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釣魚添加劑的種類
根據用途的不同,釣魚添加劑可以分為兩種。
1. "味型 "餌料添加劑:主要是用高濃度的植物或化學香料精制而成,壹般為液體或粉末狀。
其主要作用是以其香味或怪味改變基礎餌料的香氣,刺激魚的嗅覺和味覺器官,變被動誘魚為主動誘魚。
這種餌料添加劑的優點是:餌料添加劑品種多,適合不同魚種,垂釣者選擇範圍廣;濃度高,用量大,攜帶方便。
缺點是:個別化工產品型添加劑只有香味沒有味道,誘魚效果好,但留魚效果差;濃度高倍數不均勻,使用時不易掌握。
根據添加劑味道的不同,我們可以將其分為香、腥、酸、甜、鹹五類。
a. 香釣丸:它主要以魚喜食的植物香精為主(如香草、香蘭素、草莓、香蕉、菠蘿香精等),也有壹些動物香精(如奶油、麝香等)。
b.腥釣藥:按其用料不同可分為魚腥、蝦腥和蟲腥三大類。
如魚骨粉、蝦粉、蝦頭油、赤尾青、黃鱔粉、蠶蛹粉等。
但也有用化學物質制成的腥餌添加劑,氣味與天然腥料相差不大,但味道和適口性不是很好。
c. 酸臭味釣藥:是由植物原料或化學物質發酵合成的含有較重氣味的添加劑,常見的添加劑有酒糟、醬蒜、醋酸等幾種。
d. 甜味漁藥:常見的有蔗糖、麥芽糖、蜂蜜、葡萄糖水溶液等,尤以葡萄糖水溶液為最佳。
e.鹹味釣藥:在去腥添加劑中基本上都有鹹味成分,但最直接的應該是食鹽。
2.調整餌料添加劑的物理狀態:很多玩過拋竿釣法的釣友,都知道這樣壹招:攪拌餌料時突然發現餌料太散,就急忙加點面粉;如果餌料太粘,再加點麥麩。
這樣就可以調節餌料的松散程度和在水中的霧化效果。
垂釣時也可以使用同樣的添加劑。
a. 調整粘度:面粉、顆粒、粘粉、丸九的 "寒梅粉 "等都是常用的添加劑,可以用來重新粘合松散的餌料。
b. 增強膨化性:常見的有白*、速膨粉和較大塊的麩皮等,其主要作用是增加餌料的溶解度,增強霧化效果。
c.增強纖維:最典型的是小麥蛋白纖維,又稱 "拉絲粉"。
它的主要作用是在餌料中形成豐富的植物纖維網,使餌料能迅速霧化分散在水中,但仍能保持壹定量的餌料留在鉤上,而且仿效性很強,非常適合拉餌釣快魚或動態釣刁口魚。
二、因魚而宜巧調味
1.選料要對路:在依廣的同時,還要註意不同魚類的特殊性,以不同的壹般愛香或愛腥的攝食習性為首選,但也應註意不同水情、不同飼料攝食而形成偏食的特點。
如鯽魚本來喜食甜食,但由於塘主長期投餵腥味較大的顆粒飼料,塘中的鯽魚就可能形成不喜甜而偏腥的攝食習性,因此,在餌料添加劑的選擇上,這應該是值得考慮的內容。
a.釣鯽魚應以甜香為主,特別是香味純正、比較常見的植物香味為最佳(如草莓香、香草香、谷物類香等)。
b. 釣鯉魚應以腥為主,特別是以動物蛋白為主的餌料添加劑更為適宜(如魚粉、蝦粉、蠶蛹粉等)。
c.釣草魚應以植物香型添加劑為佳,秋季也可添加壹些腥香型的高蛋白添加劑,如蠶蛹粉、魚粉等。
更好。有:香草、香蘭素與蠶蛹粉、魚粉配套添加的餌料(此配方在專業養殖池效果較好)。
d.釣羅非魚要腥、香、鹹,這三種味道不能缺少,但也不能隨意摻雜。
理想的狀態是腥中帶香,香中帶鹹,鹹腥適中的感覺最好。
五、釣鰱魚應以酸臭味添加劑為主(如臭味較重的腌蒜最為適宜),市場上常見的有龍王恨公司的 "酵母 "系列和漁王公司的鰱魚專用香精等。
2.用量要準確:使用餌料添加劑自配餌料,最難把握的就是用量的標準。
因為各種添加劑的濃度不同,水溶性也不壹樣,所以即使是相同味型的兩種原料,使用時的用量也不會相同。
因此,我們無法準確確定各種添加劑的用量,只能給大家提供壹些規律性的使用經驗,供大家參考。
基本的原則是 "寧少勿多":這就好比我們在炒菜時加味精(MSG)壹樣的道理,少量的投入可以增加鮮味,如果不加節制地倒上半瓶,結果會怎樣呢?名家李大茂給我們講過壹則軼事,也許更能說明這壹點:我有壹種香料是餌料公司用高級添加劑做的餌料,叫 "六味香"。
我用它來釣鯽魚、鰱魚、鯉魚等。它的作用很大,在小魚不多的情況下,用它可以保證垂釣的順利進行。
我用它在很多釣場都創造了不菲的戰績,平時在我們這裏釣魚,幾個人到我這個釣位中間,我也照樣狂上個沒完,其中的秘訣就是合理使用 "六味香",被當地釣友視為 "神藥"!
