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脂肪瘤
脂肪瘤
由增生的成熟脂肪組織形成的良性腫瘤。多見於40 ~ 50歲的成年人。腫瘤是軟的;圓形或分葉狀;位於皮膚下,可以推動。腫瘤大小不壹,小如棗子,只能用手摸,大的可使皮膚表面隆起,但表面皮膚正常。單個或多個腫瘤可在體表的任何部位發現,尤其是肩、背和腹部。有很多無意識的癥狀。血管脂肪瘤是脂肪瘤的壹種特殊類型,多見於年輕人。主要發生在下肢,觸摸時能感覺到疼痛和壓痛。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腫瘤內除大塊成熟脂肪細胞外,可見大部分增生血管,整個腫瘤邊界清晰。脂肪瘤很少癌變,壹般不需要治療;如果腫瘤較大,影響活動,或近期突然增大或破裂,應手術切除。
摘要
脂肪瘤是壹種良性腫瘤,大多發生在皮下。腫瘤周圍有壹層薄薄的結締組織囊腫,內含被結締組織束分成小葉群的正常脂肪細胞。有些脂肪瘤在結構上除了含有大量脂肪組織外,還含有較多的結締組織或血管,即形成復雜脂肪瘤。
脂肪瘤由成熟的脂肪組織組成,比纖維瘤更常見於兒童,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有脂肪的地方。脂肪瘤有薄的纖維內膜,有許多纖維索,縱橫形成許多空隙。脂肪瘤最常見於頸、肩、背、臀、乳房及四肢、面部、頭皮、陰囊、陰唇的皮下組織,其次是腹膜後和胃腸壁。極少數能出現在原本無脂肪的組織中。如果腫瘤內有較大比例的纖維組織,稱為纖維脂肪瘤。
脂肪瘤的病因
腫瘤周圍有壹層薄薄的結締組織囊腫,內含被結締組織束分成小葉群的正常脂肪細胞。有些脂肪瘤在結構上除了含有大量脂肪組織外,還含有較多的結締組織或血管,即形成復雜脂肪瘤。
脂肪瘤癥狀
這種腫瘤通常發生在肩部、背部、臀部和大腿內側,頭部疾病也很常見。位於皮下組織的脂肪瘤大小不等,多數呈扁圓形或分葉狀,邊界清楚;界限不清的人要提防惡性脂肪瘤的可能。腫瘤柔軟有彈性(註意和較大的囊腫不同),有的可能會有波動感的假象。腫瘤不附著表皮,皮膚表面完全正常,基底廣泛。檢查時用手緊緊按壓脂肪瘤基部,可見分葉狀。皮膚可能會出現“橘皮”。腫瘤發展很慢,大部分對身體沒有嚴重的不良影響,很少會惡變。
此外,還有另壹種多發性圓形或橢圓形結節性脂肪瘤,常見於四肢、腰腹部皮膚下。腫瘤大小不壹,數量不等,比普通脂肪瘤略硬,受壓時疼痛,故稱為疼痛性脂肪瘤或多發性脂肪瘤。脂肪瘤是正常脂肪樣組織的腫瘤,壹般好發於四肢和軀幹,壹般無疼痛等不適。脂肪瘤生長緩慢,多發性脂肪瘤壹般體積小,質地軟,可有假囊感。脂肪瘤常發生在多個部位,且有家族史。如果沒有明顯癥狀,可以不去管。只有出現以下情況且有惡變可能時,才需要手術切除:局部疼痛不適;腫瘤嚴重影響外觀或腫瘤影響肢體活動功能;腫瘤生長加快、增大,疑似惡變;孤立性脂肪瘤生長在更深的部位。
脂肪瘤不是脂肪肉瘤,脂肪肉瘤是壹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生長迅速,瘤體大,質地硬,多為單發。
補充:
治療原則
1.小(直徑1cm以內),多發性脂肪瘤,壹般不需要治療。2.大的那個應該手術切除。
輔助檢查
1.本病的診斷主要依據癥狀和體格檢查。尤其是腫瘤表面特征。2.為了與其他疾病相區別,檢查項目可包括檢查框“b”。
療效評估
治愈:腫瘤完全切除,無復發。
脂肪瘤手術的並發癥
1,麻醉意外,導致呼吸心跳驟停,危及生命。
2.術中傷及周圍大血管,導致大出血,危及生命。
3.脂肪瘤切除術後的“綜合征”:壹系列臨床癥狀,並發癥發生率約為20-30%。具體癥狀包括頑固性腹瀉、腹脹、惡心、嘔吐、厭油等消化不良癥狀,以及全身乏力、面色蒼白、精神萎靡等營養不良癥狀。目前,對此類並發癥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4.術中傷及鄰近器官,導致相應器官功能受損,嚴重時可導致致命後果。
處方和補救措施
處方:
①板藍根120克,金銀花9克,連翹9克,皂角9克。每日1劑,煎兩次,分眼。
功效:多例按F方治療,療效顯著。服藥2.5個月治愈1例。
②蟾酥軟膏:將蟾酥10g溶於30ml洗滌液中,加入40g磺胺軟膏,制成20%蟾酥軟膏外用。壹般用藥3天,約18天癌組織開始脫落,基本愈合。
功效:青島白求恩醫院用此方治愈皮膚癌13例。
特殊配方
①張茹粉:樟丹30克,乳香10克。用香油研磨成糊狀,敷於患處,每日1次。
②白花蛇舌草30g,夏枯草30g。黃芪30g,重樓15g,大曲家1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