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怕她先死,光緒重新掌權,翻了舊案。於是,她在全國各地多次求醫問藥,制造光緒病重的輿論,希望光緒因體弱多病而先死,悄悄從世上消失。然而事與願違,偏偏他先得了重病,他承受不起。所以臨死前,他命令親信毒死光緒。
慈禧壹定會在光緒死前謀殺她。很多官員和宦官都很清楚這壹點,但不敢說出來。在中國更早的時候,就有人指出,這位密謀弒君的是長期陪伴光緒皇帝的國子監學士、駐京官丁羽。他的工作是記錄光緒的日常生活言行。清朝滅亡前,也就是宣彤三年四月,他已經寫好了《崇陵傳》,這是光緒皇帝的傳記。
20世紀80年代後,情況發生了變化。清史研究比較重視清宮檔案,數量眾多,涉及方方面面,其中有不少光緒的醫史記載,保存得相當完好。
於是歷史學家、檔案學家和醫學專家相互配合,仔細收集和研究光緒的脈象病例和方藥,探究他的終身健康狀況,得出了相反的結論。
認為光緒壹生身體虛弱,久病不愈,尤其是光緒三十四年之後。他的死是正常死亡,不是慈禧等人的謀殺。“光緒的死沒有中毒或受傷的跡象,也沒有突然過早死亡的跡象。應該是正常死亡。”
專家在詳細研究分析光緒的脈象案例後表示,光緒年輕時身體虛弱,婚禮前稍感風寒,必然頭痛,身體瘦弱。他15、16歲身體虛弱,27、28歲耳鳴腦響,逐漸加重,長期遺精。平日裏,由於慈禧的虐待,生活清貧。
戊戌變法後,我長期被軟禁,食不果腹,衣不蔽體。雖然故宮裏列了很多菜,但大部分都爛了,不能進口。有時候禦廚房換了,我得先告訴太後。太後常以節儉責備,光緒不敢言。英臺漢元寺光緒公館年久失修,處處透風。隆冬無火,極寒。
侍候光緒的老太監王上去和內務府大臣厲山商量。驪山也很同情皇帝的處境,偷偷翻修了漢元殿,貼了漢元殿的足夠紙。沒想到慈禧聽說了這件事,就遷怒於驪山。“看來妳越來越有能力了,會走運的。明天我送妳去打掃瀛臺。”厲山嚇得連扇自己耳光,連叫“奴才該死。”
義和團開始的時候,大概以為驪山會和光緒、洋人扯上關系,但是慈禧居然把驪山處死了。
人民網-戴逸:慈禧臨死前命令親信開始毒殺光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