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甚至生活中,意外事故時有發生。為了避免讓事情變得更糟,通常需要提前準備應急方案。那麽應該如何準備應急預案呢?下面是實驗室的應急預案樣本給大家。歡迎分享。
實驗室突發事件應急預案1為有效防止實驗室汙染,有效應對實驗室突發事件,確保實驗結果的科學準確,保障實驗室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防止實驗室汙染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加強檢驗工作質量控制和實驗室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環境保護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國家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確保實驗室汙染事件和安全事故得到及時、規範、科學、快速、有效的控制。
壹.適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實驗室內發生的、與實驗室安全相關的、危及部門工作人員健康、公眾健康和社會穩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有毒有害化學試劑實驗室汙染事件;
2.工作人員受到實驗室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的傷害;
3.有毒有害的化學試劑泄露出實驗室。
4.停電、火災等不可預知因素導致的實驗室其他汙染事件。
當上述適用範圍內的任何情況發生時,啟動本預案。
二、應急管理團隊
有危險品安全事件應急管理小組,由科主任任組長,制定實驗室安全防護指南,規劃實驗室硬件建設,組織實施科學管理。實驗室發生危險化學品安全事故時,決策指揮,調動人員,統籌安排。應急小組所有成員應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並根據《實驗室汙染突發事件處理技術規範》調查原因,以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第三,預防措施
1.加強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按照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對實驗室設備配置、個人防護、實驗室安全行為等做出明確規定。
2.建立有毒有害化學試劑專用庫,建立嚴格的劇毒化學品監督管理制度。
3.增強安全意識,合理完善實驗室安全的各項規章制度,消除安全隱患。實驗室工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技術規範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強安全防範,防止不法分子竊取有毒有害化學試劑用於對人的化學恐怖襲擊,對公眾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影響社會穩定。
5.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對各種有毒有害化學試劑建立檔案和使用記錄,準確填寫。每次使用後及時登記,如有遺失或被盜,立即掛失(見處理程序)。
2.建立實驗室人員健康檔案,定期體檢。應立即報告與實驗室安全事故相關的人員傷害。
3.定期進行自檢,及時發現安全隱患,並發出預警通知。
四、應急控制措施
1.實驗室安全事件的綜合評價
1.1的流行病學調查內容包括事件原因、接觸人員發病情況、引起該病流行的可能因素等。
1.2對被汙染的物品、區域、侵權人員進行采樣檢測,確定事件的性質和危害。
1.3對汙染區域及其周邊進行衛生監測。對於有毒有害化學品和放射源的丟失或被盜,應監測生物資源被汙染的範圍和嚴重程度,現場調查取證人員應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2.現場控制措施
2.1根據實驗室安全事件的規模、危害程度和可能影響的範圍,關閉或封鎖相關實驗室或實驗區域。
2.2受實驗室安全事件影響的患者應現場報告,並通過“綠色通道”送至實驗室人員感染治療點。根據實際情況,對事件中的高暴露人群進行預防性用藥、拘留、醫學觀察或隔離。搜索疑似病例,調查可能範圍內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暴露因素。
3.被有毒有害化學品汙染的物品要封存銷毀,公共飲用水源等公共設施要緊急關閉。
4.對被汙染的實驗室等所有場所和物品進行消毒,具體方法參見《消毒技術規範》。
5.樣本和菌(毒)種在運輸、儲存過程中發生被盜、被搶、丟失、泄漏的,承運人、押運人和保藏機構應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並在2小時內分別向承運人主管部門和本單位主管部門報告。當大量有毒有害化學試劑丟失,有嚴重危害公眾健康跡象時,應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必要時疏散人群。
3.後續監測
在事件可能影響的區域追蹤高暴露人群,開展主動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4.匯報並與各部門協調
及時報告,報告程序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有關規定。立即向公安部門報告有毒有害化學試劑丟失情況,並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盡快查明下落。對於受到侵害的實驗室人員,積極與醫療部門協調,提供相關信息,盡快診斷治療,將危害降到最低。
動詞 (verb的縮寫)緊急處理程序
1.壹般汙染應急措施
1.1如果有毒有害物質濺到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皮膚或衣服上,應立即用自來水沖洗,然後根據毒物的性質采取相應的有效處理措施。
1.2如果有毒有害物質濺灑或泄漏在實驗室的工作臺上或地面上,首先用抹布或拖把擦拭,然後用清水沖洗或用中和試劑中和後用清水沖洗。
