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妳遇到解決不了的煩惱和問題時,把這個煩惱和這個問題放下,想想別人,妳就釋然了,妳就豁然開朗了,妳就進入了另壹個新世界。
比如壹直爭論不休的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我們不妨跳出這種思維方式,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即雞或蛋是被壹種融合了唯心主義者所說的精神和唯物主義的“純粹存在”賦予了生命。這種“純粹的存在”可以稱之為神,可以稱之為天,也可以稱之為自然,只有它自己知道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除非妳是神、天、自然,否則不可能。就放下這個問題,把雞和蛋看成二合壹,不分先後,相互依存,缺壹不可。然後,懷著敬畏之心,思考上帝、天堂或自然為我們這個世界創造雞和蛋的目的是什麽。它賦予雞和蛋的核心價值是什麽,然後根據環境情況研究合適的配方和飼養方式,養好雞,下好蛋,再生好雞。所有這些目的都是為人類提供健康的食物。目的明確,方法正確,社會受益。
民主與法治、自由與平等同等重要。所謂的民主與法治,自由與平等,都是在壹個核心價值下構建的,這個核心價值來源於“神或天或自然”,並由它賦予。首先,我們都應該尊重“神或天或自然”。
相反,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資質和具體情況,以自覺、自覺、自覺的態度去接受和實踐這種“神或天或自然”所賦予的社會知識。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比如,不隨地吐痰,不隨便扔垃圾,禮貌待人,尊重他人。如果所有人都這樣做,那將和中國人登上月球和火星壹樣有意義。我們可以從最簡單的道理出發。人可以利己,但不能自私。我們不能以犧牲別人的利益來獲得自己的利益。不要把個人行為當成零和博弈,不要把個人和社會的關系當成零和博弈。相反,我們可以通過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合作獲得雙重成功。那就是。
物質和精神是壹個整體的兩面。物質是人們已經認識的精神,而精神是人們尚未認識的物質。物質和精神是分不開的,不分先後。如果要分誰主誰次。這無異於區分雞和蛋,陷入無休止的爭論。
Ps:
我們經常會遇到壹些諸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二律背反問題。無論從邏輯上還是從經驗上,都很難給出壹個肯定或否定的答案,我們往往不得不依賴於“第三方”關系的假設來得到答案。
然而,我們總是對這個“第三者”壹無所知。我們可以假設和思考“它”的存在,但不能像認識被感知的現象那樣認識“它”!這是康德。
誠實意義上的“不可知論”。
然而,盡管我們不知道“它”,思想“它”的存在仍然是有意義的。就像本文假設的“第三者”的思想壹樣,可以激發我們對科學的好奇心、興趣和想象力,建立“整體觀”思維。並且會感激“它”給我們帶來了這麽有營養的食物。這就是康德的理想目的論。
還有壹點,我們不必爭論“先有雞還是先有蛋”。而是重點研究如何養好雞才能出好蛋,如何從蛋裏孵化出好雞。這就是康德意義上的科學的“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