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針的規格主要通過針體的直徑和長度來區分。壹般臨床上最常用的是厚度為28 ~ 30 (0.32~0.38mm),長度為1 ~ 3英寸(25 ~ 75 mm)的。短針多用於耳針和淺針,長針多用於肌肉豐富的穴位深針和某些穴位的橫刺。\x0d\22。進針方法\x0d\\x0d\(1)單手進針方法:術者用拇指和食指持針,中指指尖抵住穴位,指尖抵住針下段。大拇指和食指用力下壓,中指就會彎曲,針就會插入到需要的深度。這種方法實際上是用刺針的中指代替了握手的作用,簡單、快捷、靈活。這種方法多用於短針插入。\x0d\\x0d\(2)雙手進針法:即左右手配合,協調進針。根據握手輔助動作的不同,可分為切指進針、夾針進針、提針進針、放松進針四種。\x0d\\x0d\是指進針的方法:左手拇指或食指指甲壓在穴位上,右手持針,將針貼近指甲邊緣刺入皮膚。適用於短絲狀針穿入肌肉豐富的穴位。\x0d\\x0d\夾針法:左手拇指和手指握住棉球,包裹針尖,直接指向穴位。當手的兩個手指向下壓的時候,手就會刺到穴位上。適合長針插入。\x0d\\x0d\放松針法:用拇指和食指拉伸繃緊穴位區皮膚,右手持針刺入兩指之間。多用於皮膚松弛或有皺紋部位的穴位,如腹部穴位。\x0d\\x0d\捏入針法:用鉗子的拇指和食指捏取穴位區的皮膚,用針從捏取部位的側面或上端刺入。適用於頭面部等皮膚較淺的穴位。\x0d\\x0d\(3)進針方法:針管用不銹鋼、玻璃或塑料代替手柄。選擇壹根柄扁平的針放入針管,上端露出針柄2-3分鐘,然後迅速將針拍入穴位,再取出針管,進行各種手法操作。該方法針刺時疼痛小,適用於疼痛敏感者。\x0d\\x0d\3。針刺角度、方向、深度\x0d\\x0d\(1)進針角度:\x0d\\x0d\直刺:針體與皮膚表面成90度角或近垂直刺入。常用於腰、臀、腹、四肢等肌肉豐富部位的穴位。\ x0d \ x0d \斜刺:針體與皮膚表面呈45度左右傾斜刺入。適用於不能深刺的穴位。\x0d\\x0d\平刺法:又稱平刺法或皮刺法。即針體傾斜,與皮膚表面成約15 ~ 25度角,沿皮膚刺入。適用於較淺的皮肉,有時在實施透穴刺法時也會用到這個角度。\x0d\\x0d\(2)針刺方向:針刺方向壹般取決於經絡的走向、穴位的分布和所需的組織結構。有時候為了讓針有生病的感覺,針尖也可以對準生病的地方。\x0d\\x0d\(3)針刺深度:壹般針刺深度以有針刺感,不傷及重要組織器官為原則。每個穴位的針刺深度都有自己的原則要求,但在臨床應用中要根據患者的年齡、體質、病情以及穴位的解剖位置靈活掌握。基本原則是“循經取穴”,以“經脈相連,主治可及”為原則。因此,在“循經取穴”的指導下,取穴原則可以包括近取穴、遠取穴和隨證取穴。\x0d\近端取穴:近端取穴是指在疼痛的局部及鄰近區域取穴,以穴位的近端治療為基礎。其應用非常廣泛,大多數癥狀明顯且局限於體表的疾病和證候,均可根據近取穴原則取穴治療。比如眼疾,比如明眸、球後、竹子、風池等。、鼻部疾病,如迎香和巨_、面癱、頰車和酒窖、胃痛等。,都屬於近點選擇。\x0d\\x0d\遠端取穴:遠端取穴是在遠離疼痛的部位取穴,是基於穴位的遠程治療。這是針灸選方的基本方法,體現了針灸辨證論治的思想。遠端取穴應用廣泛,臨床上常選用肘、膝以下的穴位進行治療。在具體應用時,可以選擇病變臟腑經絡的穴位,也可以選擇病變臟腑經絡對面經絡上的穴位(表裏穴位)或同名經絡上的穴位(諧音穴位)進行治療。比如咳嗽、咯血屬於肺部疾病,可以選擇手太陰肺經的赤澤、大魚際、太陰(此經的穴位),或者腳太陰脾經的太白(同名穴位)。胃痛是壹種胃病。足陽明胃經足三裏、足太陰脾經公孫,用於面部疾病、合谷、目赤、腫痛、百會、急性腰扭傷等。,都是遠程取穴的具體應用。\ x0d \ x0d \按證取穴:按證取穴,也叫辨證取穴,是指根據某些全身癥狀或疾病的病因病機來取穴。這個取穴原則是根據中醫理論和穴位的主要功能提出來的。由於臨床上疾病較多,如發熱、失眠、多夢、自汗、盜汗、虛脫、驚厥、昏迷等全身性疾病,往往難以識別位置,故上述取穴方法並不適用。這時候就要根據疾病的性質進行辨證分析,將疾病歸結於某壹臟腑經絡,然後根據“因證取穴”的原則,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治療。比如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辨證導致心腎經,所以選用心腎經的神門、太溪等穴位。\x0d\\x0d\個別突出癥狀也可結合臨床經驗選穴。如發熱者可服大椎、曲池,痰多者可服豐隆等。,這也可以歸結為按證取穴的範疇。
上一篇:嘴唇紅腫,幹癢,有灼燒感。怎麽樣?我應該吃什麽藥?下一篇: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