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醫中,高熱、腦膜炎、腦炎、低鈣血癥、腦發育不全、癲癇等引起的驚厥都屬於這壹類。
常見兒科疾病。唐代以前,該病被列為癲癇,直到宋代的《太平盛輝方》才命名為驚風。即痙攣。主要臨床特征是肢體抽搐或意識不清。驚嚇的原因很多,壹般分為急性驚嚇和慢性驚嚇兩類。發熱和急性病引起的急性驚厥尤為常見,如小兒肺炎、中毒性痢疾、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疾病。如果高燒持續不退,恐慌癥就會發作。這不同於後期壹些慢性疾病因虛損而導致的慢驚厥。有些古代醫書,如《意草》、《溫病論》、《小兒難解》、《小兒集》等,都叫痙攣。在現代,習慣上說痙攣出現在成人,也出現在兒童。治療以鎮驚化痰安神為主。
[編輯本段]病因和發病機制
急性驚厥的主要病因是外感邪氣、痰熱蘊結、突然驚恐。外邪,由熱至火,熱極至風;飲食不節,痰瘀互結,化火為風;突然驚恐,氣機紊亂,抽搐。其主要病機為熱閉心、熱盛動風、痰多抽搐。熱、痰、風、驚是急性驚厥的主要病理表現。病變位於心臟和肝臟。
慢性驚厥多因先天稟賦不足,久病體虛所致,主要病因為脾腎陽虛或肝腎陰虛。因上吐下瀉、久吐下瀉,或溫病後正氣虧損、脾腎兩虛、化源不足所致;或者肝腎陰虛,虛風內動。病變位於脾、腎和肝。
[編輯本段]癥狀的鑒別
主要癥狀是肌肉強直或陣發性痙攣,可導致意識不清。
突如其來的發作是突如其來的風。起初常為身強體熱,面紅,坐立不安,搖頭吐舌,咬牙切齒,睡夢中驚醒,繼而昏厥,咬緊牙關,擡目,項硬,角上翹,四肢抽搐,渾身發抖,氣短,苔黃,脈浮或弦滑,為痰熱之風。(痰火證)
慢起為慢驚厥,常見面黃肌瘦,形神疲乏力,四肢不溫,呼吸微弱,囟門凹陷,兩眼昏昏欲睡,有時抽搐。同時大便稀、色青綠、跗骨飽滿、面部浮腫、舌淡苔薄、脈沈無力為脾陽虛;神疲乏力,面色潮紅,手足發熱,舌淡少苔或無苔,脈沈細,為肝腎陰虛。(木悔)
[編輯本段]治療
1.基礎治療
(1)暴風
治腦開竅,息風定驚。主要是督脈和足厥陰經。
要點水溝唐寅合谷臺沖
對於有熱點的,增加椎骨數和十個宣傳;痰多者,加鳳龍;受驚者,加神之門;如果妳守口如瓶,就加個臉頰車。
運行針頭清洗方法。大椎穴、宣石穴穿刺放血。
方毅水溝和唐寅可以提神醒腦,開竅。合谷與太沖相配,意為開四級。他們擅長平息風聲,平息警報。
湯劑治療用貝母瓜蔞散合清葛湯:朱砂1g(用手沾朱砂,再點於舌上),菖蒲4.5g,竹茹6 g,膽南星4.5g,天竺黃3 g,陳皮4.5g,木通3 g,川貝母3 g,白芥子3 g,甘草4.5g,水煎壹日。(初期緊咬用通管散:細辛9克,皂角9克,冰片1克研成細粉,用吸管吹進鼻孔。打噴嚏的人好壹些,不打噴嚏的人更危險)
(2)緩慢的恐懼
治脾腎,鎮驚熄風。主要穴位有督脈、任脈、足陽明經。
要點水溝唐寅氣海足三裏太沖
脾腎陽虛者加神闕、關元、腎俞;肝腎陰虛者加太溪、肝俞。
溝、唐寅、太沖穴用毫針瀉下,氣海、足三裏穴用補法。用補法配穴;脾腎楊燦虧虛者,可用溫和灸、鹽灸或附子餅灸治療。孩子不同意作者的觀點,也不用留針。
方毅水溝和唐寅可以提神醒腦,開竅。氣海能益氣養元。足三裏補脾胃。太沖平肝熄風。
湯劑治療初期,加減龔毅散:白術6克、陳皮4.5克、炙甘草4.5克、茯苓9克、黨參7.5克、廣藿香4.5克、清燉生姜3克;若病情遷延數日,可見大便呈藍色將木香2克(下)、肉桂65438克+0克(焙幹)水煎,每日壹貼。
☆註意:如果孩子手腳冰涼,說明脈搏微弱。嘴唇松弛蒼白。這是壹個會崩潰的突發事件,不可小覷。急需用附子理中湯:紅參5克(另燉),白術6克,幹姜4.5克,附子5克,甘草6克。
2.其他治療
耳針選取交感、神門、皮質下、心、肝、脾。強刺激急性驚厥,中等刺激緩慢驚厥,或用壓針埋壓或用王不留行壓壓。
[編輯此段落]註釋
1.針灸解痙效果較好,但需要找出原因,根據原因進行治療。
2.立即讓孩子平躺,頭偏向壹側,解開衣領,用多層紗布將壓舌板包裹在上下磨牙之間,防止咬到舌頭。給氧,隨時吸出痰液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3.抽搐時孩子不要抱得太緊,會傷筋導致殘疾。家長要牢記。
4.如果孩子真的受到驚嚇,導致行為異常,晚上睡不著,早上卻受到驚嚇。上述方法不能用於治療。用藥宜安神支釘丸、芪附飲:紅參須(燉)5克,熟棗仁9克,白術4.5克,茯苓7.5克,遠誌4.5克,龍牙15克(先炒),珍珠粉2克(用手蘸珍珠粉再放在舌頭上),水煎,每日1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