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期壹般臥床2 ~ 3周,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壓恢復、水腫減輕後,可逐漸增加室內活動。對剩余的輕度蛋白尿和血尿應加強隨訪觀察,不延長臥床休息時間。如果尿量變化,體重增加,就需要再次臥床休息。三個月內避免劇烈的體力活動。停止躺在床上後可以逐漸增加活動量。如果沒有臨床癥狀,2個月後尿液基本正常,可以開始上學半天,逐步參加全日制學習。2.飲食和攝入為了防止水鈉進壹步瀦留,導致嚴重的循環超負荷,需要減輕腎臟的負擔,急性期要限制鹽、水和蛋白質的攝入。對於有水腫和高血壓的人,使用無鹽或低鹽飲食。水腫嚴重、尿少者限水。限制氮血癥患者的蛋白質攝入。兒童短時間內優質蛋白質的應用,可按0.5g/kg計算。註意用糖等提供熱量。3.感染病竈的治療仍有咽喉、皮膚感染病竈者,應用青黴素或其他敏感藥物治療7 ~ 10天。4.利尿劑在急性腎炎中的應用,主要的病理生理改變是水鈉瀦留和細胞外液的擴張,因此利尿劑的應用不僅達到利尿消腫的作用,還有助於防治並發癥。凡控制水鹽後仍尿量少、水腫、高血壓者,應給予利尿劑。噻嗪類藥物無效時,可使用速尿、尿酸等強效利尿劑。汞利尿劑壹般是禁用的。5.降壓藥的應用壹直在休息、限水限鹽、利尿而仍有高血壓者,應給予降壓藥。利血平仍是兒科常用藥物,首劑可口服或肌註0.07mg/kg(每次最大劑量不超過2mg),必要時可在12小時重復。首劑後壹般口服,按每日0.02 ~ 0.03 mg/kg計算,分2 ~ 3次服用。副作用是鼻塞、疲勞、結膜充血、發紅和心動過緩。應避免重復註射或與氯丙嗪合用,因為可能偶爾出現帕金森樣癥狀,如發音不清、不自主震顫、肌張力增高等。利血平效果不滿意時,可聯合使用肼屈嗪、0.1 mg/kg ~肌註或0.5mg/kg(kg·d)口服。主要副作用是頭痛、心率加快和胃腸刺激。近年來,血壓明顯升高時常用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20分鐘後血壓開始下降,1 ~ 2小時作用達到高峰,持續6 ~ 8小時,或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如卡托普利。需要緊急降壓的高血壓腦病患者可以選擇以下靜脈用藥:硝普鈉,特別是對於肺水腫的患者,這種腎小球纖維化。
藥起效快,點滴後10秒。但是維護時間短。停用3 ~ 5分鐘後效果消失,必須維持靜態點。小兒可給予5 ~ 20 mg,溶解於100ml葡萄糖溶液中,以1μg(kg·min)的速度開始,根據血壓調整滴數。要註意滴速,新鮮配制,輸液瓶要用黑紙包好避光。另壹種快速靜脈降壓藥物二氮嗪具有直接擴張血管的作用。劑量為3 ~ 5 mg/kg,可快速靜脈註射。效果不理想時,30 ~ 60分鐘後可重復。使用後5分鐘即可達到最大降壓效果,維持8小時。副作用為偶發性惡性腫瘤、頭痛、心悸和短暫性室性心律失常。認為硫酸鎂是壹種常用的降壓藥物,但由於其他有效藥物以及腎功能不全導致少尿時鎂中毒的危險,近年來已很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