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藥品查詢 - (加分)有哪些常見的消毒液?他們的原理、使用方法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加分)有哪些常見的消毒液?他們的原理、使用方法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化學消毒劑種類繁多,人們在消毒實踐中,總要選擇比較理想的化學消毒劑來使用。作為壹個理想的化學消毒劑,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1)殺菌譜廣;(2)使用有效濃度低;(3)殺菌作用速度快;(4)性能穩定;(5)易溶於水;(6)可在低溫下使用;(7)不易受各種物理化學因素影響;(8)對物品無腐蝕性;(9)無臭無味,無色;(10)毒性低,消毒後無殘留毒害;(11)使用安全,不易燃燒;(12)價格低廉;(13)運輸方便;(14)可大量生產供應。目前的化學消毒劑中,沒有壹種能夠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因此在使用中,只能根據被消毒物品性質、工作需要及化學消毒劑的性能來選擇使用某種消毒劑。

1 戊二醛

戊二醛屬高效消毒劑,具有廣譜、高效、低毒、對金屬腐蝕性小、受有機物影響小、穩定性好等特點。適用於醫療器械和耐濕忌熱的精密儀器的消毒與滅菌。其滅菌濃度為2%,市售戊二醛主要有:2%堿性戊二醛和2%強化酸性戊二醛兩種。堿性戊二醛常用於醫療器械滅菌,使用前應加入適量碳酸氫鈉,搖勻後,靜置1小時,測定pH值。PH在7.5-8.5時,戊二醛的殺菌作用最強。戊二醛殺菌是其單體的作用,當溶液的pH達到6時,這些單體有聚合的趨勢,隨pH上升這種聚合作用極迅速,溶液中即可出現沈澱,形成聚合體後會失去殺菌作用。因此堿性戊二醛是壹種相對不穩定的消毒液,2%強化酸性戊二醛是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為強化劑,有增強戊二醛殺菌的作用。它的pH低於5,對細菌芽胞的殺滅作用較堿性戊二醛弱,但對病毒的滅活作用較堿性戊二醛強,穩定性較堿性戊二醛好,可連續使用28天。

(1)殺菌原理:醛類消毒劑對微生物的殺滅作用主要依靠醛基,此類藥物主要作用於菌體蛋白的疏基、羥基、羧基和氨基,可使之烷基化,引起蛋白質凝固造成細菌死亡。

(2)主要優缺點:

優點:

①戊二醛屬廣譜、高效消毒劑,可以殺滅壹切微生物;

②可用於不耐熱的醫療器械的滅菌;

③戊二醛在使用濃度下,具有刺激性小、腐蝕性低、安全低毒;

④受有機物的影響小,20%的有機物對殺菌效果影響不大。

缺點:

①滅菌時間長,滅菌壹般要達到10個小時;

②戊二醛有壹定的毒性,可引起支氣管炎及肺水腫;

③滅菌後的醫療器械需用餾水充分沖洗後才能使用。

(3)殺菌作用

堿性戊二醛屬廣譜、高效消毒劑,可有效殺滅各種微生物,因而可用作滅菌劑,但強化酸性戊二醛殺芽胞效果稍弱(表1)

表1 2%戊二醛對殺芽孢的殺滅效果

(4)戊二醛的應用

①醫療器械的消毒與滅菌

2%戊二醛(堿性、酸性、中性)可用於各種不怕濕的醫療器械消毒與滅菌。在常溫下把清潔幹燥的器械完全浸入戊二醛水溶液中,30分鐘可達到消毒10小時以上可達到滅菌。

無論哪種制劑,在使用時均需先加入0.5%亞硝酸鈉作為防腐劑,但壹經加入防腐劑只可保存1個月,堿性戊二醛只可連續使用1-2周。

②內窺鏡的消毒與滅菌

戊二醛是內窺鏡消毒的首選藥品。目前,內窺鏡應用廣泛、種類之繁多,制造之精密都達到了壹個新水平,但對消毒滅菌要求亦愈來愈高。現代內窺鏡的很多種部件不耐高溫而怕腐蝕,所以,大多內窺鏡都用戊二醛進行消毒或滅菌。戊二醛消毒或滅菌的正確操作程序是:先將汙染的物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內窺鏡可直接清洗),可用0.2%有效氯清洗消毒劑清洗內窺鏡,沖洗後再用中性或加酶洗滌劑仔細刷洗;沖洗,用清水將洗滌劑沖洗幹凈;幹燥,洗滌後的器械需經過幹燥處理;滅菌,將幹燥的器械完全浸泡在2%戊二醛溶液內,作用到規定的時間,取出用無菌蒸餾水將殘余戊二醛沖洗幹凈即可使用或幹燥保存。表2列舉了國外用戊二醛消毒內窺鏡的要求。

