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偏方大全网 - 偏方秘方 - 快速治愈頭痛!!

快速治愈頭痛!!

頭痛

病史詢問是不可缺少的診斷手段,尤其是在頭痛診斷中。有些頭痛,如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癲癇性頭痛、癔病性頭痛,完全可以依靠病史確診,體檢無異常。所以,掌握咨詢的技巧非常重要。

首先要著眼於頭痛本身的特征,如病因、病程、時間、部位、性質、程度以及加重和緩解的原因等,為病因提供壹些線索或診斷方向。如淺表針刺樣急性疼痛多為顱面神經痛,壹側搏動性疼痛或腫脹性疼痛為血管性疼痛,頸枕、額頂的縮窄性疼痛、困痛為肌肉收縮性頭痛。其中,弄清頭痛是陣發性的(有完全無痛的間歇期)還是持續性的(有時輕有時重)尤為重要,因為壹旦明確是陣發性頭痛,如果同時知道了發作的誘因,就可以大大縮小探索病因的範圍,盡早找到診斷的方向。如:①頭位、體位改變誘發的陣發性頭痛:可有低顱壓綜合征、短暫性腦缺血發作、頸性偏頭痛、低血壓、顱內腫瘤,尤其是腦室系統腫瘤等。②早晨或夜間頭痛作者:可能有高血壓(長時間平臥後腦血管擴張)、早期顱內壓增高(長時間平臥後靜脈回流不暢)、心功能不全(同前)、額竇炎(平臥後引流不暢)、癲癇等。③與情緒、疲勞有關或誘因不明者: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癲癇、癔病等。④感冒或外傷後短期急性疼痛發作:多為神經痛。

第二,要了解頭痛同時伴隨的癥狀,即各種原發病的應有癥狀:

患者自我報告癥狀時,信息往往是不完整的,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了解伴隨癥狀:

1.根據前期會診中提示的線索,考慮幾種疾病的可能性,重點逐壹了解這些疾病的癥狀。如果頭痛伴有嘔吐,應了解是否有顱內病變、偏頭痛、青光眼、癲癇、叢集性頭痛等癥狀。

2.如果最初的詢問不能給出明確的線索,我們不妨按照“顱內-頭頸部-全身性-神經官能癥”的順序依次了解以上各組疾病的共同癥狀,如惡心嘔吐、意識障礙、神經系統癥狀(四肢無力、麻木、抽搐、視力障礙等。)、面部癥狀(流淚、鼻塞、流鼻涕等。)以及發燒和身體癥狀。

3.如果患者的壹般情況良好,病程較長,不妨從最常見的神經衰弱或癔病學起。確診神經衰弱時,仍應排除顱腦外傷、更年期等慢性軀體疾病引起的“神經衰弱綜合征”。

三、對於非初診患者:還應詢問以往的診斷、治療及療效,以供參考。

檢驗點

檢查要突出重點,即根據問診資料考慮最可能的疾病或病癥後,先進行檢查,以便盡快確診或否定某些診斷。比如頭痛嘔吐患者,壹旦病史與偏頭痛、青光眼、癲癇、胃腸道疾病等不符。,應考慮顱內疾病,盡早進行壹系列神經系統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直至明確診斷。

頭痛原因明確後,有時需要進壹步檢查。這是因為:①引起頭痛的原因可能不止壹種,例如偏頭痛患者容易出現高血壓;腦損傷後的頭痛除了神經衰弱外,還可合並其他類型的頭痛,甚至顱內並發癥。②頭痛的原因壹個接著壹個。例如,副鼻竇炎可誘發眶上神經痛,中耳炎可繼發於顱內膿腫。臨床上要警惕。

