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雷尼藥品公司

雷尼藥品公司

妳好,我是皮膚科醫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妳...而且我希望妳能把我的回答當成最好的,能激勵我更加努力。謝謝妳。....

蕁麻疹是皮膚和粘膜小血管反應性擴張和通透性增加而引起的局限性水腫反應,主要表現為紅色或淡紅色、邊緣清晰的瘙癢性病變——風團。

病因蕁麻疹的病因比較復雜,大部分患者都找不到確切的病因。常見原因如下。

1.魚、蝦、蟹和蛋是最常見的食物,其次是壹些肉類和壹些植物性食物,如草莓、可可、番茄或大蒜。有些食物引起的蕁麻疹可以過敏。但有些不新鮮的食物會分解成肽,堿性肽就是組胺釋放。蛋白質食物在徹底消化前以蛋白腖或多肽的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蕁麻疹。

2.藥物很多藥物在體內容易引起過敏反應,如青黴素、血清制劑、各種疫苗、呋喃唑酮、磺胺類藥物等。還有壹些釋放組胺的藥物,如阿司匹林、嗎啡、可待因、奎寧、肼屈嗪等。

3.感染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和寄生蟲。導致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見病毒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病毒,其次是肝炎病毒。慢性感染病竈,如鼻竇炎、扁桃體炎、慢性中耳炎與蕁麻疹的關系不易確定,必須通過治療試驗來確定。

4.物理因素,如冷、熱、陽光、摩擦和壓力。

5.動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蕁麻刺激或吸入動物皮屑、羽毛和花粉。

6.精神緊張等精神因素會導致乙酰膽堿的釋放。

7.內臟和全身性疾病,如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代謝紊亂、內分泌紊亂等。,可以是蕁麻疹,尤其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

發病機制有兩種:過敏反應和非過敏反應。

(1)過敏反應多數為ⅰ型過敏反應,少數為ⅱ型或ⅲ型過敏反應。I型過敏反應引起蕁麻疹的機制是過敏原在體內產生IgE抗體,與血管周圍的肥大細胞和血液循環中的嗜堿性粒細胞結合。當過敏原再次進入體內時,與肥大細胞表面的IgE特異性結合,促進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壹系列化學介質。引起這種疾病的化學介質主要是組胺,其次是激肽。這些介質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細血管擴張、平滑肌收縮和腺體分泌,從而產生皮膚、粘膜、消化道、呼吸道等壹系列癥狀。

ⅱ型過敏性蕁麻疹,如輸血反應,多見於選擇性IgA缺乏患者。當這些患者接受輸血時,會產生IgA抗體。輸血後形成免疫復合物,激活補體,產生過敏毒素和各種炎癥介質,引起紅細胞破碎、過敏毒素休克和蕁麻疹。

ⅲ型過敏反應引起的蕁麻疹樣損害稱為蕁麻疹性血管炎,屬於血管炎。

(2)非過敏是由於下列物質進入體內激活補體或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和激肽所致。

1.阿托品、箭毒、嗎啡、奎寧、阿司匹林、毛果蕓香堿、罌粟堿、多粘菌素B、可待因、可卡因等藥物。、或壹些簡單的化合物如胺、脒的衍生物、吐溫80等。

2.蛇毒、細菌毒素、水母毒素、昆蟲毒素等。

3.食用水生貝類、龍蝦、蘑菇、草莓等。

臨床表現為常見病,15%-20%的人壹生中至少發生過壹次。根據病程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前者可在短時間內治愈,後者則反復發作數月至數年。

(1)急性蕁麻疹起病往往很急,他的皮膚突然發癢,很快出現大小不壹的紅色氣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起初孤立或分散,逐漸擴大並合並成塊。微血管內血清大量滲出時壓迫管壁,風團蒼白,皮膚凹凸不平,呈橘皮樣。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成紅斑,逐漸消失。壹般來說,風團持續時間不超過24小時,但新鮮氣團接連出現。病情嚴重者可伴有過敏性休克樣癥狀,如心悸、易怒、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其中部分可因胃腸粘膜水腫而出現腹痛,嚴重時與急腹癥頗為相似,也可出現腹瀉,嚴重者腹瀉,粘液稀便。氣管和喉粘膜受累時,出現呼吸困難,甚至窒息。如果伴有高熱、寒戰、脈搏加快等全身中毒癥狀,要特別警惕敗血癥等嚴重感染的可能。

