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關穴
內關穴位置:距手掌第壹橫紋2寸處兩肋間凹陷處。
艾灸此穴有通水利濕、寧心安神、理氣止痛之功效,對治療因抑郁癥引起的失眠、焦慮、健忘等尤為有效。
2.心俞穴
心俞穴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各兩指寬。
艾灸刺血具有寬胸理氣、通絡安神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心經和循環系統疾病,心痛、驚悸、咳嗽、失眠、健忘、胸痛、心悸、頭痛、惡心、神經官能癥。
3.神門穴
神門穴位置:手掌邊緣靠近小指側,是手腕橫紋上的凹陷。
艾灸此穴可補心、安神,治療心臟病、心煩、驚悸、健忘、胸痛等疾病。
4.湧泉穴
湧泉穴位置:位於前足凹陷處第2.3趾的趾縫頭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湧泉穴是壹種神經保健醫學穴位,在疾病預防、治療、人體養生保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治療神經衰弱、腰膝酸軟等方面。穴位艾灸能有效治療失眠。
5.足三裏穴
足三裏穴的位置:位於人體下肢(小腿前外側,小腿鼻下3寸,脛骨前緣壹橫指處)。
艾灸足三裏穴可增強機體抵抗力,健脾胃,強身健體,促進新陳代謝,改善內分泌系統功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有助於睡眠。
6.氣海穴
氣海穴位置:位於腹部中線,臍下1.5寸。
氣海穴有溫陽強身的作用。艾灸此穴可溫補益氣,扶正固本,補虛補虛,有助於改善失眠、先天虛弱、後天勞損、大病初愈、產後體虛。
7、失眠的調理方法
首先,溫水泡腳有助於睡眠
原理:用溫水泡腳可以促進腳部血液循環。足部血管擴張後,血液下降,可以減少腦部充血,從而消除疲勞,這樣就容易入睡。
睡覺前我們可以用溫水泡腳。泡腳的時候,水溫不需要太高,只要妳覺得舒服就行。妳的腳應該完全浸泡在水中5分鐘。泡的時候要用幹凈的布擦幹腳,然後就可以睡覺了。
如果泡腳的時候自己按摩幫助睡眠會更好。湧泉穴就是按摩點,很好找。在第二、三趾縫下,腳掌前側凹陷處為湧泉穴。泡腳的時候,用手揉按湧泉穴即可。
第二,按揉湧泉穴
原理:湧泉穴是腎經的井穴。用手揉這個穴位,可以使腦部血液下降,可以安神助眠。
上面教的泡腳方法中,就提到了湧泉穴。這裏介紹的按湧泉穴的方法其實也差不多,只不過是直接按,不用泡腳。
方法:右手捏住右腳腳踝,再用左手揉右腳湧泉穴,300次。搓完之後換左腳搓。
第三,生地煮鴨蛋
材料:鴨蛋1個,生地2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地黃、鴨蛋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取出鴨蛋,去殼,放回鍋中,小火燉20分鐘,加入冰糖融化。
吃法:喝湯吃雞蛋。
功效:疏肝清熱,適用於熬夜或失眠上火者。
四、百合蓮子瘦肉粥
材料:瘦豬肉250克,百合、蓮子各20克,鹽適量。
做法:將以上材料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燉至豬肉熟,加鹽調味。
功效:可安神、清心、潤肺,適用於心煩、易怒、失眠、熬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