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各種註射方式可縮寫為:皮下註射為H或(皮下),皮內註射為ID或(皮內),肌內註射為im、IM或(肌內註射),靜脈註射寫作IV或(靜脈註射),靜脈輸液寫作或VD也可寫作(靜脈滴註)。
3.註射後,藥物能迅速到達血液,產生效果。但萬壹誤用,藥物不易清除,註射時有疼痛感,有時會在註射部位出現局部不良反應。
擴展數據:
壹、肌肉註射,IM:主要適用於:
1.靜脈註射不合適或不可能。
2.當要求療效比皮下註射更快出現時。
3.註射刺激性強或劑量大的藥物時。
4.如果是主動的,沒有代謝,可以不入肝直接到全身。
二、皮下註射皮下,H;;將藥液註入皮下組織。以下情況適用:
1,需要快速達到療效,不能或不宜口服使用。比如胰島素在胃腸道內容易被消化酶破壞而失去作用,而皮下註射吸收很快。
2、局部麻醉或術前用藥。
3.接種疫苗。
皮內註射,ID:在表皮和真皮之間註射藥液的方法,主要用作皮膚過敏試驗、疫苗接種和局部麻醉的先驅步驟。
1.這種註射方法不宜用碘酊和碘伏消毒,以免影響局部反應的觀察。
2、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做藥物過敏試驗,註射前應詳細詢問患者的用藥史、過敏史、家族遺傳史,如有過敏史,對過敏藥物不允許做皮試。
3、做藥物過敏試驗,提前準備急救藥物,以防意外。
4、進針角度不宜過大,避免皮下註射藥液,影響對結果的判斷和觀察。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註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鞘內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