(5)使用方法:

滅菌處理:只有浸泡法壹種。

將清洗、晾幹待滅菌處理的物品浸入2%的戊二醛溶液中,加蓋,浸泡10h,無菌操作取出,用滅菌水沖洗幹凈,並無菌手續擦幹後備用,堿性戊二醛使用14天。

消毒處理:浸泡法。

將被消毒處理的物品浸入2%戊二醛溶液中,加蓋。壹般為細菌繁殖體汙染,浸泡10min,肝炎病毒汙染浸泡30min,取出後用滅菌餾水沖洗幹凈並擦幹。

擦拭法:用2%的戊二醛溶液擦拭細菌繁殖體汙染的表面,消毒作用10min,肝炎病毒汙染表面,消毒作用30min。

(6)註意事項:

①2%酸性戊二醛對金屬有腐蝕性;2%中性戊二醛對手術刀片等碳鋼制品有腐蝕性,使用前應先加入0.5%亞硝酸鈉防銹。

②戊二醛殺菌效果受pH影響大,用酸性或強化酸性戊二醛浸泡醫療器械時,應先用0.3%碳酸氫鈉調pH7.5-8.8。pH超過9.0時,戊二醛迅速聚合則失去殺菌能力。

③2%堿性戊二醛室溫只可保存2周,其余劑型可保存4周。

④戊二醛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接觸溶液時應戴手套,防止濺入眼內或吸入體內。

⑤配制戊二醛要用蒸餾水,盛放戊二醛溶液的容器要幹凈。

⑥用戊二醛消毒或滅菌後的器械壹定要用滅菌蒸餾水充分沖洗後再使用。

2 過氧乙酸

過氧乙酸又叫過醋酸,它是目前所有化學消毒劑中比較突出的壹種消毒劑。屬高效消毒劑、市售濃度為16-20%。

(1)殺菌原理:過氧乙酸的殺菌原理有兩點:

①依靠強大的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造成微生物死亡;

②通過改變細胞內的pH值,而損傷微生物。

(2)主要優缺點:

優點:

①高效廣譜能殺滅壹切微生物、殺菌效果可靠;

②殺菌快速、徹底;

③可用於低溫消毒;

④毒性低、消毒後物品上無殘余毒性,分解產物對人體無害;

⑤合成工藝簡單,價格低廉,便於推廣應用。

缺點:

①易揮發,不穩定,貯存過程中易分解,遇有機物、強堿、金屬離子或加熱分解更快;

②高濃度穩定但濃度超過45%時,劇烈振蕩或加熱可引起爆炸;

③有腐蝕和漂白作用;

④有強烈酸味,對皮膚粘膜有明顯的刺激。

(3)適用範圍:

適用於耐腐蝕物品、環境、皮膚等的消毒與滅菌。

(4)使用方法

①浸泡法

將被消毒或滅菌物品放入過氧乙酸溶液中加蓋。

細菌繁殖體 用0.1%(1000mg/L)浸泡15min。

肝炎病毒、TB菌用:0.5%(1500mg/L)浸泡30min。

細菌芽胞:用1%(10000mg/L)消毒5min,滅菌30min。

診療用品或器材,用無菌蒸餾水沖洗幹凈並擦幹後使用。

②擦試法:

用於大件物品,用法同浸泡法。

③噴灑法:

對壹般汙染表面的消毒用0.2-0.4%(2000-4000mg/L)噴灑作用30-60min。

肝炎病毒和TB菌的汙染用0.5%(5000mg/L)的過氧乙酸噴灑作用30-60min。

(5) 過氧乙酸消毒用劑量(表3)。

(6)使用註意事項

應貯存於通風陰涼處。

稀釋液臨用前配制:

用前應測定有效含量,根據測定結果配制消毒溶液。配制溶液時,忌與堿或有機物相混合。為防止過氧乙酸對消毒物品的損害。對金屬制品與織物浸泡消毒後,應及時用清水沖洗幹凈。謹防濺入眼內或皮膚粘膜上,壹旦濺上,及時用清水沖洗,消毒被血液、膿液等汙染的物品時,需適當延長作用時間。

3.含氯消毒劑

凡是能溶於水,產生次氯酸的消毒劑統稱含氯消毒劑。它是壹種古老的消毒劑,但至今仍然是壹種優良的消毒劑。通常所說的含氯消毒劑中的有效氯,並非指氯的含量,而是消毒劑的氧化能力,相當於多少氯的氧化能力。

