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屬於中醫“眩暈”範疇,以頭暈、行走不穩為主要表現。
可見頭暈,復視或旋轉,閉上眼睛就可以緩解或停止,甚至突然坐船倒地。可伴有惡心嘔吐、蟬鳴或耳聾、聽力下降、面色蒼白、多汗。急性起病,或亞急性起病逐漸加重,或反復發作。
吳茱萸性辛、苦、熱,入肝、脾、胃、腎經。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壯陽止瀉的功效。
吳茱萸應用於雙側湧泉穴治療眩暈,具有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熄風定眩的作用,現介紹如下。
方法:將吳茱萸搗爛,每次取65,438±0.5g左右,用醋調勻,揉成餅狀,晚上睡覺前將藥餅敷於腳底兩側湧泉穴,外用膠布固定,第二天早上揭下。
同時,口服尼莫地平20 mg,每日3次。7天就是1個療程。
中醫認為肝腎陰虛、氣血不足是本病的基礎,風、火、痰、虛為標。治療應以補虛瀉實、調節陰陽為主。
中藥外敷是中醫外治法之壹,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清代名醫吳尚賢在《卓立駢文》中提到“外治之法,即內治之法,內治之法,即外治之法,區別之法,耳之法”。吳茱萸具有明顯的透皮作用,因此被廣泛用於貼敷療法。
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井穴,具有滋養元氣、補益正氣、調節臟腑功能的作用。
吳茱萸作用於湧泉穴,可導致火的回歸。同時吳茱萸入肝經,可降肝氣,火隨氣降與腎水相交,使陰陽協調平衡。通過穴位的刺激,疏通經絡,調理氣血,進而調整臟腑功能,調節人體陰陽失衡。
吳茱萸配湧泉外敷對消除眩暈臨床癥狀,改善椎基底動脈供血有較好的效果,可標本兼治。
文章選自《星期三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