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剛開始學經方的時候,困惑了很久。在學習經方大師倪的課程後,他才逐漸了解如何使用經方。今天,筆者就通過倪的壹個真實醫案告訴妳經方的正確使用方法!
患者HN,女,54歲,2008-04-21就診,體型偏胖。
就診原因:體熱重(患者正處於更年期),身材肥胖,想中醫減肥,手關節有點痛,雙腳疼痛,乏力,抑郁,有點咳嗽。這些都是患者的主要癥狀,也是就醫的原因。
咨詢:日常排便,睡眠多,嗜睡。胃口好。我渴了,喜歡喝常溫的。
脈診:微而弱。
舌診:蒼白幹燥。
分析:患者主訴體熱重,加上口渴,喜歡喝常溫,胃口很好。我們首先想到這應該是壹個熱證,陽明壹定有熱。但如果僅止於此,診斷就不夠全面,因為患者還有其他明顯的陽明熱無法解釋的癥狀。比如患者有嗜睡的問題,感覺疲倦乏力,脈搏小而弱。這些癥狀明顯是陽虛的表現。熟悉《傷寒論》的朋友應該能想到少陰病。此外,患者還存在抑郁、手關節、足跟痛等問題,這些都不是陽明病所能解釋的。看來病人是個復雜的病情,應該是寒熱夾雜。
讀者朋友,如果妳能想到這壹點,說明妳的中醫基礎還不錯,至少在辯證的大方向上。那麽,倪老師是如何辯證的呢?
倪氏的診斷是:上熱下寒,這樣的辨證結果,如果用經方,應該用哪個方子?回到開頭提到的問題,如果是第壹種觀點,就要找到既能解決上熱病又能解決下寒的藥方。唉,有同學靈光壹閃。這種寒熱錯雜的證候不就是“厥陰病”嗎?烏梅丸怎麽樣?
從證候分析,厥陰病屬於六經病證,陰陽主復,寒熱夾雜。厥陰病宜上清下溫。吳梅丸是厥陰病的代表方劑。這不是很符合患者的病情嗎?如果我們對照厥陰病的大綱:“厥陰為病,解渴,氣擊心,感心熱,饑而不願食,食而吐,益而不止。”除了口渴,病人沒有其他癥狀。顯然,吳梅藥丸不是最好的藥方。
那麽,經方大師倪是怎麽開的呢?
先說針灸。病人有手關節和腳跟疼痛。倪氏用針刺解痛,三建頭後溪治手關節痛,大令、水泉、仆申治足跟痛。在這裏,我將重點解釋大陵穴,為什麽大陵穴用於足跟痛?因為針灸是有對稱取穴法的,倪師說,如果我們把手掌往下壓,大陵穴的位置和腳跟的位置是對稱的嗎?沒錯,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對稱取穴法,說是全息取穴法也沒錯。
然後再看經典藥方。倪師傅用的是經方嗎?當然不是!而是四大經典的結合!首先用的是麻黃,附子,細辛。這不是麻黃附子細辛湯嗎?可以解決少陰病,也就是感冒的問題。然後用石膏和知母,當然是白虎湯啦!針對患者發熱,或陽明熱的問題。然後倪氏用半夏、厚樸、紫蘇葉,這是半夏瀉心湯的主藥。用於祛痰利咽,解決更年期問題,對抑郁癥也有療效。關節痛跟腳跟痛不用藥嗎?當然要用!倪氏用桂枝芍藥牧之湯,桂枝,白芍,白術,防風,前面合麻黃,附子,知母。那不是桂枝芍藥牧之湯嗎?最後,患者想減肥,腎虛怎麽減!於是,倪氏用生地、澤瀉、補骨脂補腎。至此,處方完成!讓我們仔細看看。倪老師的方子好嗎?
這個方子下去,沒有療效才怪!不是嗎?經方大師倪的醫案非常直白地告訴我們開頭提到的問題。當然,經方可以壹起用,也應該壹起用。問題的關鍵在於辯證的準確性。那麽在選方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經方,包括有證的方,有證的藥。這才是真正的經典思維,才是經典方劑的正確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