款待

首先,是積極防治各種原發病。對癥治療可使用嗎啡以外的鎮痛藥物,如各種解熱鎮痛藥,可根據病情突然服用或每日2-3次,短期服用,嚴重者可服用少量可待因、百日咳或二氫埃托啡。可酌情添加各種鎮靜劑或鎮定劑,特別是焦慮易怒者。有抑郁癥狀的人應該服用抗抑郁藥。以上都可以參考精神病學的講義。在治療中,也可根據頭痛的機制進行,如:①糾正顱內壓:如顱內壓高,給予脫水和利尿劑;對於顱內壓低的患者,靜脈註射低滲透液。②收縮和擴張的血管:如果偏頭痛發作,應盡早使用麥角制劑。對於非偏頭痛性血管性頭痛,常用含咖啡因的復方解熱鎮痛藥,如APC、Sumitong、Miglinin等改善血管張力。③放松和收縮肌肉:適用於肌肉收縮性頭痛,如按摩、熱療、奴佛卡因阻滯痛點等。,或服用安定、鎮靜藥等弱穩定劑,有助於放松肌肉,緩解精神緊張。④封閉顱面神經:用於顱面神經痛。⑤“更新”病理性腦脊液:對於蛛網膜下腔出血後的劇烈頭痛,可酌情釋放5 ~ 10 ml血性腦脊液,或註入等量氧氣,促進腦脊液吸收進行“更新”,往往能迅速緩解頭痛。此法也適用於漿液性腦膜炎的頭痛。

以上將介紹幾種常見頭痛的具體防治方法:

1.偏頭痛:發作時可采用以下方法之壹盡快緩解疼痛:口服麥角胺咖啡因0.1-0.2g,如無效,半小時後再服0.1g,每日總量不超過0.6g。肌註麥角新堿0.2-0.5mg,無效可在1小時後重復。肌內註射樟柳堿4-5毫克或緩慢靜脈註射樟柳堿2-6毫克(在40毫升50%葡萄糖中)。0.5%奴佛卡因皮下封閉擴張的顳動脈等。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疾病及妊娠患者不宜使用麥角制劑。谷維素(20-30毫克)、普萘洛爾(10-20毫克)、樟柳堿(1-4毫克)或苯噻酚(0.5-1毫克)可壹日三次,預防癲癇發作。也可服用麥角胺丁酰胺(首劑0.5mg,逐漸增加至1-2mg,每日2次,禁忌癥同麥角胺)、樟柳堿(1-4mg)、吡唑替芬(0.5-1mg),每日3次。葛根片、川芎註射液、活血化瘀中藥、靜脈註射0.5%奴佛卡因(每次10ml,***20-30次)也有壹定療效。對於病程長、發作頻繁、藥物治療無效、顳動脈擴張明顯的重癥患者,也可酌情嘗試顳淺動脈結紮術。

二、叢集性頭痛:發作時可使用麥角制劑。間歇期也可嘗試上述藥物,或壹次服用強的松30mg,連續3天後改為5-20mg,每日1次或隔日1次,3次後停藥。

三、頸性偏頭痛:頸部牽引,同時服用血管擴張藥或活血化瘀中藥,治療並存的頸胸神經根炎。星狀神經節阻滯也可以試試。如果保守治療失敗,癥狀嚴重,可考慮切除椎鉤關節。

四、肌肉收縮性頭痛:按摩、熱敷、電刺激療法及服用安定、安寧片等肌肉松弛劑和鎮靜劑。也可用2%奴佛卡因1-2ml封閉肌肉壓痛點。急性頸肌勞損可用醋酸可的松1毫升(加1%奴佛卡因1-2毫升)封閉。頸椎增生或損傷所致的患者應加用頸椎牽引,並使用頸托鞏固牽引效果。

5.神經性頭痛:除按神經炎原理治療外,可用2%奴佛卡因0.5-1ml(或VI。t B 1.50毫克或Vit。B12 100μg)多次給藥,或口服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也有效緩解疼痛。頸椎增生引起的枕大神經痛要加頸椎牽引。

頭痛是由顱內炎癥、缺氧、出血、腫瘤、機械性損傷、腦神經和鼻竇病變等神經精神因素引起的壹類疾病。中醫上也叫“頭風”、“腦風”。

頭痛的範圍很廣,涉及內外病、神經疾病、精神疾病、五官等疾病,包括外感和內傷。

各種頭痛的中醫偏方;

壹、偏頭痛:多見於女性,常在青春期發病,呈周期性發作,部分患者頭痛與月經周期密切相關。典型發作前,患者常感到困倦、疲倦、抑郁,眼前可出現閃光和黑斑,面部、嘴唇和四肢麻木、失語。這些先兆癥狀在大約20-30分鐘後消退,然後是劇烈的頭痛,像鉆子和針刺壹樣疼。這種頭痛往往是單側的,往往從眼眶或前額開始,蔓延到半側,或蔓延到整個頭部。頭痛發作持續數小時或數天然後逐漸緩解,入睡後往往完全緩解。可用以下處方治療:

