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選擇正確的進食姿勢並不完全符合患者的進食姿勢,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如不能下床,取軀幹仰臥位,頭向前屈,用枕頭墊偏癱側肩部,家屬或護士位於患者健側,幫助進食。這樣會使食物不易從口中漏出,有助於食物向舌頭輸送,減少反流和誤吞,避免嗆咳。如果可以下床,取直頭前傾,身體也可以向健側傾斜30度,使食物從健側咽部進入食道,防止誤吞引起嗆咳。
2、註意食物的適當形式食物的形式可以根據進食和吞咽的難易程度來確定。對於吞咽能力差或有困倦、嗜睡的患者,給予易於吞咽的流質食物,如鮮奶、蔬菜、果汁等。隨著吞咽功能的改善,可改為半流質食物,如粥、蔬菜泥、面糊等。,要求密度相對均勻,易粘不散,有利於食用和消化。適當增加復方食用增稠劑舒適素,使其成為吞咽順暢的凝膠,降低誤吸風險,提高患者營養水平的攝入。當吞咽功能明顯改善時,可以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註意良好的色、香、食欲,此時仍忌硬食。
3.合理分配食物食物總量應遵循從小量開始循序漸進的原則,從患者病前食量的1/3-1/2開始,逐步增加食量。妳嘴裏的食物量也要從小量開始,也就是3-4 ml,酌情加到1勺。每餐後,讓患者反復吞咽幾次,防止食物瀦留,鍛煉吞咽肌肉功能。當患者壹天能吃三頓或三頓以上時,可以按照早餐吃好,晚餐少吃的原則,合理分配每餐的食量,做到餐數少,營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