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捐贈2000元的圖書被慈善機構賣掉,官方聲稱他們不知道當事人的想法,所以產生了誤解,就將這些圖書打折售賣了。每個國家都有窮人和富人,有些孩子在溫暖舒適的教室裏學習,他們的家庭生活條件比較好,但是有些人卻住在破舊漏風的學校裏。為了讓山區的孩子們都能夠讀些好書,有很多來自各個城市的好心人捐款,捐贈學習用品。
工作人員沒有了解捐贈人士的意圖,他們以為只是將這些書籍捐給他們,而後續的事情是由他們來決定的,為了能夠獲得捐贈款項,就將書籍換成了錢,以65折售賣出去,遠遠低於收集的原價。然而沒想到捐贈人是想要將這批書直接送給那些需要讀書的孩子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慈善機構工作人員會將那些賣出去的書重新買回來,絕對不會讓好心人寒心,而且也會遵從捐贈人的意願,妥善的將這筆書籍分發出去。這個態度還是比較好的,確實能夠讓大家放下心來。
內部管理不夠嚴格。慈善機構的工作人員必須要有職業道德感,不能夠有個人私心,否則的話壹定會被大眾吐槽,這些慈善機構很難能夠繼續得到消費者的信任,那麽他們的機構自然會倒閉,有太多不好的名聲。甚至會被官方點名批評。他們會仔細跟進這件事情,依法進行處理,如果有人做了不好的事情,他們會交給警方處理。
人間有真情,人情有真愛,人人都有慈悲之心,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表示,有些人當義工、誌願者,主動去各社區幫助;有些人會在網上捐款或者是捐贈各種需求品。慈善機構就是?媒介?,能夠將捐贈人和被捐贈人聯系在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