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血尿伴脾不統血證【中醫術語審定委員會。中醫術語(2010)]
3定義血尿伴脾不統血證【1】指脾虛、氣不統血、久病血尿,甚至會厭、肌肉痙攣、厭食、腹脹、便溏、乏力、氣短、聲音低沈、面色難看。
4血尿脾不統血證的癥狀血尿脾不統血證的患者,壹直患有慢性疾病和血尿,甚至可出現牙痛、肌肉痙攣、厭食、腹脹、便溏、面色蒼白、乏力、氣短、聲音低沈、舌淡、脈細[3][4][2]。
5.在證候分析中,氣虛,不能控制血液,血液滲入膀胱:脾虛,不能控制血液,血液不隨月經,所以出現尿血甚至牙痛和肌肉痙攣。脾虛,失職,氣血生化之源不足,所以少食,乏力,氣短,聲音低沈,面色難看。舌淡脈弱是氣血虧虛,氣血不足的標誌。[3][4]
6血尿脾不統血證的治療6.1血尿脾不統血證的治療宜補脾補血[3]。
6.2治療血尿、脾不統血證可用歸脾湯[備註](顏氏濟生方):黨參、黃芪、白術、茯苓、酸棗仁、桂圓、書香、炙甘草、當歸、遠誌、生姜、大棗。還可加入熟地黃、阿膠、仙鶴草和槐花,以養血止血。對於氣虛抑郁,見少腹脹者,可加升麻、柴胡,原方中人參、黃芪、外科,可起到益氣升陽的作用。[3]
氣郁者,亦可用補中益氣湯【備註】(脾胃論(摘自李東垣十種醫書)(摘自李東垣十種醫書)):人參、黃芪、白術、甘草、當歸、陳皮、升麻、柴胡。[3]
6.3食療6.3.1推薦食材血尿、脾不統血證患者宜吃黨參、茯苓、當歸、黃芪、山藥、扁豆、薏苡仁、芡實等。[4].
6.3.2推薦食療處方1。白豆粥(延年益壽的秘訣):白扁豆60g洗凈,粳米100g洗凈,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沸,文火熬制成粥。[4]
2.茯苓茯苓粥(仁齋知止方):粳米100g洗凈,與茯苓茯苓粉15g放入鍋中,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4]
3.黃芪鱸魚湯(中國食療大全):鱸魚250克,去鱗去內臟,洗凈,黃芪30克洗凈,放入砂鍋中,加水、料酒、鹽、蔥、姜,大火燒開,文火煮。[4]
7血尿[1][5]為病名[6]。《金匱要略:五臟風寒蘊結證合治》。又稱溺血(出於《黃帝內經》蘇文氣決論),和血(出於《黃帝內經》蘇文施思逆逆逆逆逆逆論)。血證之壹[7]。指小便時尿中帶血的表現[8]。患者尿液中混有血液甚至血塊,且有澀味或無痛性。根據出血量的不同,尿液呈淡紅色、鮮紅色或棕色[3][9]。
尿中有血,分為尿中帶血和血淋兩種情況[3]。臨床上將排尿時無痛感或有明顯痛感者稱為血尿;滴血尿痛稱為血淋[3]。如《丹溪心法與血尿》說:“血尿,痛則通淋,痛則血尿。”
血尿的部位在腎臟和膀胱。其主要病機為熱傷脈絡、脾腎不穩。在熱損傷的語境中,有實熱和虛熱;脾腎不穩,脾虛與腎虛有區別。[3]
血尿可見於腎結核、尿路感染、泌尿系結石、腫瘤、部分血液病等西醫疾病[6][9]。