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扁豆簡介

扁豆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扁豆的別名 3 扁豆的使用提示 4 扁豆的營養價值 5 扁豆適合的人群 6 扁豆的食療功效 7 扁豆的食用建議 8 《*辭典》·扁豆 8.1 拼音名 8.2 扁豆的別名 8.3 來源 8.4 原形態 8.5 生境分布 8.6 性狀 8.7 化學成份 8.8 扁豆的藥理作用 8.9 炮制 8.10 性味 8.11 歸經 8.12 功能主治 8.13 扁豆的用法用量 8.14 註意 8.15 附方 8.16 各家論述 8.17 備註 附: 1 用到中藥扁豆的方劑 2 用到中藥扁豆的中成藥 3 古籍中的扁豆 * 扁豆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biǎn dòu

?

扁豆為豆科、扁豆屬的壹個栽培種,多年生或壹年生纏繞藤本植物,食用嫩莢或成熟豆粒。

扁豆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毒蛋白、凝集素以及能引發溶血癥的皂素。所以加熱時壹定要註意,扁豆壹定要煮熟以後才能食用,否則會可能出現食物中毒現象。

2 扁豆的別名

月亮菜、蛾眉豆、眉豆、沿籬豆、鵲豆、南扁豆、涼衍豆、羊眼豆、膨皮豆、茶豆、南豆、小刀豆、樹豆、藤豆

3 扁豆的使用提示

每天50克

4 扁豆的營養價值

扁豆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鈣、 磷、鐵及食物纖維、維A原、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C和氰甙、酪氨酸酶等,扁豆衣的B族維生素含量特別豐富。此外,還有磷脂、蔗糖、葡萄糖。另外扁豆中還含有血球凝集素,這是壹種蛋白質類物質,可增加脫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合成,抑制免疫反應和白細胞與淋巴細胞的移動,故能激活腫瘤病人的淋巴細胞產生淋巴毒素,對肌體細胞有非特異性的傷害作用,故有顯著的消退腫瘤的作用。腫瘤患者宜常吃扁豆,有壹定的輔助食療功效。扁豆氣清香而不串,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

5 扁豆適合的人群

壹般人群均可食用。

1. 特別適宜脾虛便糖、飲食減少、慢性久泄,以及婦女脾虛帶下、小兒疳積(單純性消化不良)者食用;同時適宜夏季感冒挾濕、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暑熱頭痛頭昏、惡心、煩躁、口渴欲飲、心腹疼痛、飲食不香之人服食;尤其適宜癌癥病人服食。

2. 但是患寒熱病者,患冷氣人,患瘧者不可食。

6 扁豆的食療功效

扁豆味甘、性平,歸、胃經,

有健脾、和中、益氣、化濕、消暑之功效;

主治脾虛兼濕,食少便溏,濕濁下註,婦女帶下過多,暑濕傷中,吐瀉轉筋等證。

7 扁豆的食用建議

1. 烹調前應用冷水浸泡(或用沸水稍燙)再炒食。因為白扁豆中有壹種凝血物質及溶血性皂素,如生食或炒不適吃,在食後3~4小時部分人可引起頭痛、頭昏、惡心、嘔吐等中毒反應。

2. 成熟豆粒可以煮食或制作成豆沙餡。

扁豆的種子有白色、黑色、紅褐色等數種。

1. 入藥主要用白扁豆,白扁豆還有壹定的抗癌功效,健脾,益氣,化濕,消暑;

2. 黑扁豆古名"鵲豆",不供藥用;

3. 紅褐色者在廣西民間稱"紅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藥,治眼生翳膜。

8 《*辭典》·扁豆 8.1 拼音名

Biǎn Dòu

8.2 扁豆的別名

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籬豆、蛾眉豆(《綱目》),涼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藥品化義》),膨皮豆(《廣州植物誌》),茶豆(《江蘇植藥誌》),南豆(《陸川本草》),小刀豆、樹豆(《四川中藥誌》),藤豆(《中國藥植圖鑒》)。

8.3 來源

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種子。立冬前後摘取成熟莢果,曬幹,打出種子,再曬至全幹。

8.4 原形態

壹年生纏繞草質藤本,長達6米。3出復葉;小葉片闊卵形,長5~9厘米,寬6~10厘米,先端尖,基部廣楔形或截形,全緣,兩面被疏毛,側生小葉較大,斜卵形;葉柄長4~12厘米;托葉細小,披針形。總狀花序腋生,通常2~4朵聚生於花序軸的節上;小苞片2,早落;花萼鐘狀,萼齒5,邊緣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旗瓣卵狀橢圓形,基部兩側有2附屬體,並下延為2耳,翼瓣斜橢圓形,龍骨瓣舟狀;雄蕊10,2束;子房線形,被柔毛,基部有腺體,柱頭頭狀,疏生白色短毛。莢果長橢圓形,扁平,微彎,長5~8厘米,先端具彎曲的喙。種子2~5粒,長方狀扁圓形,白色、黑色或紅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

