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假偏方不可信。
1高熱酒精降溫-不適合兒童
嬰幼兒發燒比較常見。很多家長因為“藥三分毒”的說法,不給孩子吃退燒藥,而是選擇酒精擦身體的物理降溫方式。但物理降溫並不適合所有發燒患者,用酒精給孩子擦拭也存在隱患。
東南大學附屬仲達醫院急診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徐長生說,16歲以上的成年人可以用酒精進行物理降溫,而16歲以下的兒童容易引起體溫驟降,出現休克。身體熱的時候,酒精會很快被吸收,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正確做法:38℃以下低燒的孩子可以用溫水洗澡,擦洗孩子的四肢、頸部、腋窩、腹股溝有利於降溫。也可以用額頭貼或者冷毛巾降溫,多喝溫水,高燒不退的時候不要“出汗”。成年人可以用稀釋的酒精降溫。醫用酒精的乙醇濃度為75%,用於高熱擦拭身體時需要稀釋到25%-50%,大致相當於壹份醫用酒精加等量的水;倒水時,水溫略高於體溫,以用手腕內側試水不燙為原則;擦拭時最好選擇小塊的棉紗布,吸水性好,摩擦力適中。用酒精打濕,擰到半幹,然後擦拭身體。
2用牙膏和醬油燒——廢話。
對於燙傷,民間有很多方法,牙膏,醬油,植物油,風油精等等,但是這些都是不科學的!
東南大學附屬仲達醫院燒傷整形科副主任醫師王樂妍表示,目前流行的塗抹醬油、醋、牙膏等措施,可能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加重燒傷深度。有的家長在孩子被燙傷後,立即脫下寶寶的衣服,“撕掉”寶寶稚嫩的皮膚。這種急救措施只會加重病情。此外,塗抹壹些類似偏方的粉末,尤其是有色粉末,不僅有感染的風險,而且也不利於醫生觀察患處,日後清理傷口也更加困難。
正確做法:俗稱“壹沖兩滴三泡四蓋五送”:壹是“沖”,用流水沖洗;其次是“脫”,小心翼翼地將衣服在水中割斷,否則衣服上的熱量無法散發,繼續作用於傷口,會加深傷口;其次是“浸泡”:用冷水浸泡至少30分鐘;然後“蓋”:用幹凈的毛巾蓋住燙的地方;最後“送”:盡快送到醫院。
3昏迷捏人——沒用。
很多影視劇裏都有壹個人因為憤怒暈倒了。還有人習慣性的掐人,摔倒的人很快就慢慢醒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捏人並不能起到急救的作用,但是捏的不對反而會害人。徐長生解釋說,捏人只是起到壹個痛覺刺激的作用,對患者的意識有判斷價值,沒有治療價值。很多人壹旦捏錯人,往往會犯下致命的錯誤。有的人用指甲捏,導致皮膚損傷,只註重捏人的效果,忽略了最核心的搶救措施,從而延誤治療。
正確做法:公眾遇到突發昏迷患者時,正確做法是發現有人躺在昏迷中,確認環境安全後,拍拍其肩膀,對患者大喊。如無反應,觀察呼吸(胸部是否波動)。如果呼吸正常,給他穩定的側臥位,密切觀察呼吸,等待救護車。如果沒有反應,沒有呼吸,就進行心肺復蘇或簡單的胸外按壓,直到急救人員到來。切記,不要延誤撥打120,以免錯過救援時機。
4流鼻血,擡頭舉手——沒必要。
小時候好像有過這樣的經歷,鼻子總是莫名其妙的流血。這個時候我爸媽總是說,不要動的太快,把頭擡起來,盡管我感覺喉嚨裏流鼻血。
徐長生說,流鼻血不僅能止血,還會引起不適。因為仰視會使已經從鼻腔流出的血液由於姿勢和重力而倒流到喉嚨,沒有真正的止血作用。不僅如此,咽喉部的血液還會被吞入食道和胃腸道,刺激胃腸黏膜感到不適或嘔吐。另外,出血量大時,容易吸入嗆入氣管和肺部,堵塞呼吸氣流,造成危險。至於舉手,手臂和鼻子不在壹條血管上,只是沒必要。
正確做法:流鼻血時,應立即坐下,頭向前,然後用冷毛巾敷頭部或頸部。也可以在鼻孔裏塞壹個棉球,然後捏捏鼻子。
5冷熏醋——對身體無益
在病毒性感冒高發的季節,很多人會在房間裏熏醋預防感冒。醋酸確實有壹定的殺菌作用,但比醋需要更高的濃度。即使是醋中醋酸含量最高的白醋,也無法殺滅室內的細菌。而且,除了細菌,還有病毒感染。醋不能破壞病毒結構。
熏醋不當對身體有害。徐長生說,熏醋對人體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導致呼吸道上皮分泌增多,特別是壹些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患者,可能導致病情加重。
正確做法:家裏註意室內通風,註意防寒保暖。徐長生介紹,日常飲食中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對預防感冒有很好的作用。
6扭傷腳踝熱敷——越敷越腫。
腳踝扭傷後,很多人視之為“小事壹樁”,第二天繼續日常生活或運動;還有壹些人第壹次扭傷腳踝後熱敷,用活化油擦疼的地方,最後疼的走不動了。
其實這樣處理扭傷的腳是不合適的,因為局部小血管破裂出血再加上滲出的組織液會形成血腫,壹般需要24小時左右才能止血滲血。如果受傷後立即用力揉搓、熱敷、燙傷,並強迫自己移動,在揉搓壹些淤血的同時會加速出血、滲出,甚至加重血管破裂,造成更大的血腫。
正確做法:扭傷後應及時冰敷,以降低身體局部溫度,收縮皮下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達到降低代謝、止血消腫的效果。徐長生介紹,當扭傷已經過了急性損傷期(24-48小時)時,可以采用熱敷的方法減輕疼痛,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加快受傷部位的代謝速度。嚴重者需要做MRI檢查(磁共振成像)甚至手術。這種治療的目的是修復受傷的腳踝韌帶,避免以後韌帶松弛導致的頻繁扭傷。
7心臟病發作,劇烈咳嗽——尋死
微信裏出現了壹個“神奇”的心臟病自救方法。“不要慌!不停地咳嗽,用力咳嗽!每隔兩秒鐘左右,就要吸壹口氣,咳嗽壹聲,直到救護車到來或者感覺正常了才能休息。”但是,真的有效嗎?
