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英勇善戰的解放軍某部營長高大山帶領部隊在壹個被國民黨軍隊洗劫的村子裏救出了農民的女兒秋英。這件事壹直沒有人提起,直到壹個叫大魁的年輕人找上門來找他的父親,才解開了壹個埋藏已久的謎團。
壹連串的生活變故,讓高大山感慨萬千,而恰在此時,他收到了上級取消駐軍的消息。進了老幹部之家的高大山,沒能完成當將軍的夢想。
大奎去世後不久,高大山終於回到了家鄉,這是他過去從未想對任何人提起的。面對親人的墳墓,他再也抑制不住幾十年來對這片土地的真情。
經歷了感情的風波,父母慢慢開始適應退休後的生活。在和昔日戰友並肩作戰的棋盤上,高大山仿佛又看到了雄壯的隊列,聽到了感人肺腑、嘹亮的軍歌。
擴展數據:
《嘹亮軍歌》橫跨三省九市拍攝,兵力超過10000人,由曾執導過《和平年代》、《愛上珠江》等長篇電視劇的著名青年導演李殊執導。李殊將“響亮的軍歌”的故事描述為東北士兵及其家人的故事。
他刻意追求電視劇的真實性、質樸性、粗獷性和原始美感,強調電視劇要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地域風情和軍事特色,用濃郁的地方口音和風俗傳達“軍歌”的內涵和時代精神,賦予電視劇非常人性化的敘事和詩意。
不是仰視、俯視、批判、贊美高大山,而是客觀、平實、理解、原生態的表達,紮紮實實地展現人物、人的性格、人的命運,使高大山成為壹個活生生的、個性化的、有血有肉的人物。
把《嘹亮的軍歌》拍成壹部充滿人文關懷和浪漫抒情色彩的電視,讓人們通過《嘹亮的軍歌》追憶歲月,達到與人物情感產生共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