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壹種由尿酸鈉(MSU)沈積引起的晶體相關關節病。尿酸沈積在關節囊、滑膜、軟骨、骨等組織引起關節損傷和炎癥反應,屬於代謝性風濕病的範疇。常伴有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硬化和冠心病。多見於跖趾關節,男性多見。
屬於痹證範疇,又稱濁瘀痹。病因多為貪食甘味,濕熱蘊結,內生邪氣,侵及關節肌肉。治療原則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止痛。中醫根據急性期和緩解期可分為以下證型。
(1)急性期
1,濕熱蘊結:
主要癥狀:起病急,局部關節紅、腫、熱、痛,疼痛劇烈,累及壹個或多個關節,伴有發熱,咽幹口燥,心煩出汗,小便黃赤,舌紅,苔薄黃或膩,脈滑。
辨證要點:急病、紅腫、熱痛、發熱、心煩。
治療原則:清熱利濕,活血通絡止痛。
處方:四妙散合當歸拈痛湯。
中成藥:
(1),四妙丸:
功效:清熱利濕。
適應癥:濕熱下註所致的關節疼痛,表現為膝蓋紅腫,筋骨疼痛。
用法:口服
(2)痛風定膠囊:
功效:清熱利濕,活血通絡,止痛。
主治:濕熱瘀阻所致的關節疼痛,表現為關節腫痛,伴有發熱,口渴心煩,小便黃,舌苔黃膩,脈滑。
用法:口服。
還可以用濕熱痹顆粒、復方金申膠囊、壹通丸等。
2.寒濕阻絡型:
主要癥狀:關節疼痛,腫脹少,無熱感,輕度溫熱,屈伸不利,皮下有結節,X線下可見痛風石。舌淡白,苔薄白或膩,脈緩。
辨證要點:痛,腫不太好,溫,舒服。
治療原則:溫經散寒,祛濕通絡。
藥方:烏頭湯。
中成藥:
(1),三烏膠丸:
功效:祛寒濕,祛風通絡,活血止痛,強筋壯骨。
主治:用於風濕麻木、關節腫痛、腰腿痛、四肢癱、舊傷勞損等風邪、寒濕、風痰、血瘀所致。
用法:口服,飯後服用。老年人和青少年應減少;重癥和頑癥要適當治療。
(2)木瓜丸
功效: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主治:風寒濕痹,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屈伸不利,局部惡風寒,四肢麻木,腰膝酸軟。
還可以用強筋健骨丸、童貫口服液、正清風痛寧等。
(2)、慢性痛風石病理階段
1,痰瘀型:
主要癥狀:關節反復疼痛,有時輕有時重,有刺痛感,關節不動,腫脹,部分畸形,活動不靈活,皮膚顏色暗紫色,舌有瘀點,苔厚膩,脈細澀。
辨證要點:刺痛、畸形、腫脹、紫暗。
治療原則:活血化瘀,去濁化痰。
處方:桃紅四物湯、雙河湯
中成藥:
(1),健痹顆粒
功效:滋補肝腎,強筋骨,祛風除濕,通經活絡。
適應癥:可用於慢性關節痛、關節痛、局部腫脹、僵硬畸形、屈伸不利及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開水沖服。
(2)益腎蠲痹丸
功效:溫補腎陽,補腎壯督,搜風祛邪,通絡。
主治:用於頑固性關節痛,癥見發熱、關節痛、腫脹、紅腫熱痛、屈伸不利、肌肉疼痛、消瘦或強直、畸形等。
用法:口服
也可以用三七片、小活絡丸、雲南白藥膠囊。
2.慢性疾病引起的虛證:
主要癥狀:持續疼痛,肌肉關節腫脹,變形僵硬,消瘦,腰膝酸軟,惡寒嗜睡,手腳不溫,骨蒸潮熱,自汗盜汗,舌質紅或淡,苔薄少,脈沈細或細。
辨證要點:衰老、僵硬變形、消瘦、腰酸背痛。
治療原則:滋補肝腎,通絡止痛。
處方:獨活寄生湯。
中成藥:
(1),壯骨解丸
功效:補益肝腎,養血活血,舒筋活絡,理氣止痛。
適應癥:用於肝腎不足、血瘀氣滯、經絡不通所致的骨關節炎、腰肌勞損,癥見關節腫脹、疼痛、麻木、活動受限。
用法:口服,早晚餐後服用。
還可以用壯腰沈劍丸、獨活寄生丸、貴由丸、六味地黃丸。
以上給大家簡單說說痛風的中醫辨證治療和中成藥的選擇應用。在西藥不耐受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單獨使用中成藥或中西醫結合,增強療效。希望痛風的朋友們,在選擇西藥的同時不要忘記中成藥,早日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