血常規檢查顯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如果有嚴重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常出現白細胞總數增加或細胞計數正常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增加,或同時有毒性顆粒。

(2)慢性蕁麻疹的全身癥狀壹般較輕,喘息頻繁,反復發作,常持續數月或數年。有的是適時的,比如早上或者睡前加重,有的是不規律的。大多數患者找不到病因。

(3)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1.皮膚紋理也被稱為人為蕁麻疹。用鈍器搔抓或抓傷皮膚後,沿抓痕出現條狀隆起,伴有瘙癢,很快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

2.寒冷性蕁麻疹分為兩種:壹種是家族性的,常染色體顯性,少見,出生後不久或早年發病,終身反復。另壹種是後天的,比較常見。與冷空氣、冷水或冷物體接觸後,暴露或接觸部位會出現風團或點狀水腫。嚴重者可出現手麻木、唇麻木、胸悶、心慌、腹痛、腹瀉、暈厥甚至休克。有時吃冷飲會導致口腔和咽喉水腫。被動轉移試驗可呈陽性,可能與IgE有關。冰塊可以在局部引發風團。寒冷性蕁麻疹可以是某些疾病的癥狀之壹,如冷球蛋白血癥、陣發性寒冷性血紅蛋白尿、寒冷性纖維蛋白原、寒冷性溶血等。

3.膽堿能性蕁麻疹多見於年輕人。它的發生是因為運動、炎熱、情緒緊張、吃熱飲或酒精飲料使身體深層溫度升高,促使乙酰膽堿作用於肥大細胞。刺激幾分鐘後出現風團,直徑2 ~ 3 mm,周圍有紅暈,約1 ~ 2 cm。常散在上半身及上肢,互不融合,半小時至1小時內可消失,並有癢感。有時只有嚴重的瘙癢而沒有皮疹。偶有乙酰膽堿全身反應,如流涎、頭痛、心動過緩、瞳孔縮小、痙攣性腹痛、腹瀉、喘息等。嚴重的頭暈會導致暈厥。病程數年後可逐漸好轉。用1:5000乙酰膽堿作皮試或搔抓試驗時,註射部位可出現風團,周圍可出現小星狀風團。

4.日光性蕁麻疹少見,由中波和長波紫外線或可見光引起,波長約300nm的紫外線最敏感。對280 ~ 320 nm紫外線過敏者,被動轉移試驗可呈陽性。暴露的皮膚上出現風團,有瘙癢和刺痛,有時也可由陽光透過玻璃誘發。嚴重者出現寒戰、乏力、暈厥、痙攣性腹痛等全身反應。

5.壓力性蕁麻疹皮膚受壓後約4-6小時局部腫脹,累及真皮和皮下組織,8-12小時消退。常見於行走後的腳底,受壓迫後的臀部皮膚。機制不明,可能類似皮紋學。

6.血管性水腫是壹種發生在皮下組織或粘膜疏松部位的局限性水腫,分為獲得性和遺傳性兩種,後者少見。獲得性血管性水腫,常伴有其他遺傳性過敏性疾病,主要發生在疏松組織,如眼瞼、嘴唇、外生殖器、手和腳。大多是單發,偶爾在兩個以上的地方。損害是突然的局部腫脹,累及皮下組織,邊界不清。皮膚顏色正常或略帶紅色,表面光亮,摸起來有彈性。1 ~ 3天,可逐漸消退或同壹部位復發。發生在喉粘膜時,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診斷依據是風疹塊的特點,發生快,消退快,消退後不留痕跡,類型多樣,不難診斷。但病因很難確診,要詳細詢問病史,仔細體檢,綜合分析病情。