①葛根片(每片含葛根素100 mg),每次5片,壹日3次,用開水吞服兩個月以上。

②柴胡12g、白芍30g、川芎30g、白芷12g、附子10g、杏仁10g、阿莎麗6g,水煎服,每日1劑。

③防風童生丸(中成藥),按說明書服用。

④山羊角(刮屑)20g,川芎6g,制川烏3g,白芷6g,水煎服,每日壹劑。

⑤將蘿蔔汁(加少量冰片)滴入鼻內。

二、高血壓頭痛:這種頭痛是高血壓患者的常見癥狀。頭痛通常是壹種劇烈的搏動性隱痛,有時伴有頭部發緊的感覺。疼痛通常出現在前額和枕部。頭痛的程度通常與血壓突然升高有關。高血壓和頭痛可以用以下處方治療:

①六黃酮茶(成品食用茶,每袋4g),根據血壓,每日壹至三袋,用95度開水沖泡(此方來自健康生活網:)。六味黃酮茶是壹種粘稠的中草藥茶,用於降血壓、血脂和血液。對高血壓引起的頭痛、頭暈、頭脹有明顯效果。

②天麻鉤藤飲:天麻10g、鉤藤20g、何首烏30g、石決明30g、梔子10g、黃芩10g、牛膝10g、杜仲12g、益母草30g、寄生30g、益母草30g。

3.頭部器官及鄰近組織病變引起的頭痛可分為:眼部引起的頭痛、耳拳引起的頭痛、鼻部或鼻竇炎引起的頭痛、齒源性頭痛和頸錐疾病引起的頭痛。

1.眼科頭痛:青光眼引起的頭痛可以用以下處方治療:

①羌活12g、防風12g、黃芩10g、甘草10g、白芷10g、槁本10g,水煎服,每日1劑。

②龍膽草10g、蔓荊子10g、牛膝10g、附子12g、茺蔚子10g、赤芍10g,水煎,每日1劑。

③生石決明30克,白術20克,澤瀉20克,蒼術10克,楮實子10克,桂枝10克,菊花15克,水煎,每日1劑。

由眼部炎癥引起的頭痛可用以下處方治療:

①川芎12g、桑葉20g、菊花20g、牛蒡20g、益母草10g、蒲公英15g、金銀花12g、粳米10g、車前草30g,水煎服,每日1劑。

②赤芍12g、黃芩10g、青蒿10g、梔子10g、乳香10g、沒藥10g、敗醬草30g,每日壹劑。

2.耳拳頭痛:耳朵發炎引起的頭痛可用以下方劑治療:葛根30克,石菖蒲10克,龍膽草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梔子10克,黃芩10克,木通10克,升麻10克。

3.鼻竇炎引起的頭痛:用以下方子治療:辛夷12g、蒼耳子10g、黃柏10g、桑葉15g、菊花15g、蔓荊子10g、露蜂房65438+。水煎服,每日壹劑。

4.牙齒頭痛:牙髓炎、牙周炎和牙齦炎引起的頭痛可以用以下處方治療:

①金銀花10g、生地15g、玄參30g、砂仁6g、石膏30g、阿莎麗6g、川芎10g,水煎服,每日1劑。

②升麻20g、白芷10g、荊芥10g、防風10g、薄荷10g(下)、蒼耳12g、乳香10g、沒藥10g。水煎服,每日壹劑。

5.頸錐病引起的頭痛:服用中藥可以緩解疼痛:鹿含草30g,淫羊藿30g,肉蓯蓉12g,骨碎補10g,海桐皮20g,羌活10g,獨活10g,木瓜15g。水煎服,每日壹劑。

四、三叉神經痛:多見於40歲以上患者。疼痛部位限於三叉神經痛,疼痛為突發性、陣發性閃電樣疼痛,如刀割、鉆孔、燙傷。疼痛持續時間很短,從幾秒到幾分鐘,突然,又突然停止。發作時可引起同側肌肉抽搐、結膜充血、流淚或流涎等癥狀。說話、吃飯、刷牙、洗臉、吹頭發等都可誘發三叉神經痛。,所以病人不敢說話,不敢洗臉,不敢吃飯。三叉神經痛有周期性發作,病程初期發作較少,間歇時間較長。隨著病情的進展,發作頻繁,間隔時間短。三叉神經痛可以用以下藥方治療:

