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疫情有新特點,分清“風寒”與“風熱”很重要
從中醫角度看,新冠病毒屬於疫病的範疇。從《黃帝內經》到《傷寒論》,中醫中藥治療疫病有壹套完整的理論,某種意義上說,中醫歷史就是與疫病鬥爭的歷史。
中醫講求辨證論治,所謂辨證,就是分析、辨認疾病證候,即疾病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壹系列癥狀。中醫治療新冠病毒感染,針對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患者表現出的證候。2020年至今,張煒壹直在救治壹線參與查房。據他觀察,眼下這波疫情患者的證候特點的確有些變化:上半年以風、熱、毒為主,現在相當部分患者都有風寒束表、外寒內熱的表現,也就是所說的怕冷等癥狀。
張煒強調,此輪疫情,患者主要表現為惡寒、發熱、咳嗽。因此在中醫治療上,壹定要先分清“風寒”與“風熱”。風寒患者以怕冷為主,常伴有流清鼻涕、咽癢等癥狀,惡寒患者可通過發汗帶走邪氣。而風熱患者發熱較重,可伴有流膿涕、咽痛等癥狀。在臨床治療上,壹定要辨別準確,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事實上,患者反映較多的渾身酸痛、喉嚨痛、頭痛、咳嗽等都是寒邪的表現。比如許多網友說的“吞刀片”,這是因為肺外開竅於鼻、內開竅於咽,肺邪擁堵在咽喉,就會表現為明顯的喉嚨痛。而頭痛也在於寒邪外達、風寒束表,肌肉酸痛也是寒化證的明顯表現。
針對熱議的“感染後可否洗頭洗澡”,張煒表示,中醫講究瘥後防復,包括防食復、防勞復、防藥復、防病復。具體來說當身體發汗熱度褪去後,毛孔處於張開狀態,這時外邪易侵入體內,若再遭風寒疾病則可能加重。
藥食同源,蔥姜水、燉雪梨、蒸橙子都有輔助功效
中醫疫病理論的核心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關鍵在於扶正祛邪。所謂扶正,就是調節機體,提高自身免疫力。為此,今年上半年上海出臺的新冠病毒預防方案中就包括曙光醫院研制的代茶飲。作為壹種預防手段,“曙光防疫強身飲”由黃芪、金銀花、幹蘆根、廣藿香、紫蘇葉五種中藥材配伍而成,最多的時候每天的開方量達3000多副。不過,對於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能否服用代茶飲,還需具體咨詢醫生。
既然中藥可起到輔助預防的效果,壹些尚未感染、逼近“決賽圈”的人們可否通過提前服藥來預防感染呢?對此張煒表示,中藥講求辨證治療,對付新冠,主要從風、熱、毒、淤、虛這五點切入。在人體無證的情況下提前用藥,不僅療效不明,甚至會得不償失。因為個體之間存在差異,感染新冠病毒後,有人表現為風寒,有人表現為風熱,在感染之前,不可能預知每個人具體屬於哪壹種。
如果已經感染,家中又沒有合適的中藥材,則可通過壹些藥食同源的替代方法進行輔助治療。比如蔥姜紅糖水,可用於早期的畏寒發汗,這個階段,刮痧、暖腹、喝熱粥都有助於縮短病程,讓人舒適。燉雪梨、蒸橙子等食療也可起到潤肺功效,但應避免桔子、榴蓮、芒果等燥熱水果。保持肺部濕潤、增加纖毛抖動,更容易排毒,從而增強自身免疫力。
積極提升免疫力,用平和心態看待新冠,重視但不恐慌
從西醫角度看,核酸或抗原由陽轉陰,則代表患者基本康復,即所謂的“陽康”。而從中醫角度看,壹些人核酸轉陰後,仍伴隨疲勞氣短、腰酸出汗等癥狀。張煒說,處於康復期的人們可通過中醫調理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即瘥後防復。比如,疲勞氣短是氣虛的表現,可通過人參、黃芪扶正補氣,腰酸出汗的人群可服用六味地黃丸等補腎益氣。
同時,壹些遺留的呼吸道癥狀也要抓緊治愈,不要拖成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張煒提醒“陽康”們,盡管短期內二次感染的比例非常低,但若免疫力低下仍存在再次感染的可能。康復後的兩個月之內,普通感冒也要當心。
張煒建議,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在積極治療心、腦、腎等基礎疾病的同時,可通過八段錦、太極拳等中低強度的鍛煉,幫助盡早恢復。
隨著新冠病毒感染納入“乙類乙管”,張煒希望大家用平和心態看待新冠,要重視但不要恐慌和緊張,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有度、情誌暢達,以積極向上的生活狀態面對新冠病毒的常態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