8.5 生境分布

均為栽培品。分布華東和遼寧、河北、河南、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全國大部分地區有產,主產於湖南、安徽、河南等地。

8.6 性狀

幹燥種子為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長約8~12毫米,寬6~9毫米,厚4~7毫米。表面黃白色,平滑而光澤,壹側邊緣有半月形白色隆起的種阜,約占周徑的1/3~1/2,剝去後可見凹陷的種臍,緊接種阜的壹端有1珠孔,另端有短的種脊。質堅硬,種皮薄而脆,內有子葉2枚,肥厚,黃白色,角質。嚼之有豆腥氣。以飽滿、色白者佳。

8.7 化學成份

種子每百克含蛋白質23.7克,脂肪1.8克,碳水化物57克,鈣46毫克,磷52毫克,鐵1毫克,植酸鈣鎂247毫克,泛酸1232微克,鋅2.44毫克。

種子中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澱粉酶抑制物、血球凝集素A、B。並含有對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成分,這種活性成分在水溶的高分子部分和低分子部分中都有;尚含豆甾醇、磷脂(主要是磷脂酰乙醇胺)、蔗糖、棉子糖、水蘇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澱粉、氰甙、酪氨酸酶等。

豆莢含哌啶酸2。

8.8 扁豆的藥理作用

扁豆中含對人的紅細胞的非特異性凝集素(參看"菜豆"),它具有某些球蛋白特性;對牛、羊紅細胞並無凝集作用。在扁豆中可分出二種不同的植物凝集素,凝集素甲不溶於水,無抗胰蛋白酶活性;如混於食物中飼餵大鼠,可抑制其生長,甚至引起肝臟的區域性壞死;加熱後則毒性作用大見減弱,故凝集素甲是粗制扁豆粉中的部分有毒成分。凝集素乙可溶於水,有杭胰蛋白酶的活性。有人測得其分子量為23688,對胰蛋白酶之抑制為非競爭型的。在15~18℃(pH3~10)可保持活力30天以上。蒸壓消毒或煮沸1小時後,活力損失94~86%。此種胰蛋白酶抑制劑,在體外不能被壹般蛋白酶分解,在體內不易消化,在1毫克/0.1毫升濃度時,由於抑制了凝血酶,可使枸櫞酸血漿的凝固時間由20秒延長至60秒。

印度產扁豆餵食大鼠,有降低血糖及血清膽甾醇的作用。

8.9 炮制

生扁豆:揀凈雜質,置沸水中稍煮,至種皮鼓起、松軟為度,撈出,浸入冷水中,脫去皮,曬幹。炒扁豆:取凈扁豆仁,置鍋內微炒至黃色,略帶焦斑為度,取出放涼。

8.10 性味

甘,平。

①《別錄》:"味甘,微溫。"

②《食療本草》:"微寒。"

③《日華子本草》:"平,無毒。"

8.11 歸經

入脾、胃經。

①《綱目》:"入太陰氣分。"

②《本草經巰》:"入足太陰、陽明經氣分。"

8.12 功能主治

健脾和中,消暑化濕。治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

①《別錄》:"主和中下氣。"

②《藥性論》:"主解壹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湯服。"

③孟詵:"療霍亂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④《日華子本草》:"補五臟。"

⑤《本草圖經》:"主行風氣,女子帶下,兼殺酒毒,亦解河豚毒。"

⑥《滇南本草》:"治脾胃虛弱,反胃冷吐,久瀉不止,食積痞塊,小兒疳疾。"

⑦《品匯精要》:"消暑和中。"

⑧《綱目》:"止泄瀉,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

⑨《會約醫鏡》:"生用清暑養胃,炒用健脾止瀉。"

8.13 扁豆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錢;或入丸、散。

8.14 註意

①陶弘景:"患寒熱病者,不可食。"

②《食療本草》:"患冷氣人勿食。"

③《隨息居飲食譜》:"患瘧者忌之。"

8.15 附方

①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而嘔吐泄瀉者:白扁豆壹斤半(姜汁浸,去皮,微妙),人參(去蘆)、白茯苓、白術、甘草(炒)、山藥各二斤,蓮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黃色)、薏苡仁、縮砂仁各壹斤。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下,小兒量歲數加減服。(《局方》參苓白術散)

②治霍亂扁豆壹升,香薷壹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單用亦得。(《千金方》)

③治消渴飲水:白扁豆浸去皮,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為衣。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忌炙煿酒色。次服滋腎藥。(《仁存堂經驗方》)

④治水腫:扁豆三升,炒黃,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三錢,小兒用壹錢,燈心湯調服。(《本草匯言》)

⑤治赤白帶下:白扁豆炒為末,用米飲每服二錢。(《永類鈐方》)

⑥治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絞汁飲。(《永類鈐方》)

⑦治惡瘡連痂癢痛:搗扁豆封,痂落即差。(《補缺肘後方》)

8.16 各家論述

①《藥性辨疑》:"扁豆,專清暑,故和中而止霍亂;極補脾,故治痢而蠲膿血,消水濕,治熱泄。"

