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2:慢性中耳炎的危害是什麽?中耳炎,俗稱爛耳,是由鼓膜黏膜感染引起的炎癥,是較為常見的耳部疾病之壹。妳可能認為中耳炎無非是耳膿、耳鳴、耳痛等癥狀,最嚴重的是耳聾,沒有失明的後果嚴重,也沒有危及生命。事實上,中耳炎如果不及時治療,極有可能危及生命。具體情況,我們來看看武警廣西總隊醫院_耳鼻喉科門診的專家怎麽說。想了解更多關於中耳炎的信息,請在線咨詢專家!“1,化膿性中耳炎如不及時治療,人體會出現發熱、怕冷、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等全身毒性反應,尤其是耳痛。如果是孩子,往往會使孩子從睡夢中驚醒,哭鬧不止,咳嗽、打噴嚏、吞咽時疼痛加重;2.由於鼓室離顱骨很近,如果中耳炎得不到及時治療,很可能出現腦膜炎、腦膿腫、血栓性靜脈炎等嚴重疾病,危及生命,尤其是嚴重高熱、呼吸衰竭的患者,必須緊急救治,否則很可能死亡;3.中耳炎還會導致癌癥,變成中耳癌。專家表示,中耳癌的臨床癥狀包括持續的耳痛、耳鳴和聽力困難。嚴重時放射至面部、太陽穴或乳突,散發出惡臭的水樣血性分泌物和耳部新組織。這往往是因為中耳炎並發膽脂瘤或乳突炎的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久而久之就惡化為癌癥。中耳炎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遠不止於此。還可引起乳突炎、面癱、敗血癥、痙攣、記憶力減退等不同嚴重程度的疾病。因此,專家建議廣大中耳炎患者,為了自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壹定要及時到專業的耳鼻喉科醫院進行治療。乳突根治術,根治性中耳炎廣西武警總隊醫院_耳鼻喉科診療中心乳突根治術是壹種能有效治療中耳病變,重建鼓室傳聲結構的手術。在內窺鏡的幫助下,可以為醫生提供廣闊的視野,從而徹底切除病竈,降低復發率。保持外耳道的完整性,維持中耳的正常引流,所以術後患者的聽力保存良好,耳道的形態和聽力能夠滿足正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手術安全可靠,無並發癥,無需定期清理結痂。& gt& gt& gt什麽是乳突根治術?點擊專家建議,安全可靠。乳突根治術的優點是1,病竈完全切除,復發率低。在內窺鏡的幫助下,可以為醫生提供廣闊的視野,從而徹底切除病變,降低復發率。2.保留聽力:保持了外耳道的完整性,維持了中耳的正常引流,所以患者的術後聽力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耳道的形態和聽力能夠滿足正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3.恢復快無並發癥:術後耳朵幹燥快,無需定期清理痂皮。術後無外耳道狹窄、引流不暢、肌骨膜瓣壞死、感染等並發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問題三:如何治療中耳炎,快速好轉?15分鐘治療中耳炎:首先用幹凈的棉簽將耳內的膿液清理幹凈,然後用蘸有“3%雙氧水”的棉簽將外耳道內的膿液沖洗幹凈,再滴入“硫酸新黴素滴耳液”,每天兩次。使用1%呋塞米或鹽酸萘甲唑啉滴鼻劑;成人口服白燕凈和碳酸氫鈉各2片壹次,12.5mg菲片壹日兩次,阿莫西林片0.5 g壹日三次,飯後服5天。服藥期間多喝水。
中耳炎應註意以下幾點:
1.洗澡洗頭的時候註意不要讓水進入耳朵。
2、少吃辛辣、辛辣、油炸、油炸制品,如辣椒、生姜、油條、餅幹、餅幹、快餐面等。同時,海鮮和凍魚、魷魚、蝦米等鹹味海產品容易發炎,最好不要吃這類食物。
