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中草藥)
異名偽苦楝、短禿禿、千年短(廣西中藥記載)、薛稷粉、日本鮎(廣西藥用植物名錄)、百花艾托、七皮粉、近似鬼針草、土黃連(雲南中草藥)、滇黃連、鐵冬青、思茅黃連(文山中草藥)、近似艾托。
來源為楝科雲南和貴州黃連的全草。
雲南和貴州黃連的植物形態
矮灌木,高約20厘米。莖直立,很少分枝。單羽狀復葉,互生,總軸附於柄上,長5 ~ 7厘米;小葉5 ~ 7片,頂生小葉具柄,披針形或長圓形披針形,長3 ~ 7厘米,寬1.5 ~ 3厘米,頂端漸尖,邊緣有粗鋸齒;側生小葉無柄,基部最小壹對,倒卵形或近圓形,長0.5 ~ 1厘米,全緣。聚傘花序腋生;苞片長江三角洲狀,短毛;花柄短,上面有肉質短刺;花萼鐘狀,5深裂,披針形,約。長2毫米;花冠白色,長2厘米,內部疏生長柔毛,5裂,裂片卵形,先端短尖,紫紅色;雄蕊的花絲管頂端被撕裂;子房上位,5室,具長柔毛,柱頭頭狀。蒴果扁球形,有5個鈍的邊緣,具柔毛。宿存的花萼在基部;種子是平的。花期為5月至9月。結果期:6月~ 65438+10月。
生於山谷森林。分布在貴州、雲南、廣西等地。
該系列壹年四季都可收藏。
性質苦澀。寒,有毒。
①文山中藥材:“苦而寒。”
②雲南中藥材選:“根:微苦,性平,微毒。”
功能:清熱解毒,行氣活血。治療感冒、高熱、瘧疾、肺炎、咳喘、吐血、胃痛、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
①廣西中醫記載:“葉:祛瘀,消腫,正骨。治療跌倒和骨折。”
②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活血、治後無力、風濕骨痛、跌打內傷、咳嗽、吐血、哮喘、肺炎。”
③雲南中草藥:“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止瘧。”
內服用法用量:煎服,0.5 ~ 2元;或者泡在酒裏。外用:搗固。
忌雲南中草藥:“本品毒性小,用量不宜過多。”
藥方①治胃痛:百花艾托妥五穴。用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②治療脹氣、腹痛、惡性瘧:艾坨坨根分為五份,以草果為導,水煎。(雲南中草藥)
③治療感冒、持續高熱、胃痛、風濕性關節痛:近似愛拓二至三錢。用水煎服。(選自雲南思茅的中草藥)
提醒您:黃連這種中草藥來自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