⑦《綱目》:"硬殼白扁豆,其子充實,白而微黃,其氣腥香,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陰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也。其軟殼及黑鵲色者,其性微涼,但可供食,亦調脾胃。"

⑧《本草經疏》:"弘景雲,扁豆患寒熱者不可食。蓋指傷寒寒熱,外邪方熾,不可用此補益之物耳。如脾胃虛及傷食勞倦發寒熱者,不忌。"

④《藥品化義》:"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氣清香而不竄,性溫和而色微黃,與脾性最合。主治霍亂嘔吐,腸鳴泄瀉,炎天暑氣,酒毒傷胃,為和中益氣佳晶。又取其色白,氣味清和,用清肺氣。故雲清以養肺,肺清則氣順。下行通利大腸,能化清降濁,善療腸紅久瀉,清氣下陷者,此腑虛補臟之法也。"

⑤《本草新編》:"白扁豆,味輕氣薄,單用無功,必須同補氣之藥***用為佳。或謂白扁豆非固胎之藥,前人安胎藥中往往用之何故?蓋胎之不安者,由於氣之不安,白扁豆最善和中,故用之以和胎氣耳,胎因和而安,謂之能安胎也亦可。單用此味以安驟動之眙,吾從未見能安者矣!"

⑥《本草求真》:"扁豆如何補脾?蓋脾喜甘。扁豆得味之甘,故能於脾而有益也;脾得香而能舒,扁豆稟氣芬芳,故能於脾而克舒也;脾苦濕而喜燥,扁豆得性之溫,故能於脾而克燥也。脾土既實,則水道自通,三焦不混,而太陰暑濕之邪,自爾克消,安能復藏於脾,而有渴、瀉之病乎。但多食壅滯,不可不知。"

8.17 備註

扁豆的種子有白色、黑色、紅褐色等數種,入藥主要用白扁豆;黑色看古名"鵲豆",不供藥用;紅褐色者在廣西民間稱"紅雪豆",用作清肝、消炎藥,治眼生翳膜。

用到中藥扁豆的方劑 白扁豆粥

拼音:báibiǎndòuzhōu處方:白扁豆、粳米。功能主治:健脾養胃,清暑止瀉。主脾胃虛弱,食少...

白扁飲

拼音:báibiǎnyǐn別名:巴豆靈膏、白扁豆飲、巴豆膏處方:白扁豆、青黛、甘草各等分,巴豆1枚(...

扁豆粥

拼音:biǎndòuzhōu《食鑒本草》處方白扁豆15克人參5~10克粳米50克制法先煮扁豆,將熟,...

回漿合宜散

sǎn處方:白芍、防風、米仁、甘草、茯苓、山楂、扁豆、大棗。功能主治:痘疹血收漿足,別無燥熱之證者。...

扁豆散

iǎndòusǎn《葉氏女科診治秘方》卷二處方白扁豆30克(生用)功能主治解毒行血。主毒藥傷胎,敗血...

更多用到中藥扁豆的方劑

用到中藥扁豆的中成藥 嬰兒散膠囊

ng標準編號:WS3B123692處方:白扁豆(炒)100g雞內金(炒)30g川貝母2g山藥(...

健脾糕片

90處方:黨參48g白術(炒)32g陳皮24g白扁豆(炒)96g茯苓96g蓮子96g山藥96g薏苡仁...

稚兒靈沖劑

60g白芍(麩炒)90g黑大豆90g木香15g白扁豆90g山藥90g仙鶴草90g功勞葉90g茯苓60...

參苓白術片

黨參63g茯苓42g白術(炒)84g山藥63g白扁豆(炒)63g蓮子(炒)63g薏苡仁(炒)42g砂...

生血丸

拼音:shēngxuèwán英文:概述:生血丸為中成藥,出自《中華人民***和國藥典》(壹部,2000年...

更多用到中藥扁豆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扁豆 《臨證指南醫案》:[卷二]吐血

桑葉薄荷杏仁連翹石膏生甘草徐陰虛風溫氣逆嗽血。生扁豆玉竹白沙參茯苓桑葉郁金顧(四十)寸口脈。搏指而勁...

《臨證指南醫案》:[卷二]咳嗽

養胃陰以杜陽逆。不得泛泛治咳。麥冬沙參玉竹生白芍扁豆茯苓某溫邪外襲。咳嗽頭脹。當清上焦。(溫邪)杏仁...

《王旭高臨證醫案》:[卷之二]吐血門

血久不止,宜胃藥收功。今援引此例。人參(壹錢)白扁豆(壹兩)川貝(三錢)茯苓(三錢)藕汁(壹杯,沖)...

《本草綱目》:[谷部第二十四卷谷之三]豆

黑者名鵲豆,蓋以其黑間有白道,如鵲羽也。時珍曰∶扁豆,二月下種,蔓生延纏。葉大如杯,團而有尖。其花狀...

《王氏醫案繹註》:附錄

  • 上一篇:根據藥品管理法生產銷售假藥的處罰
  • 下一篇:河南省備案網簽系統河南省備案網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