鑒別診斷

①丘疹性蕁麻疹皮損常呈簇狀分布,風團樣皮損中心有丘疹性皰疹和水皰,持續數日。

②蕁麻疹血管炎皮損疼痛,瘙癢不明顯,持續數日,消退後常遺留紫癜、鱗屑、色素沈著。

③腹痛或腹瀉患者應與急腹癥、腸胃炎相鑒別。④有高熱和中毒癥狀的患者應考慮嚴重感染。

抗組胺藥物治療、降低血管通透性和對癥治療是基本原則,努力治療病因。

(1)系統治療

1.急性蕁麻疹壹般可選擇撲爾敏、賽庚啶、酮替芬等第壹代抗組胺藥;壹些比敏感者、司機、高空作業人員和那些在工作和學習中需要高度集中註意力的人更註重抗組胺藥的人選擇第二代抗組胺藥,如鹽酸西替利嗪、特非那定、阿司咪唑和氯雷他定。通常兩種或三種抗組胺藥壹起使用。維生素c和鈣可降低血管通透性,與抗組胺藥有協同作用。腹痛患者可給予抗痙攣藥物,如異丙酚、654-2、阿托品等。

對於膿毒癥或敗血癥引起的感染,應立即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和治療感染病竈。

如果患者病情嚴重,伴有休克或喉頭水腫、呼吸困難,應立即皮下註射0.1%腎上腺素和0.5m1,迅速吸氧,肌肉註射鹽酸異丙嗪25-50mg,加500m 15%-10%氫化可的松0.2—0.3g和維生素C 2g。15分鐘後,可反復註射0.5ml腎上腺素。心血管疾病患者應慎用腎上腺素。支氣管痙攣患者可緩慢靜脈滴註氨茶堿0.2g(加入5% ~ 10%葡萄糖溶液中)。出現喉頭水腫時,壹般不建議氣管切開,因為對腎上腺素反應快,氣管切開不能解決伴隨的支氣管痙攣。

2.慢性蕁麻疹應積極尋找病因,不能使用糖皮質激素。壹般以抗組胺藥為主。給藥時間壹般應根據出現水皰的時間進行調整。比如早上起床多,睡前要給稍微大壹點的劑量;如果睡得多,晚飯後給稍微大壹點的劑量。風團控制後,可服藥壹個多月,逐漸減量。當壹種抗組胺藥無效時,可以聯合使用兩種或三種抗組胺藥,交替使用。

對於頑固性蕁麻疹,如果單獨使用H,受體拮抗劑效果不好,可以聯合使用H。受體拮抗劑,如雷尼替丁,除抗組胺藥外,可酌情口服,如利血平、氨茶堿、氯喹、雷公藤等。

3.特殊類型的蕁麻疹常使用抗5-羥色胺和抗乙酰膽堿的藥物。如羥嗪、去氯嗪對物理性蕁麻疹有較好的療效,賽庚啶對寒冷性蕁麻疹的療效更為突出。膽堿能性蕁麻疹可選654-2等。

(2)外用藥物夏季可選用止癢液、爐甘石洗劑、氧化鋅洗劑,冬季可選用具有止癢作用的乳劑,如苯海拉明乳膏。

(3)中醫治療中醫認為,風邪是蕁麻疹的主要病因。急性蕁麻疹多屬風熱型,治療原則為疏風清熱。處方以疏風清熱飲(荊芥、防風、牛蒡子、蒺藜、蟬蛻、金銀花、黃芩、梔子、連翹、生地、丹參、赤芍)加減。寒冷性蕁麻疹多屬於風寒型,治療原則是疏散風寒,調和營衛。處方由麻桂半湯加減,或由金芳花疹湯加減(荊芥、防風、蒺藜、牛蒡、苦參、連翹、白芷、蟬蛻、地膚子、茯苓、甘草)。慢性蕁麻疹多屬於氣血兩虛、體質虛弱或老年人的類型。治法為養血祛風,益氣固表,用當歸飲子加味。

針灸治療可取大椎、雪海、曲池、三陰交等穴。慢性蕁麻疹以大腸俞為主。

  • 上一篇:體檢有哪些項目?體檢註意事項。
  • 下一篇:如何識別九陽豆漿機真偽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