該消毒劑分為以氯胺類為主的有機氯和以次氯酸為主的無機氯。前者殺菌作用慢,但性能穩定,後者殺菌作用快速,但性能不穩定。

常見的劑型:

①液氯,含氯量大於99.5%(V/V);

②漂白粉:含有效氯25%(W/W);

③漂白粉精:含有效氯80%(W/W);

④三合二,含有效氯56%(W/W);

⑤次氯酸鈉,工業制備的含有效氯10%(W/W);

⑥二氯異氰尿酸鈉,含有效氯60%(W/W);

⑦三氯異氰尿酸,含有效氯85-90%(W/W);

⑧氯化磷酸三鈉,含有效氯2.6%(W/W)。

(1)殺菌原理:含氯消毒劑的殺菌機理有3點:

①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次氯酸為很小的中性分子,它能通過擴散到帶負電荷的菌體表面,並通過細胞壁穿透到菌體內部起氧化作用,破壞細菌的磷酸脫氫酶,使糖代謝失衡而致細菌死亡;

②新生態氧的作用,由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態氧,將菌體蛋白質氧化;

③氯化作用,氯通過與細胞膜蛋白質結合,形成氮氯化合物,從而幹擾細胞的代謝,最後引起細菌的死亡。

(2)主要優缺點:

優點:

①殺菌譜廣、作用迅速、殺菌效果可靠;

②毒性低;

③使用方便、價格低廉。

缺點:

①不穩定,有效氯易喪失;

②對織物有漂白作用;

③有腐蝕性;

④易受機物,pH等的影響。

(3)殺菌作用

通常能殺滅細菌繁體、病毒、真菌孢子及細菌芽胞。

(4)使用方法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有浸泡、擦拭、噴灑與幹粉消毒等方法。

①浸泡法:將待消毒或滅菌的物品放入裝有含氯消毒劑溶液的容器中,加蓋。對細菌繁殖體汙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 200mg/L的消毒液浸泡10分鐘以上;對肝炎病毒和結核桿菌汙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以上 ;對細菌芽胞汙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鐘。

②擦拭法:對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消毒。消毒所用藥物濃度和作用時間參見浸泡法。

③噴灑法:對壹般汙染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墻面:200mL/m2;水泥地面:350mL/m2,土質地面, 1000mL/m2),作用30分鐘以上;對肝炎病毒和結核桿菌汙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噴灑 量同前),作用60分鐘以上。

④幹粉消毒法:對排泄物的消毒,用漂白粉等粉劑含氯消毒劑按排泄物的1/5用量加入排泄物中,略加攪拌後,作用2-6小時, 對醫院汙水的消毒,用幹粉按有效氯50mg/L用量加入汙水中並攪拌均勻,作用2小時後排放。

(5)影響殺菌因素

①濃度與作用時間 壹般規律是藥物濃度愈高,作用時間愈久,殺菌效果愈好。但漂白粉與三合二藥物濃度增高,其溶液pH值亦隨之上升,有時反需延長作用時間才能滅菌;

②酸堿度 pH值愈低,殺菌作用愈強。含氯消毒劑的殺菌作用主要依賴於溶液中未分解的次氯酸濃度,而溶液pH值愈低,則未分解的次氯酸愈多,隨著pH值上升,愈來愈多的次氯酸分解成氫與次氯酸根離子,而失去殺菌作用;

③溫度 溫度增高可加強殺菌作用。但不能對次氯酸鈉溶液加熱,否則會導致其分解,使殺菌效果降低;

④有機物 有機物的存在可損耗有效氯,影響其殺菌作用。對低濃度消毒液的影響比較明顯。澱粉、脂肪、醇類的影響較小(甲醇對次氯酸鈉反而有增效作用),但有機物對二氯異氰尿酸鈉影響較小;

⑤還原性物質 硫代硫酸鹽、亞鐵鹽、硫化物、含氨基化合物等還原性物質,亦可降低其殺菌作用。在消毒汙水時應予以註意;

⑥水質的硬度 硬度小於400mg/L,對其殺菌作用影響不大。

(6)使用註意事項

①應置有蓋容器中保存,並及時更換;

②勿用於手術器械的消毒滅菌;

③浸泡消毒時,物品勿帶過多水分;

④勿用於被血、膿、糞便等有機物汙染表面的消毒。物品消毒前,應將表面粘附的有機物清除;

⑤勿用於手術縫合線的滅菌;

⑥用含氯消毒劑消毒紡織品時,消毒後應立即用清水沖洗。

  • 上一篇:JDRIG註冊過商標嗎?還有哪些分類可以註冊?
  • 下一篇:空氣能有哪些品牌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