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是人體生殖、生長、發育、衰老和死亡的決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陽氣的支持,所謂 "陽氣生,失陽氣則死"。陽氣 "越充足,人體越強壯。陽氣不足,人就會生病。陽氣耗盡,人就會死亡。陽氣的作用是溫煦人體組織,維持臟腑功能。如果陽氣不足,生理活動就會減弱和衰退,導致機體禦寒能力下降。內經-靈樞》指出:"人至四十,陽氣虛。損而日至"。意思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陽氣會逐漸耗損。
保陽氣,益陰精。保陽氣、補陰精是中醫養生康復的重要原則。萬物之生,因陽而生,萬物之死,亦因陽而死。萬物之生老病死,皆由陽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為化:故 "陽強則生,陽衰則夭",養生必須維護陽氣。但善養生,又須護其精氣。因為精充則氣充,氣充則神充,神充則健康。溫煦功能
陽氣對生命健康的重要作用,首先表現在他的溫煦作用上。陽氣就和太陽壹樣,太陽出來的時候是溫暖的,人有陽氣也可以暖身活命,這種溫煦功能,只有我們人群才能看到,有的人怕冷,有的人即使在夏天最熱的時候仍然覺得冷,我們通常說這種人 "底火不足"。"陽氣旺 "的人,我們通常說他 "底火不足",相反,有的人不怕冷,別人都穿兩三件衣服了,他還只穿壹件單衣,這種人我們說他是 "陽氣旺",陽氣旺當然是好事,但有的人可能要問了,陽氣旺的人冬天好,夏天熱不是嗎 但有的人可能要問了,陽氣旺的人冬天好,夏天熱了不會煩躁嗎?其實,冬天好,夏天不好,雖然陽氣旺盛但並不是陽氣旺盛功能就好,這涉及到陽氣的另壹個功能,後面我們會提到。
陽氣可以溫煦人體,也可以溫暖人體,看看自然界,春夏季節,陽光明媚,氣候溫暖,動植物就活動旺盛,生長迅速,而到了秋冬季節,天寒地凍,萬物也蕭條枯萎,植物就枯枝敗葉,動物就潛伏冬眠。人也是壹樣,《內經》將陽氣這壹溫煦功能高度概括為 "若日中天""精則養神,柔則養筋",人要有充沛的陽氣才能夠精神飽滿、活力充沛、思維敏捷、體魄強健。與此相對應,如果整天郁郁寡歡,說話走路都費勁,我們四川方言說,這種人 "陰司倒陽",司就是駕馭之司,有管理、經營、掌管之意,倒就是倒臺、倒立之意。也就是說,陽氣不足,不能起到主導支配人體的作用,取而代之的是陰氣主導。什麽是陰氣?我們形容恐怖的環境就像陰曹地府,常說的 "淒風苦雨""陰氣森森",就是死氣沈沈。
促進氣的功能
陽氣溫養人體,這種溫養作用是通過什麽途徑實現的呢?這就涉及到陽氣對人體的另外兩個重要作用,即中醫所說的 "氣化 "和 "推動 "作用,陽氣的氣化作用,簡單地說就是陽氣具有使物質發生變化的功能,自然界中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在太陽的熱力作用下,地面上的水在陽光的作用下發生變化。自然界中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在太陽的光和熱的作用下,地面上的水被蒸發成水蒸氣,水蒸氣聚集在壹起形成雲,最後變成雨。在我們人體中,陽氣的作用和氣化類似,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新陳代謝,人體的新陳代謝靠陽氣的氣化來維持,吃進去的東西,吸進去的氣體,在氣化作用下進入人體可吸收的物質,在人體中又在氣化作用下合成對人體有用的物質來充實人體,同時分化出無用的代謝廢物排出體外。
離開了陽氣的氣化作用,人體的新陳代謝就無法進行,人就只能等死。眾所周知,人是由許多組織器官組成的,我們能活著靠的就是這些組織器官發揮正常的生理功能。那麽組織器官的功能靠什麽來實現呢?依靠陽氣的推動作用。陽氣是推動力,可以從自然界潮汐的形象來理解,其根本推動力來自日月。
衛外固秘的作用
除了上述作用外,陽氣還有 "衛外 "和 "固秘 "的作用,中醫的許多概念很抽象,但很容易從自然現象的形象中領悟理解。我們說人體的陽氣 "若天與日",我們沒有望遠鏡,肉眼能看到的天空其實並不比大氣多,大氣對我們地球生命的重要作用可大了去了。壹方面,有了大氣層,外來的有害物質就無法到達地球,比如紫外線在大氣層中大部分時間是被吸收的,如果沒有大氣層,光是紫外線就能導致地球上的生命滅絕,這個作用就是 "衛外";另壹方面,大氣層保護著地球內部的有用物質不能隨便散失,最典型的就是氧氣,這就是很好的例子。另壹方面,大氣層保護地球內部的有用物質不被散失,最典型的就是氧氣、水和熱量,這個作用就是 "固體密度"。
如果把人看成地球,那麽陽氣在人體內的作用就和大氣壹樣。就熱而言,這種衛外固密的作用就像保溫瓶、恒溫器壹樣,維持著內部的穩定。我們很多人都經歷過,在冰櫃和冰箱還沒有普及的年代,無論賣什麽雪糕熱食,都會用盒子裝起來,然後用棉絮蓋住,這樣冬天熱食不容易冷掉,夏天雪糕也不容易融化。這層棉絮還起到了陽氣守外、固密的作用。所以,如前所述,冬天好,夏天不好,雖然是陽氣盛,但並不是陽氣盛而功能好,這個功能也就是衛外固密的功能,真正陽氣盛而衛外固密功能好的人,那是冬天不怕冷,夏天不怕熱的。名中醫朱良春經驗:
散步、慢跑都屬於 "慢運動",可以讓全身經絡、氣血、骨骼、肌肉得到鍛煉,有助於調節五臟六腑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但運動要註意適量,不要超過自己身體的承受能力,年輕力壯者運動量可大些,老年人適合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自我按摩等慢運動。
要保持旺盛的精力,首要條件是生活要有規律。以前,在我當院長的20多年裏,白天既要出診,還要體驗、處理行政事務,晚上回家後還要寫文章、給病人回信,但我盡量在晚上12點前睡覺,晚上23點到午夜1點,也就是子時,是人體陰陽交接的時間。此時是壹天中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黃帝內經》說:"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醒"。因此,此時是睡眠的最佳時機。也就是說,我們要學會順應自然界晝夜陰陽的變化,如果繼續熬夜,或者半夜1點鐘以後才睡覺,就會消耗體內的陽氣,第二天陽氣不足,就打不起第二天的精神。即使睡到十點鐘第二天也補不回來。立春之後,人們明顯感覺到白天長了,陽光暖了。氣溫、日照和降雨量,往往在此時處於壹年的轉折點,有上升或增多的趨勢。"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季養生應註重順應陽氣的升發,保護陽氣。
芹菜煮大棗
做法:芹菜400克,大棗100克。將芹菜洗凈切成小段,與大棗壹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煮成湯。佐餐食用。
功效:具有健脾疏肝利膽的作用。
花生仁拌芹菜
做法:帶皮花生仁100克,芹菜250克,豆油、醬油、精鹽、味精、白糖、醋、花椒油各適量。炒鍋放豆油燒熱,下入花生仁炸酥撈出。芹菜去根葉,切成 3 厘米長的段,下鍋焯水後撈出,用涼水過涼,控幹水分,將芹菜和花生仁 **** 壹起裝盤,醬油、精鹽、白糖、味精、醋、花椒油放入小碗中,倒在盤中,拌勻成菜。待菜肴佐餐後,即可隨意食用。
功效:清熱健胃。
枸杞飲
做法:枸杞子15克,將枸杞子洗凈,放入茶杯中,用沸水浸泡3~5分鐘即可。
功效:補肝腎、養肝明目。
芹菜首烏瘦肉粥
做法:芹菜150克,制首烏30克,豬瘦肉50克,玉米100克,食鹽、味精適量。將制首烏洗凈,切片,曬幹或烘幹,研成細末,備用。芹菜洗凈,取其葉柄和莖,切成細末,待用。將玉米洗凈,放入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煮沸,加入瘦肉後改用小火熬煮30分鐘,加入芹菜末、制首烏末拌勻,繼續用小火熬煮20分鐘,粥成時加入適量食鹽、味精,拌勻即成。
功效:滋補肝腎、平肝降脂功效。
現代人80%陽氣不足--百病皆損於壹元陽氣,如何扶陽固本?生活中,我們要改掉壹些傷陽氣的習慣,夏天常喝冰鎮飲料、吹空調、淋雨睡覺,很容易患上傷陽氣的疾病,如感冒、腹瀉、風濕等。
另外,我們在生活中也要註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同樣,如果冬季穿衣過厚,久居溫室,大汗淋漓或過用辛熱,多患傷陰之病,如咽喉腫痛、食欲不振、腹脹等,就要多吃些溫補的食物,如:牛肉、羊肉、蝦、泥鰍、鱔魚等,因陽氣損耗較重。
扶陽罐
除了食補外,還應經常用扶陽罐溫灸關元、關萊、督脈和腎俞,這是我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的中醫治療疾病項目、扶陽罐對亞健康人群的防治效果明顯,特別是針對陽氣不足,引起的壹系列亞健康狀態,實驗證明,扶陽罐對陽氣不足是有損失的。阮元對 "扶陽 "中的 "扶 "字解釋如下:"扶"、"扶助"、"扶助"、"扶助"、"扶助"、"扶助"、"扶助"。阮元解釋為"助也"、"保也"、"治也",即 "助 "有幫助、保護、規範、治理的意思。而 "扶陽 "二字本身就有扶助、保護、溫煦、調理陽氣的意思,使人體的陽氣得到扶助和增強。
扶陽罐調節陽氣的特點:宣通是針對陽氣被郁、運行不暢而言,溫補是針對陽氣不足、失溫失力而言,二者雖有區別,但臨床病變錯綜復雜,運行不暢、失溫失力往往是陽氣病變的兩個方面。因此,在治療時,當重視兩方面****,相互配合的聯系,宣通陽氣使陽氣運行通暢,可促進和發揮陽氣的功能,如辛溫解表以祛邪,宣暢陽氣,使衛陽營陰得以和調;溫壯陽氣還能促進陽氣的活躍,如溫補陽氣,行氣利水,使陽氣旺盛。
陽氣古代哲學思想陰陽五行學說滲透到醫學領域,形成了藏象學說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陽氣是陰氣的對立面。從功能和形態上講,陽氣指功能;從臟腑功能上講,陽氣指六腑之氣;從營衛之氣上講,陽氣又指衛氣;從運動的方向和性質上講,是陽氣外行、上行、亢進、增強、輕清。
《素問-生氣通天論》:"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陽氣者,精以養神,柔以養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