1.3如果實驗室發生有毒氣體泄漏,應立即啟動排氣裝置排出有毒氣體,並打開門窗,為實驗室制造新鮮空氣。如吸入有毒氣體,應立即搶救,並將中毒者轉移到空氣好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
1.4口服中毒患者應立即刺激催吐,並重復洗胃。洗胃時要註意吸附、用微酸堿中和、水溶性和脂溶性、保護胃黏膜的原則。
1.5微生物感染性標本、菌種、菌種保存液泄漏時,應先用吸濕材料吸幹,用2000mg/L含氯消毒劑覆蓋1小時以上,然後照常清洗。
2.嚴重汙染的應急措施。
根據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調查與處理,采用第二章第四節《急性化學傷害調查與處理方法》。
不及物動詞保障措施
1.技術支持:加強科學研究,提高科技含金量,加強實驗室標準化建設。
2.人員培訓:加強與實驗室安全相關的監測預警、疫情分析與評估、流行病學調查、消毒隔離技術等專業培訓。加強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法律管理和法律責任培訓。
3.監督檢查:實驗室應定期進行自檢,並建立實驗室檢查制度。
4.應急演習:每兩年至少進行1次應急演習。演習應根據不同的自然分類進行。
檢驗科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二為加強檢驗科醫療廢物管理,防止醫療廢物意外泄漏造成環境汙染、人員傷亡和疾病的發生與傳播,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維護醫療廢物管理的正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第壹,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醫院相關負責人。
成員:後勤服務中心、醫院感染管理科、護理部、醫政辦公室等領導。(科主任、護士長)、藥劑科主任、放射科主任、檢驗科主任、病理科主任、醫療廢物收集管理員。
領導小組負責事故處理的組織、指揮和協調;確定流失、泄漏和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範圍和嚴重程度;將對患者、醫務人員、其他現場人員和環境的影響降至最低。
第二,成立應急工作組
領導小組下設四個小組,處理醫療廢物泄漏和擴散的現場。
1.救護組:由門診部和住院部的醫務人員組成,負責現場傷員的救護和運送。
2.現場處理組:相關負責人對泄漏現場進行消毒。
3.專家評估小組:由醫院專家組成,負責評估泄漏現場和人員傷亡情況。
4.後勤保障組:由財務部和後勤人員組成,負責應急處理所需的個人防護用品和消毒設備的采購和日常維護。
三。應急處理的要求和措施
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泄漏、擴散和事故時,應按照以下要求及時采取應急處理措施。
1.確定流失、泄漏和擴散的醫療廢物的類別、數量、發生時間、影響範圍和嚴重程度。
2、盡快組織相關人員按照應急預案,處理醫療廢物泄漏和擴散現場;應放置臨時警示標誌,固體物應立即收集在黃色醫療廢物包裝袋中。
3.明顯汙染時,先用吸濕材料去除可見汙垢,再用含氯消毒劑1000-2000m消毒,以盡量減少對患者、醫務人員、其他現場人員和環境的影響。
4.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和汙染的區域和物品進行消毒或者其他無害化處理,必要時對汙染區域進行封堵,防止進壹步汙染。
5.對感染性廢物汙染的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應從汙染最輕的區域向汙染最重的區域進行,所有可能被汙染的用過的工具也要進行消毒。
6、工作人員應做好工作後的健康和安全防護。處理結束後,應調查事件原因,並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類似事件發生。
四、安全、消毒、嚴格防護措施。
1,采取適當的安全處置措施,對泄漏的物料和汙染區域及物品進行消毒或其他處置,對汙染或疑似汙染區域在1000200m距離噴灑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等待30分鐘後再進行處理。如有必要,封鎖汙染區域,防止進壹步汙染。
2.對感染性廢物汙染的區域進行消毒時,消毒工作應從汙染最輕的區域向汙染最重的區域進行,對所有可能被汙染的使用過的工具噴灑200 g數L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
3、工作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工作,戴口罩、帽子和手套,工作中應避免用被汙染的手套接觸其他物品,以免汙染環境。
動詞 (verb的縮寫)緊急報告機制
1.醫療廢物發生流失、泄漏、擴散和事故後,應在48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和環保局報告。
2、因醫療廢物管理不當,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健康損害,需要對患病群眾進行醫療救護和現場搶救,並在24小時內向市衛生局和環保局報告。
3、調查處理工作結束後,及時向衛生局和環保局報告結果。
六、其他應急措施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超過國家規定期限未能按時收集、運送醫療廢物的。應該執行以下操作:
1.立即聯系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了解情況,並書面報告環保和衛生部門。
2.在臨時貯存場所貯存超過期限的醫療廢物,應貯存在國家規定的容器中,以確保安全。
3、立即向醫院有關部門報告,組織人員對超過期限存放的醫療廢物進行定期消毒,並建立消毒記錄。
4.杜絕醫療廢物露天存放,做好“三防”。
5、由醫院安排人員24小時值班,防止醫療廢物的流失,並做好值班記錄。
6、實行日報制度。
7.職業暴露事件發生後,應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置。
七、調查原因,防患於未然。
八、問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