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肉牛養殖場日常應采取哪些措施預防傳染病?

肉牛養殖場日常應采取哪些措施預防傳染病?

(1)科學飼養管理

①實行分群飼養:根據牛的品種、性別、年齡、強弱進行分群飼養;避免隨意變動和突變,保證牛的正常發育和健康需要,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②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牛舍應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冬季能保暖,夏季能防暑,排水通暢,舍內溫度適宜,濕度以50%~70%為宜;運動場地幹燥無積水。經常給牛刷洗身體。良好的飼養環境能促進牛的健康生長和繁殖,並能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

③保證適當運動:每天下午讓牛在舍外自由活動1~2小時,使其呼吸新鮮空氣,沐浴陽光,增強心、肺功能,促進鈣鹽的利用。但夏季應避免陽光直射牛體。

④供給充足的飲水:肉牛每天需要大量飲水。因此,凡有條件的牛場,都應設置自動供水裝置,以滿足飲水量和飲用清潔水,保證牛的正常新陳代謝,保持健康水平。

5 堅持定期驅蟲:驅蟲對增強牛的體質,預防或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十分重要。壹般每年春、秋兩季進行壹次全群驅蟲,壹般結合轉群、轉飼或轉場實施。驅蟲後的糞便應集中處理,防止病原寄生蟲的傳播。

6預防各類中毒病:毒素和有毒物質不僅使牛發生中毒病,而且損害牛體的免疫功能,致使許多疫病乘虛而入,引發傳染病。因此,切忌飼餵有毒植物、黴變飼草、變質糟渣、有毒餅粕。做好滅鼠藥的防治工作,防止牛誤食中毒鼠屍。壹旦發現中毒現象,必須立即查明原因,采取解毒措施。

(2)防止疫病傳入

①牛場布局應有利於防疫:牛場選址應遠離交通要道和工廠、居民區,周圍應建圍欄,甚至挖壹定深度和寬度的溝渠。養殖場的生產區與辦公區、生活區分開。生產區和畜舍入口處應設置消毒池。貯糞場和獸醫室、病牛舍應設在距牛舍200米以外的下風偏僻處,以利於防疫和環境衛生。

②實行自繁自養:養牛場或養牛戶應有計劃地實行自繁、自養,避免從外地購牛帶來傳染病。養牛場購牛,必須從非疫區購進。購買前必須進行檢疫。購進的牛在進入牛場前應進行全面消毒和驅蟲。進入牛場後,仍應隔離在 200-300 米以外的地方,繼續觀察至少 1 個月,進壹步確認健康狀況後,方可分群飼養。檢疫可按國家頒布的《畜禽防疫條例》有關規定執行。

③建立系統的防疫制度:拒絕無關人員進入牛場。必須進入者,需換鞋、穿工作服、戴帽子。場外車輛、用具等不準進入場內。牛的銷售壹律在場外進行。不從疫區或市場購買草料。農場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時也必須更換工作服和鞋帽。飼養員不得串牛舍或借用其他牛舍的用具和設備。農場工作人員不得飼養任何家畜或動物,如雞、鴨、鵝、貓或狗。患有結核病和布魯氏菌病的人不得飼養牲畜。禁止在生產區屠宰或解剖牛,禁止將生肉帶入生產區或牛舍,禁止用未經煮沸的剩菜剩飯餵牛。消毒池中的消毒液必須定期更換,以保持有效濃度,所有人員進出入口時必須經過消毒池。

④滅鼠和蚊、蠅等吸血昆蟲:鼠和蠅、蚊、虻、蠓等吸血昆蟲可傳播牛的多種傳染病,消滅它們可將危害降到最低。

(3)嚴格執行消毒制度

在傳染病的防治措施中,通過消毒殺滅病原體是防控疫病的重要手段。由於各種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盡壹致。對於經消化道傳播的疫病,要對飼料、飲水和飼養管理用具進行消毒;對於經呼吸道傳播的疫病,要以空氣消毒為主;對於經節肢動物或嚙齒動物傳播的疫病,應以殺蟲、滅鼠來達到切斷傳播途徑的目的。平時要建立定期消毒制度,每年春秋兩季結合飼料的調運,對調運場、舍、場地及用具進行壹次全面的清洗、消毒。

(4)根據需要進行預防接種

有計劃地對健康牛進行預防接種,能有效地抵禦相應的傳染病。為了達到預期的防疫效果,必須掌握本地區傳染病的種類及其季節、流行規律,了解牛的生產、飼養、管理和流向,以便根據需要制定相應的防疫計劃,適時開展防疫工作。

(5)發現病牛應采取的措施

①發現疑似傳染病時,應及時隔離,盡快確診,並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或當地防疫檢疫機構報告疫情,接受防疫指導和監督檢查。

②對病死牛和疑似病死牛汙染的場地、用具、工作服等汙染物必須徹底消毒,吃剩的草料和糞便、墊料要燒毀。

③病死牛和疑似病死牛的皮、肉、內臟和奶,須經獸醫檢查,按規定分別進行無害化處理後使用或焚燒、深埋。屠宰病牛應在遠離牛舍的地方進行,屠宰後的場地、用具和汙染物必須嚴格消毒。

  • 上一篇:藥品分類改革的意義和目的
  • 下一篇:長途自駕遊要準備什麽東西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