管理部門、消費者協會等反映情況,舉報問題,以求解決。壹旦發現有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2、加大防範宣傳力度

為了讓老年消費者擦亮眼睛,防止掉入保健品消費陷阱,應加強針對老年人群體的宣傳,普及健康和醫學常識,增強其防範和辨別能力。老年人協會、消費者協會等有關部門可將有關案例進行整理匯編, 通過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以及組織誌願者到有關村居、 學校、企業進行宣傳,引導老年消費群體提高防範意識,達到事先防範目的。第壹,保健食品不具備疾病預防和治療的功能。

“只需七天,糖尿病除根”“三天見效,永不復發”“抑制癌細胞增長”“預防癌癥”……這些宣稱保健食品治病、防病的廣告用語,都是不符合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範性要求的。廣大老年人不要輕信保健食品能夠“治未病”“預防和治療多種疾病”等以防治疾病為噱頭的誇大、虛假宣傳行為。

購買保健食品應認準“小藍帽”標識,按需自願選購,並認真核對產品批號和功能,必要時,可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總局官網查驗真偽。同時,老年人也要端正養生保健理念,不要亂用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藥物,身體不適時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

第二,提高警惕,不要輕信他人。

為達到誘導消費者購買保健品的目的,很多不法商家以“免費”為誘餌,采取親情關愛、定期聚會,感恩答謝等方式,來獲取消費者的健康狀況、家庭收入、聯系方式及情感信任,進而為其“量身定制”各類保健產品。廣大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註意提高警惕,不貪圖小利,牢記“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警惕各類“免費講座”、“免費體檢”“免費旅遊”,遇事多與家人、親朋好友商量,不輕易支付,凡要支付較大數額錢款時,壹定要先與家人、特別是子女商量。

第三,冒用權威頭銜,騙取老年人信任。

保健食品詐騙常常會冒用某官方機構或聽起來像權威機構的身份來征集老年人參與,比如“中科院某研究院”“中國保健協會”等機構名稱,打著公益的幌子,實則為推銷產品做鋪墊,壹般老年人不會去求證和分辨這些身份的真偽。世界 500 強企業、FDA認證通過等等這些說辭往往也都被騙子用來增加權威度,講座往往會邀請知名專家、教授上臺講課,此時身在其中的老人是深信不疑的。老年人日常要關註相關新聞報道,學習消費知識,不要輕信陌生人,也不要隨意泄露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電話等個人信息。

第四,保留證據,依法維權。購買保健產品或接受相關服務,應當選擇已辦理營業執照等相關資質的正規商家,通過正規途徑購買,並妥善保留購買小票,主動索要發票,索要的票據務必加蓋商家的公章。壹旦發生消費糾紛,成年子女可陪同老人先行與經營者協商和解。協商不成時,可撥打12345電話或向市場監管等有關行政部門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 上一篇:安全小知識200條
  • 下一篇:如何寫擴展軟文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