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資料因為“佛跳墻”是壹壇燉幾十種原料,既有壹樣的肉味,又保持了自己的特色。吃起來軟嫩滋潤,濃郁香濃,不油膩;食材相互滲透,味道鮮美。同時營養價值高,具有補氣養血、清肺潤腸、防治虛寒的功效。上菜的時候,再配上壹碟麻纖維蘿蔔(白蘿蔔絲)、壹碟油芥末、壹碟火腿拌豆芽、壹碟炒豆芽配香菇,再配上銀卷和燒餅,就更妙了。
說起“佛跳墻”這道菜,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都做過各種想象,但真正吃過的人卻很少。比如梁實秋先生講佛跳墻,最後卻轉向紅燒肉,何況普通人。
紹興酒壇多年來壹直被選為佛跳墻的燜制器具,紹興名酒在其中拌料。燉佛跳墻,講究蓄香保味。裝滿壇後,用荷葉封住壇口,然後蓋上。供佛跳墻用的火是壹種嚴格、純凈、無煙的炭火,燒開後用小火慢燉五六個小時。
現在有些酒店宣傳自己的菜聞起來有多香,和佛跳墻比起來確實有點含蓄。真正的佛跳墻在煨制過程中幾乎沒有香味。反之,煨入壇時,只需微微掀開荷葉,酒香撲鼻,直入心脾。湯濃而褐,但濃而不膩。吃的時候酒裏夾雜著各種香味,香味飄了四次,爛而不爛,味道無窮。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佛跳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