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鎮平縣經濟

鎮平縣經濟

建國前糧食產量低,除政治體制外,農業技術落後、品種差也是壹個重要原因,至1950年,糧食總產量僅804萬公斤。實行土地改革後,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到1956年糧食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公斤。1963、1964兩年,主要由於夏芋減產導致糧食總產量下降。1965 年夏,推廣芋頭新品種 "蘇紅",擴大玉米秋播面積,糧食喜獲豐收。糧食豐收。1967年至1972年,受 "文化大革命 "破壞,農作物種植各方面受到嚴重影響,1971年玉米播種面積下降到7萬畝,加上秋季幹旱,糧食產量急劇下降。但幾年後,洋芋種植面積擴大,夏糧產量呈上升趨勢。

1973年秋糧伏旱,玉米產量大幅上升。1975-1979年,大力推廣抗病高產洋芋良種175和玉米良種恩單2號,由於施肥量逐年增加,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

1980年,由於秋季低溫冷害,水稻、玉米受害嚴重,糧食減產45萬公斤,總產僅1436萬公斤。1982年起,雖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但秋糧終因占大頭的玉米棄種,恩單二號引進後又適當推廣該品種,產量很差。1983~1987年,全縣雖推廣三交組合,但因雜交優勢不如單交,玉米單產與1979年相比,壹度處於劣勢。1987年糧食產量因玉米總產大幅度下降,鎮平縣糧食產量下降到1477.9萬公斤。1988年夏洋芋豐收,鎮平縣總產回升到1781.7萬公斤。1989年開始大面積推廣玉米塑料薄膜營養缽移栽,玉米產量猛增。

1990年,糧食總產量達到2262.3萬公斤,創歷史新高。

2011年,農業總產值1.9億元,增長6.2%。糧食總產量達3萬噸。實現勞務收入1.7億元。新建標準化圈舍4.2萬平方米,出欄生豬16.7萬頭,實現產值1.1億元。新建板栗、核桃、漆樹等林業產業示範園 40 個。建設大鯢養殖基地 2 個,帶動大鯢養殖村 3 個。成功試點種植烤煙。 鎮平縣解放初期,只有糧食、商業部門附設的食品、糧食加工企業,無工業產品生產企業。

1958年 "大躍進",掀起全民大辦鋼鐵的高潮,農村勞動力12000余人,或建曾家鐵廠、曙坪硫磺礦、小石馬蹄河石棉礦等17個廠礦。歷時半年多,建成高爐100多座,煉鐵1.5噸,損失木炭44202噸,柴草387噸,現金100744元,其余廠礦,均無效益。1959年著手糾正 "***生產風",4月後陸續關閉。

70年代初在 "無工不富 "的呼聲中,把組織地方工業作為壹件大事來抓。縣辦工廠相繼崛起。

1981年,工業總產值只有100多萬元,經過10年的艱苦創業,工業總產值增長了5.6倍,1990年達到660萬元,以煤炭、小水電為主的能源工業,以木材加工為主的林產工業,以白酒、果汁、食品加工為主的食品工業,以水泥、板巖為主的建材工業已初具規模。

1990年,鄉鎮企業總產值750萬元,總收入931萬元。

2009年,鎮平縣工業增加值10610萬元,比上年增長16.9%,拉動鎮平縣經濟增長2.2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140萬元(含農電),同比增長27.6%。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882萬元,同比增長57.2%,產品銷售率達96.1%。

2011年,實現工業總產值4.6億元,同比增長53.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63億元,同比增長21%;實現工業增加值1460萬元,同比增長26.73%;實現工業銷售收入3.3億元,同比增長57.9%;實現工業利潤總額3432萬元,同比增長303%。食品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鎮坪臘肉有限公司實現產值1.14億元;礦產產業運行平穩,完成煤炭產量68萬噸,實現產值1.96億元,產量、產值分別增長46%、26.9%;醫藥產業穩步回升,五味子、獼猴桃、水蜜桃加大技改力度,生產能力穩步增強;四川逢春藥業有限公司、鎮坪林麝有限公司、四川逢春藥業有限公司、四川逢春藥業有限公司、四川逢春藥業有限公司、四川逢春藥業有限公司、四川逢春藥業有限公司、四川逢春藥業有限公司、四川逢春藥業有限公司、四川逢春藥業有限公司、四川逢春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實現產值、利潤總額均實現增長。鎮坪林麝養殖基地建設工作步伐加快。完成工業企業招商引資8310萬元。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3.2億元。

  • 上一篇:腦瘤有救!當歸萃取物縮小惡性腦瘤
  • 下一篇:遇見後哈登時代的天才四分衛!傑格林的目標是最佳新秀。火箭復興希望來了嗎?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