徐長生說,心絞痛或心肌梗塞時,劇烈咳嗽是有害的,會進壹步加重心肌耗氧量,使病情惡化。
正確做法:壹旦心臟病發作,壹定要讓患者立即平躺,減少運動,避免增加心臟負擔。壹定要盡快撥打120,明確地址、患者狀態等信息。另外,在急救過程中,最好盡快給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
8腹瀉吃大蒜——找罪受
急性腹瀉期間不能吃壹些刺激性食物,包括大蒜,尤其是生蒜。
吃大蒜確實能在壹定程度上殺菌和預防腹瀉,但要在沒生病的時候吃。相反,當妳已經處於腹瀉狀態時,如果再吃大蒜等辛辣食物,可能會加重對腸壁的刺激,從而加重腹瀉。
如果要用大蒜,不如試試福建省第二人民醫院消化科羅雲峰醫生推薦的方法:生活中,經常因受涼、飲食不適而發生急性腹瀉,大便如流水般往下流。有壹招:用壹袋茶葉,大蒜壹端燒開水,壹口氣喝下去,腹瀉很快就好了。特別提醒,如果脫水,要及時去醫院,防止休克。
9美容服務珍珠粉——體寒不適合。
珍珠粉的美容功效已經流傳很久了。據說慈禧每十天吃壹次珍珠粉,可以讓她的皮膚光滑有光澤。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李斌教授指出,珍珠粉屬於感冒藥,只有燥熱體質的人才適合口服珍珠粉。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女性都是寒性體質。如果他們長期服用珍珠粉,可能會引起消化不良、腹瀉、四肢發冷、面色萎黃等癥狀。另外,寒性體質、胃寒、結石病患者不適合服用珍珠粉。所以在服用珍珠粉之前,壹定要先就醫,確定是否可以口服。
另外,珍珠必須經過加工,像面粉壹樣磨成極細的粉末,否則可能會對內臟,尤其是脾胃造成傷害。
2.這些補救措施不可信。
1.錯誤:母乳塗在臉上直到濕疹。
新生兒皮膚細膩,血管豐富,抵抗力比成人弱。母乳塗抹在皮膚上,容易造成汗腺和毛孔的堵塞,形成汗腺、皮脂腺性前列腺炎和毛囊炎,還容易滋生細菌。
陽性:嬰兒濕疹主要與過敏有關,首先要排除過敏原;每天用溫水清洗,去除濕疹皮屑和附著物,少穿罩子;對於嚴重的濕疹,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塗抹藥膏。
2.錯誤:廣藿香正氣水擦肚臍退燒。
寶寶高燒用棉球蘸藿香正氣水放肚臍裏。這種方法退燒不靠譜!藿香正氣水含有酒精,血液容易引起中毒,嚴重的可致命。
3.錯誤:魚刺卡在喉嚨裏喝醋吞飯團。
醋在喉嚨裏停留的時間不長,不可能把魚刺變軟。喝大量的醋會引起胃部不適。
吞咽飯團或饅頭可能會導致魚刺沈入肉裏,更難取出。更危險的是,壹些魚刺會被帶入食道,如果紮進主動脈引起大出血或者刺破氣管引起感染,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陽性:咳嗽和嘔吐
如果能看到魚刺,就用手或鑷子取出來。如果看不出來,盡快去醫院。
4.錯誤:何首烏有黑毛
何首烏。含有大黃酚,會引起中毒、肝損傷和腸道充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抽搐甚至呼吸麻痹。
5.錯誤:吃生魚可以提高視力。
魚膽有毒。其中所含的氫氰酸、組胺等物質會對胃腸道、心肌、腦細胞造成損害。無論是生吃、煮熟吃還是酒後服用,都容易中毒,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
6.錯誤:刺傷腳趾搶救中風
這樣不僅會耽誤正規搶救的時間,還會引起感染,嚴重時會導致敗血癥,甚至死亡。
積極:在中風的情況下,盡量讓患者平躺,松開患者的衣領和腰帶,保持呼吸道通暢,將頭轉向壹側,清除口鼻內的嘔吐物,通過按壓額頭和擡下頜打開氣道,有可能的話給患者輸氧;盡快撥打120。觀察病人的呼吸、脈搏和意識變化。壹旦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