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從研發到產品的註意事項

從研發到產品的註意事項

從研發崗位轉為產品崗位有其優勢。研發的優勢在於可以利用工程思維來考慮產品的實施。但同時這也可能成為劣勢,因為只有使用工程思維,產品經理才能輕易忽視用戶。這就是所謂的利弊同源。因此,我們在工作中應註意工程思維與產品思維的融合。

工程思維更關註效率、具體功能,以及如何通過技術實現。產品思維更關註場景,關註用戶的需求和需求背後的場景。兩種思維的融合,就是既能看到用戶的需求和場景,又能知道通過哪些技術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我分享自己的三點感悟:

首先,弄清 WHY,然後忽略技術實現,思考 HOW。

產品經理在做需求原型的時候,首先要把為什麽做這個需求想清楚,然後再思考通過什麽路徑去實現,找到最短的路徑。至於裏面的技術難點,應該交給研發人員去評估。研發人員轉型產品經理在具體實現時,應更傾向於如何做得更簡單、更友好。而不是想著如何做得更簡單、更好實現。對於具體的技術實現方案,有經驗的可以提建議,但不要把要求帶到樣機上,更不要影響自己的樣機設計。

研發產品經理還容易掉進的壹個坑是,當其他業務部門提需求時,覺得實現不了,就會回答:"這個需求在技術上實現不了。正確的做法是找研發人員評估實現方案。

第二,完成勝於完美。

很多技術人員都有完美情結,表現有兩種,壹種是想做什麽功能就做什麽功能。另壹種是功能想做得完美。當有多個實現方案時,總想著用最優方案去解決。但最優不壹定是最合適的。最好的往往是最合適的。壹個只有數萬用戶的應用程序,設計出壹個能應對數百萬並發的架構並不值得驕傲。追求完美很容易導致產品遲遲不能上線。對於產品經理來說,確保項目按時上線才是常態,完成勝於完美。產品不怕缺陷,我們會反復修改下壹個版本。

第三,用戶永遠是對的。

我們可能會發現,明明某項功能是我做的,但用戶卻不會使用。您也可能從客戶服務部門收到反饋,XX 功能的用戶說他們找不到入口。或者妳認為活動規則已經寫得很清楚了,但用戶總是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如果只是按照常規的解決方案,告訴用戶如何操作。那就沒有意義了。這就是產品設計問題。要從源頭上避免問題的發生,而不是認為我做了這個功能,就應該這樣操作。

  • 上一篇:夏天在家應該準備什麽?
  • 下一篇:職場寫作之機關新聞稿的寫法四(走訪慰問類新聞稿的寫法)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