①石膏30g,生地15g,玄參20g,元胡6g,白芷10g,阿莎麗6g,防風10g,牛膝12g,麥冬12g,三七3g,每日壹劑。

②守宮(Gekko gecko),溫炕上曬幹,研成細粉,曬幹消毒,裝袋密封備用,每次2g,每日三次,用開水吞服,15天為壹療程。

③川芎12g,防風10g,桃仁10g,紅花10g,地龍10g,水蛭6g,姜黃10g,水煎服,每日1劑。

5.頭部外傷後的慢性頭痛:患者有頭部外傷史。這種頭痛常伴有頭暈、乏力、失眠、煩躁、註意力不集中等癥狀。緊張、用力、彎腰時頭痛可加重。治療處方:

①黃芪30g,當歸65438±00g,桑枝30g,桃仁65438±00g,紅花65438±00g,地龍65438±00g,全蠍6g,水煎服,每日1劑。

②當歸10g、白芍30g、土鱉蟲10g、蜈蚣6g、磁石30g、夜交藤30g、琥珀粉6g、菖蒲10g、遠誌10g,水煎服,每日1劑。

③骨碎補10g、續斷30g、菊花15g、紅花10g、丹參30g、鉤藤15g、血竭6g、延胡索6g,水煎服,每日1劑。

以上我講的就是幾種常見頭痛的中醫治療方法。對於急性傳染病和顱內炎癥引起的頭痛,要抓住時機,積極治療原發病。隨著原發病的治愈或改善,頭痛癥狀會消失或減輕。

民間治療頭痛的竅門有:

1:藥方:人參30克,野菊花20克,赤芍和黃荊子15克,跳蚤10克,川芎88克,蜈蚣3條。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兩次服,藥渣用布包好,患處熱敷。服藥期間禁止性交,以免風寒,忌辛辣。

療效:5-10劑量有效率為93.6%。

2.治療偏頭痛

處方:川芎30g,白芍、酸棗仁、葛根15g,天麻、僵蠶10g,白芥子3g,阿莎麗3g。

用法:煎服,1劑量,每日2次。

功效:服用5-10天,有效率95%。

頭痛可分為神經性頭痛(包括神經衰弱性頭痛、緊張性頭痛、更年期頭痛和偏頭痛)、顱內占位性頭痛、感染性頭痛和普通感冒性頭痛。

神經性頭痛區別於顱內占位性頭痛、感染性頭痛、冷性頭痛的明顯標誌是時間的長短。神經性頭痛時間長,往往難治,各種檢查都查不出問題。後三種頭痛起病急,各種檢查都能調查處理問題。神經性頭痛患者不僅有頭痛癥狀,還會有頭暈、胃腸不適等其他癥狀。因此,神經性頭痛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的癥狀之壹。

“植物神調膠囊”用於治療各種檢查查不出的頭痛。如果患者頭部、頸椎、血管核磁共振、血常規檢查正常,“植物神調膠囊”可以很快治愈。(需要註意的是,部分患者經多普勒頸部血流圖和腦血流圖檢查,有壹點供血不足,但不會引起頭痛。)

頭痛的護理方法

頭痛是最常見的臨床癥狀之壹,是人體對各種致痛因素的主觀感受,屬於疼痛的範疇。疼痛因素可以是物理的、化學的、生物化學的或機械的等等。這些因素刺激位於顱內外組織結構中的感覺神經末梢,通過相應的傳導通路傳遞到大腦進行感知。

頭痛護理註意事項:

1.輕度頭痛,壹般不用休息,可以吃止痛藥,比如止疼片。如果妳頭痛得厲害,妳必須臥床休息。

2.環境要安靜,室內光線要柔和。

3.註意了解頭痛患者的PQRST,以便給予相應的護理。此外,還應註意觀察患者神誌是否清醒,是否有面部、口眼歪斜等癥狀。

4.可以根據頭痛的部位進行針灸和按摩。額部疼痛可選唐寅、合谷、柏楊,兩側疼痛可選百會,背頂疼痛可選風池穴、外關穴。

5.頭痛、頭暈、心煩易怒、夜間睡眠不好、臉紅口苦的患者,應加強心理護理,消除患者煩躁、緊張等不良情緒,避免誘發其他疾病。高血壓患者要註意休息,保持安靜,按時服用降壓藥。

6.對於壹些病因明確的疾病引起的頭痛,應先控制病情,緩解疼痛。

  • 上一篇:癲癇患者在生活中應該註意哪些事項?
  • 下一篇:孩子的尿很黃怎麽辦?
  • copyright 2024偏方大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