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頸內靜脈損傷或結紮松動:頸內靜脈壁薄,要小心分離,以免損傷造成嚴重出血。如果靜脈壁破裂,應立即壓迫破裂的兩端,並進行修復和縫合。
頸內靜脈上下斷端結紮脫落,不僅可能造成大出血,還可能造成空氣栓塞。所以頸內靜脈斷端用絲線結紮後,要用絲線縫兩次,以免結紮線脫落。
2.轉移性淋巴結與頸動脈粘連:如果轉移性頸部淋巴結與頸外動脈粘連,必要時可結紮並切斷頸外動脈,然後與頸部淋巴結壹起切除。因為結紮頸總動脈或頸內動脈可能導致偏癱,所以要非常謹慎,壹般不要結紮。有時粘連的淋巴結可沿動脈壁輕輕剝離和清除。頸動脈在解剖時壹定不能撕掉,但往往無法達到根治。
3.損傷舌神經、迷走神經、舌下神經、膈神經或臂叢:分離、結紮、切斷頸內靜脈時,註意不要將頸內靜脈後的迷走神經與頸內靜脈壹起結紮、切斷。二腹肌後腹下方有舌下神經穿越,不應誤認為術中二腹肌肌腱被切斷,以免造成同側舌側肌萎縮和運動障礙。清理頜下三角時,在頜下腺附近可以看到舌神經,在切開頜下腺管時要與舌神經相區別。清洗頸後三角時,應在椎前筋膜前進行,不能太深,以免損傷臂叢和膈神經。
4.皮瓣感染和壞死根治性頸部淋巴結切除術後,皮瓣感染和壞死可能影響傷口愈合。壞死最有可能發生在皮瓣的尖端。如果在剝離皮瓣時保留壹些皮下脂肪,術中經常用生理鹽水紗布保護皮瓣,可以減少損傷。壞死的皮瓣經過妥善處理後,傷口可以逐漸愈合。如果壞死面積較大,感染較深,可能會引起大出血,要特別註意。
5.鎖骨上三角組織切除時淋巴液漏出量不宜過低,以免損傷胸導管。因為左側胸導管的位置高於右側淋巴管的位置,所以受傷的機會比右側多。如果不慎損傷胸導管,可能會滲出淋巴液,術後傷口可能會滲出大量淘米水樣滲出物。因此,傷口應及時加壓包紮,應用抗生素並註意補液,數日內即可閉合愈合。如果滲出繼續,應再次手術,尋找結紮。
6.出血原發性出血多為術中血管松弛或結紮線松動所致,應重新結紮,術後應預防感染,避免繼發出血。
7、縱隔氣腫、氣胸在切除鎖骨上三角淋巴組織時,分離位置不宜過低,以免誤傷胸膜,並發氣胸或縱隔氣腫。應及時與外科協商處理。
希望有用,希望被采納。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