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又稱粘連性肩周炎、肩周炎、五十肩、肩凝、凍結肩,是壹種常見病、多發病。肩周炎是壹種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的慢性創傷性炎癥,其臨床特征是關節內外粘連引起的疼痛和功能受限。常見於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女多男少,左多右少,兩邊同時有很少見。
疾病的起因
1.肩部原因:此病多發生於50歲左右的人群。軟組織退行性病變和對各種外力的耐受能力減弱是基本因素。長期過度活動和不良姿勢導致的慢性損傷是主要的促發因素。上肢外傷後,肩部固定時間過長,肩部周圍組織萎縮粘連。肩部急性挫傷、牽拉傷後處理不當等。
2.外因:頸椎病、心肺膽道疾病肩部累及疼痛,由於原發病長期不愈合,使肩部肌肉持續痙攣缺血形成炎性病變,轉變為真正的粘連性肩周炎。還與糖尿病、甲狀腺疾病、長期不活動、中風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關。
3.肌肉勞損:肌肉的廢用、慢性勞損、內分泌失調、免疫反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和疾病的存在也參與了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4、肩部感覺冷:肩部受冷空氣侵襲時,或出汗後被風吹動,或露肩睡覺時,受寒氣侵襲,導致肩部周圍血液循環受阻,發生肩周炎。
診斷要點:
1,癥狀:主要是逐漸加重的肩痛和肩關節運動障礙。
2.體征:體檢可見三角肌輕度萎縮,斜方肌痙攣;肩部周圍的肌肉組織有不同程度的壓痛。肩關節的外展、旋後和伸展是最明顯的限制,少數人的內收和旋前也有限制,但屈曲限制較少。
3、特殊檢查:X線檢查對本病壹般就夠了,常見肩部骨質疏松,或岡上肌腱、肩峰降囊鈣化;肩周炎晚期可出現嚴重的骨質疏松改變;嚴重者有類似“溶骨性”破壞的表現。
典型案例:
患者,男,51歲,2021 8月10就診。患者反映最近半年左肩疼痛加重,肩關節活動受限。
檢查:體格檢查顯示肩關節外展、外旋、後伸明顯受限。x光檢查可以顯示肩部骨質疏松。
診斷:左肩周炎。
治療:采用“岡五針”+“喙壹針”+“峰壹針”。患者取俯臥位,埋線部位按要求用碘伏消毒。如果是輕度,第壹次治療,簡單用埋線針刀松解即可。對於定點較多、反復治療者,可在松解的同時埋線,並註射壹針益氣消炎鎮痛液。
定點取穴:
棘上肌穴:位於岡上窩內的正穴,相當於馮冰穴,故又稱馮冰穴。
岡下穴:位於岡下窩內的正穴,相當於天宗穴,故又稱天宗穴。
大圓肌點:位於肩胛骨外側緣的大圓肌陽性點,稱為大圓肌點。
小圓肌點:位於肩胛骨外側緣的小圓肌陽性點,稱為小圓肌點。
巨骨穴:位於鎖骨肩胛脊與肩峰端之間的凹陷處,相當於巨骨穴,稱為巨骨穴。
喙突點:位於喙突的正穴,稱為喙針。
肩峰點:肩峰最外端與肱骨大結節之間的間隙,其深層為肩峰降囊,稱為峰壹針。。
手法:線體折疊,旋轉埋線。
痊愈後:明顯改善肩痛、活動受限癥狀。
治療意義:
針刀療法配合埋線具有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調和陰陽的作用。解除肩部肌肉的粘連和痙攣,使組織粘連、水腫、缺血、高血壓和微循環障礙得到充分改善,恢復組織營養,減輕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