有壹次,我到外地出差,把釣箱送給了兩位朋友。
這兩位早就知道 "六和散 "的神奇,於是迫不及待地打開釣箱,翻出裝有 "神藥 "的小瓶,在壹包商品餌中加入半蓋 "六和散"(壹般都是大粒的)。
餌料拋入水中形成窩子後,只見窩子外魚星點點,密密麻麻,而窩子裏卻像壹潭死水。
壹天,與之相反的是,鄰近的釣友卻在不停地垂釣,忙......,弄得這兩位釣友很是納悶。
第二天,又有人來到這個釣位垂釣,卻發現這裏窩子裏發如沸騰,大魚小魚聚而不散,連續幾天上鉤不止,讓這些不明就裏的人喜出望外,驚嘆自己用鉤選餌的正確標......。
我們可以看到,又是好餌
另壹個教訓是,在確定添加劑的使用量時,壹定不能以人的耐受程度來衡量魚的喜好,這樣會使魚感到極不舒服,因為魚的嗅覺器官比人要靈敏許多倍,也許我們還沒有感覺到的濃度就可能給魚帶來嚴重的影響。
3、偏差要小:這裏的偏差主要是指添加劑與基礎餌料的味道差異。
壹般來說,避免這壹問題的關鍵在於基礎餌料的選擇。當我們決定自制餌料時,應盡量選用那些味道較淡的餌料作為基礎餌料。
這樣,無論妳在餌料中添加什麽樣的添加劑,它都不會有太大的偏差,能夠達到釣者理想的味型標準(俗稱 "不串味")。
常用的淡餌有丸玉的 "黃鯉"、"尺泉",老鬼的 "快攻",南北的 "東君",海獅的 "小餌 "等。"和海獅的 "龍劍 "小袋裝。
三種不同的餌料
在不同的水域垂釣,有時需要做出不同手感、形狀的餌料,在單靠現有餌料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就要用到這些專門用來調節餌料物理狀態的添加劑。
1.需要調節餌料粘度時:最好的辦法是在松散、幹燥的基礎餌料中摻入壹些粘粉或顆粒伴侶等添加劑,然後加水軟化。
註意,盡量不要在餌料做好後再添加粘合劑,這樣會使餌料更粘,失去應有的手感。
2.如果需要改變餌料的粘度或霧化效果,可以加入白*或速膨粉以及麩皮等添加劑。
在實踐中,垂釣者最常使用的是適量的白*。
這種添加劑在霧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懸浮白霧,可以有效提高原餌的霧化速度和霧化質量,是釣友釣鰱鱅和底層魚浮釣的首選添加劑。
3.需要調配纖維網豐富的餌料時:可以適當添加小麥蛋白纖維粉,特別是在壹些不含或含少量小麥蛋白纖維的基礎餌料中,添加量可以稍大壹些(如在冬季寒冷的情況下,植物纖維生成太慢,也可以多添加壹點)。
通常,在拌制纖維含量豐富的餌料時,小麥蛋白纖維粉的比例約為餌料總量的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