3.多樣化的飲食。多吃維生素多的蔬菜和水果,如平果、新蔬菜、菠菜、胡蘿蔔等。
4.日常生活要努力,註意休息,不要熬夜上網。
5、積極鍛煉,最簡單有效的鍛煉方法就是堅持晨跑,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6、預防感冒,感冒往往會引起中耳復發,所以如果患有外感誘發,要盡早治療。
問題四:中耳炎怎麽治?排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引流和病因治療是本病的治療原則。
西醫治療
清除中耳積液,改善中耳通氣和引流
1,鼓膜穿刺引流:成人局麻。在無菌操作下從鼓膜前下方將斜面較短的7號針插入鼓室,吸出積液。必要時可重復穿刺,或在抽出液體後註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2、鼓膜切開術:液體粘稠,鼓膜穿刺無法排出;當患兒不配合,不能在局麻下進行鼓膜切開術時,應進行鼓膜切開術。手術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兒童需全身麻醉)。使用鼓膜切開術。用鼓室切開刀在鼓膜下象限做放射狀或弧形切口,註意不要傷及鼓膜內壁黏膜,鼓室切開後吸盡鼓膜內液體。
3.鼓室置管:病情遷延或反復發作;橡膠耳朵;如估計頭部放療後咽鼓管功能短時間內難以恢復正常,發起人應做鼓室造口術,改善通氣引流,促進咽鼓管功能恢復正常。壹般通氣管留置時間為6-8周,最長可達半年至1年。咽鼓管功能恢復後,取出通氣管,部分患者可自行將通氣管排入外耳道。
4.保持鼻腔和咽鼓管通暢:可將1%麻黃堿溶液或二丙酸倍氯米松氣霧劑交替滴入(噴入)鼻腔,每日3-4次。
5、咽鼓管吹法:可采用捏鼻吹氣法、波爾球法或導管法。強的松龍可通過導管註入咽鼓管咽口,隔日1次,每次每側1ml,***3-6次。
積極治療鼻咽或鼻部疾病。
如腺樣體切除術、鼻中隔矯正術、下鼻甲手術、鼻息肉切除術等。如果扁桃體特別大,且與分泌性中耳炎復發有關,應進行扁桃體切除術。
抗生素或其他合成抗菌藥物
急性期可使用頭孢拉定,如0.5g,4次/d;氧氟沙星0.1-0.2g,3-4次/d .兒童可用氨芐西林50-150mg/kg.d,或口服,0.15g,3次/d,第三代頭孢西美特羅0.25g-0.5g/。
糖皮質激素藥物
口服地塞米松或潑尼松進行短期治療。
中國傳統療法
中醫認為,分泌性中耳炎屬於“風聾”、“耳腫耳閉”、“耳腫痛”、“耳癱”範疇。其病機多為風邪入侵,經氣受阻,或痰濕,耳竅積聚或邪藥滯留,氣血凝滯。辨證論治的要點如下:
1,風邪郁結:感冒後,感到耳脹或微痛,耳鳴耳聾,自我增強,鼓膜內陷,紅腫或有液面。伴有發熱、惡風、鼻塞、流鼻涕。宜祛風邪氣,宜行氣宣傳群眾。處方銀翹散、透風散:金銀花20g、連翹12g、桔梗10g、薄荷10g、淡竹葉10g、荊芥10g、豆豉10g、牛蒡15g、蘆根15g。耳腫脹、閉合嚴重者,加藿香10g,菖蒲10g;如鼓室積水,可加木通、澤瀉各10g。如果肺經被風寒和諧所克制,則全身惡寒嚴重,輕度發熱,鼻塞流涕,耳悶,聽力下降;舌紅,苔薄白,脈浮。宜宣肺散寒通竅。三拗湯合蒼耳子粉處方修改為:麻黃10g、杏仁10g、蒼耳子10g、辛夷10g、白芷10g、薄荷10g、荊芥10g、防風10g。水煎服。
2、痰濕:耳內脹塞感較重,聽力下降,自音增強,搖頭時耳內有水響聲。檢查可見鼓膜有弧形水平線或鼓出鼓膜。身體大部分有頭暈、乏力、口淡、肚子飽;舌淡膩苔,脈濡或滑。宜健脾清化,利濕開竅。方藥補中益氣湯合五苓散:黃芪30g,黨參15g,白術10g,柴胡10g,當歸10g,陳皮12g,辛夷15g,澤瀉65438+。水煎服。
3、氣滯血瘀:耳朵有閉塞感,聽力下降,耳鳴逐漸上升,且久久不愈。鼓膜內陷明顯,或增厚,有鈣質.....>;&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